开个脑洞,如果银行有个转账 bug,导致操作人和获利人是不同的人的话,该怎么追究责任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koolob
V2EX    分享发现

开个脑洞,如果银行有个转账 bug,导致操作人和获利人是不同的人的话,该怎么追究责任

  •  
  •   koolob 2017-11-20 13:26:37 +08:00 7522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288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突然想到一种情况

    假设银行转账系统有 bug,A 转账给 B,钱到 B 的账户后,A 的账户并没有扣除,同时 A 的账户显示转账失败,B 的账户显示转账成功。

    然后转账背景是这样:

    A 跟 B 说,我过一阵子送你一些钱。

    A 在某天操作转账,然后 A 看到转账失败,就反复操作。而 B 一直在收到钱。

    A 发现总转不成功,就停止了,打算过一阵再去银行问问。因为没有转成功,而且并不着急转,所以也没有跟 B 确认。

    B 收到好多笔转账后认为这些都是 A 要转给他的钱,于是就使用了。也没有跟 A 说钱到账了。

    A 是富豪,B 认为 A 完全有可能转这么多钱。

    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办?

    第 1 条附言    2017-11-20 16:01:55 +08:00
    突然想到,如果 B 不是个人,而是正在募集捐款的机构。

    A 要捐 5 万,操作 20 次不成功,于是放弃。

    B 收到 20 笔 5 万的捐款。

    然后就送去给希望工程什么的了。

    这样感觉更清晰,A 和 B 应该都没什么问题。如果追回的话, 感觉最多能追回 A 的 5 万,因为他一开始就是想捐 5 万。剩余的 95 万,好像只能银行承担。
    第 2 条附言    2017-11-21 12:46:45 +08:00
    开这个脑洞的引子当然是这两天热议的 APP11 年案子。

    我所担忧的是,随着资金相关的操作越来越多的转移到了线上的各种系统,我们没法保证自己一定不会遇到 bug。

    这个案子的出现,无非是再一次警醒我们,明知是不属于自己的钱,最好不要贪婪。

    但是有没有可能当我们遇到 bug 时,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然后就突然变成了责任方了呢?

    脑洞中假设了银行,未来或许是某个第三方钱包 APP,也或许不是金钱往来而是有价值的积分互赠之类的情况。

    搞出 bug 导致发生损失的服务提供方,到底什么情况下应该承担责任?

    这就是我看到这个案子后所想到的东西。
    79 条回复    2017-11-22 09:26:03 +08:00
    shellZCY
        1
    shellZCY  
       2017-11-20 13:28:54 +08:00   1
    要么走 A 的钱里面扣,要么 B 把钱还给银行并且准备当被告.....
    shellZCY
        2
    shellZCY  
       2017-11-20 13:29:11 +08:00   11
    反正错误不在银行就行了....
    nullcoder
        3
    nullcoder  
       2017-11-20 13:31:35 +08:00   2
    以前看新闻,经常听到一种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说法,好像是个罪名
    hnbcinfo
        4
    hnbcinfo  
       2017-11-20 13:34:30 +08:00   1
    典型的程序员思维!和我一样,老是想在现实生活中找 BUG o(□)o。

    人是活的,真有这种极端情况,肯定银行先发现问题啊,而且是银行 BUG,三方协商一下就解决了。真解决不了的情况,无非是,A 或 B 想独吞这比钱。在已经知道钱的来路的情况还想独吞,就上升到法律层面了,那也就好解决了。虽然我不懂法,但我猜应该差不多吧^_^
    koolob
        5
    koolob  
    OP
       2017-11-20 13:35:05 +08:00
    @nullcoder #3 不过以 B 的视角看,这钱就是土豪朋友转账送的,感觉应该不会按这种方式处理。
    onsale
        6
    onsale  
       2017-11-20 13:35:42 +08:00 via Android
    富豪 A 送给穷逼 B 的,还能怎么说
    crab
        7
    crab  
       2017-11-20 13:37:32 +08:00
    A 或者 B 其中一方归还应该没责任了吧,拒绝还那是作死。
    早年香港运钞车掉钱,警察也是通知,捡的人归还就没事了。
    koolob
        8
    koolob  
    OP
       2017-11-20 13:41:02 +08:00
    @crab #7

    @onsale #6

    A 可能只是想送 5 万,但是转了 20 次,都不成功,结果变成了 B 获得 100 万。

    而 B 可能认为土豪就是送了这么多钱,于是花了,但是还不上。

    从 A 的角度看,A 根本没有送出这么多钱。即使归还,也只会认可五万的额度。

    从 B 的角度看,这钱花的好像也没问题。

    从银行角度看,平白损失的 100 万。

    那么 B 最终因为还不上被判刑的话,感觉有点冤枉。
    SourceMan
        9
    SourceMan  
       2017-11-20 13:45:19 +08:00
    楼主肯定在上个帖跟人论输了,想独立出观点来佐证自己。好赢的心理。
    koolob
        10
    koolob  
    OP
       2017-11-20 13:53:41 +08:00
    @SourceMan #9

    之前的帖子我没有回复,看大家讨论的也比较热,就在想什么情况下,才可能会出现银行自己承担损失。

    以前看法律系的考试都是各种假设案件。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假设。

    APP11 年的案子主要在于,操作者和获利者都是自己,反复操作达到获利目的,这个行为和结果是有密切关联的,没有什么理由开脱。跟 ATM 取款,取 1000,拿到 1000,但发现银行余额没变后继续取款一样。

    如果把操作者和获利者分开,然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我这个脑洞就是基于此的。
    Kimyx
        11
    Kimyx  
       2017-11-20 14:15:50 +08:00
    刚刚还在 V2 看到帖子 转账 1K+万 十二月底二审
    ZYX0819
        12
    ZYX0819  
       2017-11-20 14:19:25 +08:00
    政府体系从来不会犯错误,从来不会!所以你懂了吧
    moxiaonai
        13
    moxiaonai  
       2017-11-20 14:33:36 +08:00
    koolob
        14
    koolob  
    OP
       2017-11-20 14:41:14 +08:00
    @Kimyx #11
    @moxiaonai #13

    我就是因为这个新闻,所以才开的这个脑洞。

    如果银行有 bug,没有人主动去利用 bug 来获利,但是却达成了事实上的获利结果的话,该怎么办。
    takeoffyoung
        15
    takeoffyoung  
       2017-11-20 14:49:18 +08:00
    对 A 而言,有举证义务表明自己没有主动侵占银行财产。

    对 B 而言,有责任退回不当得利。

    并不是因为银行有 bug,B 拿到的钱就是正当得利了。
    takeoffyoung
        16
    takeoffyoung  
       2017-11-20 14:54:58 +08:00
    试想如果 A 举证妥当,法院判决 B 无须退还。
    那是不是意味着法庭智表达的相关价值导向是允许人投机取巧,以此牟利呢?
    huang5587783
        17
    huang5587783  
       2017-11-20 14:55:42 +08:00 via iPhone
    送分题吧
    tscat
        18
    tscat  
       2017-11-20 14:56:20 +08:00
    如果操作完全正常,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主观上存在恶意的,就有问题。
    jason19659
        19
    jason19659  
       2017-11-20 14:59:04 +08:00
    A 没什么事,B 不当得利
    koolob
        20
    koolob  
    OP
       2017-11-20 15:02:15 +08:00
    @takeoffyoung #15

    A 转账一直是提示失败的,提供客户端截图之类的应该就可以证明,而且个人账户没有余额变动。所以这一点应该比较好证明。

    关键是 B,在 B 看来,他是认为自己的钱是 A 送的,所以花得心安理得。这里假设了 B 没有跟 A 沟通后续的情况。因为如果 B 知道 A 一直没有转账成功,他就变成明显的不当得利了。

    如果 B 没有钱还回去的话,就意味着要进去。

    在 B 的视角看,就是 A 说给他钱,但是没说给多少,然后收到 A 转账来的钱,花完后,突然被银行要求还。结果还不上,然后就进去了。

    肯定不算正当得利,因为这钱是银行的钱。就是不知道该由谁来承担这笔钱才合理。
    jason19659
        21
    jason19659  
       2017-11-20 15:07:30 +08:00
    @koolob #20 民事案件要坐牢??? 这件事就是个普通的民事纠纷,B 不还钱就当老赖,还能怎么样。
    QAPTEAWH
        22
    QAPTEAWH  
       2017-11-20 15:13:23 +08:00
    @nullcoder 那个叫“国家工作人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普通人不适用。
    littlejohnny
        23
    littlejohnny  
       2017-11-20 15:14:48 +08:00   1
    @takeoffyoung 抛开国情不论,谁主张谁举证这是法律常识,所以要举证的是银行而不是 A。对 B 而言如果这笔钱还在账户,是有责任退回。但如果这笔钱花掉了,B 有证据证明这笔钱的合法来源(来自 A 的赠予),而且这个证据是由银行传达给 B 的(到账提醒)。现在银行找过来说我搞错了,要你负责,合理吗?。。。投机取巧这词个人觉得不恰当,这是一个很主动的词,找空子钻以牟利。楼主描述的情况实际是一个因银行失误导致的意外财产损失,没有主动的成分。实际上这种事情能监督银行把各个细节做到更好,如果银行永远都不用承担自己的失误带来的损失,迟早药丸 。
    takeoffyoung
        24
    takeoffyoung  
       2017-11-20 15:21:11 +08:00 via iPhone   2
    @koolob
    不当得利( unjustified enrichment )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B 有什么根据的得到多出来的钱?
    B 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有主动获取这些钱。但是 B 没有任何获得这些钱的合法根据。换句话说,你走路上别人给你塞了一把钱,如果你不能证明这个钱对方公开宣布放弃了所有权,这就是不当得利,如果你不退还,就是违法
    takeoffyoung
        25
    takeoffyoung  
       2017-11-20 15:36:45 +08:00
    @littlejohnny
    [链接]( https://www.google.com.hk/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ahUKEwic79DS0czXAhWFlJQKHVLVAhoQFggmMAA&url=http%3A%2F%2Flegal.people.com.cn%2Fn%2F2013%2F1027%2Fc188502-23339343.html&usg=AOvVaw1Ko08CvWXD6wrVF1GlE9Hd)

    银行需不需要承担自己的错误带来的财产损失,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投资决策错误带来的损失和本案例中的损失,显然是不同的。但是本题中 B 所收受钱财是不是不当得利,结论应该很明晰。
    koolob
        26
    koolob  
    OP
       2017-11-20 15:47:36 +08:00
    @takeoffyoung #24

    B 与 A 的聊天记录中涉及 A 要送给 B 一笔钱的内容,加上客户端上显示的 A 账户转给 B 账户钱这样的记录。是不是可以认定为一种合法依据?
    1djmao
        27
    1djmao  
       2017-11-20 15:57:12 +08:00
    如果能证明是恶意占有,把钱退回,坐牢;不能证明,把钱退回。
    对于 11 年的那个案子,关键不是充值,而是后来他用这个钱买车买黄金,这已经不只是占有的主观故意,已经构成事实了,所以我觉得这个罪名没什么问题。
    其实很简单的事情,记账出错了,改过来就好,不要总想着占什么便宜。前一段时间的那个膜拜余额欠两千万的 bug,人家也没让还吧
    lucifer9
        28
    lucifer9  
       2017-11-20 15:57:38 +08:00
    在街上被人塞了钱,事后没法证明对方公开宣布放弃所有权,所以是不当得利于是被拘留啥的,是暗示乞讨所得非法么
    SuperMild
        29
    SuperMild  
       2017-11-20 16:26:23 +08:00   2
    楼主这个脑洞很赞,特别是附言,这种情况下,银行应该很难找替死鬼了。
    SuperMild
        30
    SuperMild  
       2017-11-20 16:29:58 +08:00
    @takeoffyoung B 走路上,A 给 B 塞了一把钱,这种情况下,A 后来想证明自己曾经塞了一把钱给 B 也很困难吧
    mydns
        31
    mydns  
       2017-11-20 17:03:45 +08:00
    那得看那啥站在哪边了 说再多也没用
    takeoffyoung
        32
    takeoffyoung  
       2017-11-20 20:08:31 +08:00
    @lucifer9 然而不会有法官认为施舍的东西是保留了所有权的。
    tnx2014
        33
    tnx2014  
       2017-11-20 21:16:14 +08:00
    楼主所假设的自身的账户数字不变,然而对方却收到钱款的情况,其实 A 的实际的钱财可能并没有减少,如果有两方都取了钱,损失的反而是银行(因为 A 的数字没变,A 是可以取原来钱的)。

    假设 A 的钱多扣了:

    第一个案例:A 进行赠与行为,通常会说明金额,如果不说明,应该事后和 B 沟通,他认为转款失败,要么找银行,要么找 B 核对。如果 A 土豪到不在乎转多少钱,那事后也不会核对。

    如果事后觉得多次转入反悔了,那有权要求 B 退回多余的部分,因为多余的金额是在 B 的账户上,不在银行账户上,银行的责任另算,B 若不知情,即使花了,只要不拒绝归还不违法,这个例子不是 B 主动讨要。如果觉得 B 觉得银行的错误导致了他的损失可以起诉银行要求赔偿。

    慈善机构的例子:通常的捐助机构都会有格式合同条款规定,捐赠的财产一旦捐赠不予退还(除非能证明接受捐赠的机构有其他违法行为),在银行所以 A 如果觉得自己蒙受了损失,可以起诉银行要求赔偿。
    g5
        34
    g5  
       2017-11-20 21:27:22 +08:00 via Android
    不就是想问 许霆案
    或者 叶飞案么
    http://m.mpaypass.com.cn/news/201711/18145711.html
    tnx2014
        35
    tnx2014  
       2017-11-20 21:37:52 +08:00
    楼主应该是想深入讨论第一种假设,那就再补充一些:

    存款多少是看你账面上的数字,假设事后银行没有对账导致 A 账户上的数字始终不变,那么很简单,按照 A 的意愿扣除账户上的赠与数额,B 返还多余的部分给 A。

    如果 B 是慈善机构,那根据慈善机构的合同条款,进行捐赠行为就是转移部分财产给慈善机构,通常不能反悔,因此 A 要先承担自己多次操作导致的捐赠数额,如果觉得是银行的错误时期蒙受损失,可以另行要求银行赔偿。
    SuperMild
        36
    SuperMild  
       2017-11-20 21:44:59 +08:00
    @tnx2014 你最后说可以另行要求银行赔偿,那么,问题是,银行应不应该赔偿给 A 呢?(这个问题很关键,直接决定事实上由谁承担后果)
    tnx2014
        37
    tnx2014  
       2017-11-20 22:07:23 +08:00
    如果 A 的账户数字始终不变,不用你告,银行主要负责人也逃不了责任,事前出漏洞,事后不对账,你觉得这是小事?正常的情况一定会对账,也就变成 A 可能扣多了的情况,如果 B 是个人,B 当然要退还多余的钱。B 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要求银行精神损失什么的。

    第二种情况比较麻烦是因为捐款通常不退还,这种情况下,从操作记录上来看,可能是 A 想捐赠 20 笔捐款,虽然银行故障在先,可能是重复操作导致的,但 A 发现交易的时候并没有向任何一方咨询(公益捐赠不等同于私人赠与,本身是有公众责任的,就如你拍卖觉得出价高了,你想后悔恐怕没那么容易,这些通常都有合同规定),无法完全确定他到底要捐赠多少钱,所以只能让他先承担扣款,如果 A 觉得应该银行承担,则应另行要求赔偿。

    至于银行要承担多少责任,则要看具体情形,真出现这种重大事故,内部处理都要处分都要弄掉不少人。
    littlejohnny
        38
    littlejohnny  
       2017-11-21 00:15:23 +08:00
    @takeoffyoung 我不是法律专业,但从我有限的常识没能理解你关于 b 所得为不正当得利的结论。
    1.a 有明确说过会赠予 b 钱款,但没有明确数额;
    2.银行发送给 b 的到账通知包含了转账发起方信息( a )和数额信息;
    3.法律上 b 并没有和 a 确认对方转账多少且是否转账成功的义务。
    对于 b 来说,这笔钱来自 a 的赠予,这是有依据的充分的结论(在银行发现故障并介入之前)。
    那么在银行介入之前 b 花这笔钱自然有合法依据。

    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更新,法律不能给世界上每一个细节行为作出相应规定,
    这是成文法(大陆法系)没法回避的弊端,也是判例法(英美法系)在一些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根源。
    很多经典判例没有法律明文依据,但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并成为以后类似案件的准绳。
    楼主描述的案例从人性角度讲,没有人有意侵害银行财产。b 所得的钱来自 a --这是银行告诉 b 的。b 花完了,银行再来说不对这钱不是 a 的是银行的,你得还,还得坐牢。这个逻辑是否行得通?
    汇丰银行在英国的 ATM 故障被恶意取款事件中。银行只对恶意取款数万英镑以上的人进行了追责。对其他取款者都是“由取款者凭良心决定是否归还”。注意这还是恶意取款。
    每一个机构或者个体,都或多或少要为自己的失误买单。
    lucifer9
        39
    lucifer9  
       2017-11-21 00:31:00 +08:00
    @tnx2014 #33 怎么证明是施舍的。你不能因为有人施舍就认为所有人都是施舍
    tnx2014
        40
    tnx2014  
       2017-11-21 00:56:17 +08:00
    @lucifer9 正规捐赠机构有捐赠流程,你通过他们所提供的渠道做出捐赠行为就表示同意捐赠协议,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你发觉有交易异常的时候,不建议尝试太多次,银行出错你就更不应多次尝试了,尝试一两次有损失你也能承受,尝试 20 次、200 次,就要做好承担损失的准备。

    即使不是你的责任最后挽回了损失,也是很漫长的过程。
    ys0290
        41
    ys0290  
       2017-11-21 01:03:43 +08:00 via iPhone
    不当得利
    RqPS6rhmP3Nyn3Tm
        42
    RqPS6rhmP3Nyn3Tm  
       2017-11-21 01:32:47 +08:00 via iPad   1
    @nullcoder 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公职人员适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paulagent
        43
    paulagent  
       2017-11-21 01:37:21 +08:00
    如果你做过银行项目,就知道这个例子是不可能的啦。少年不要想多了。

    你以为你截个图就能说明转账没成功,那银行早倒闭了。

    不过抛开你这个例子,假如真的发生了 bug,导致操作人和获利人不一致,其实就看银行想弄谁了。 如果 a 是大富豪,有几亿存款在银行,这种情况银行一般不会去得罪自己的大客户,那毫无疑问肯定往死里弄那个穷逼啦。你不把钱退回来,银行律师能把你告得倾家荡产。然后还会把你送进监狱。


    如果两面都是穷逼,那就看银行选哪个倒霉蛋下手了。 如果两方都是富豪,那基本不会得罪银行,大家以后还要靠银行贷款呢,说不定这些富豪本身就欠银行一屁股债,不还钱,银行立马停止放贷甚至提前收款,可能破产了。
    SuperMild
        44
    SuperMild  
       2017-11-21 02:06:54 +08:00
    @paulagent 正常的转账操作最后都能往用户账户里多打了一千万,这个事情发生之后,转账提示失败但结果银行又打钱出去了,这种事情银行本身也没有底气说绝不可能吧
    SuperMild
        45
    SuperMild  
       2017-11-21 02:17:04 +08:00
    @tnx2014 如果银行提示 A 付款失败,但实际上又付款给了慈善机构,A 收到银行说的转账失败后,把账户里的钱取出来了,换了家银行再次转账捐赠成功。

    银行后来想扣 A 的钱时,发现此时 A 的账户一分钱都没有了,银行会不会上法庭告 A,追讨这笔钱?

    如果会,那以什么名义,A 完全没有过失啊。

    如果不会,那 A 没有损失,他就不需要要求银行赔偿,这种情况银行只能苦果自尝了吧?
    paulagent
        46
    paulagent  
       2017-11-21 02:32:10 +08:00
    @SuperMild 请问你说这个有具体的案子吗?
    tnx2014
        47
    tnx2014  
       2017-11-21 02:45:59 +08:00
    @SuperMild A 必须履行自己的捐款约定,扣除捐款后,账户上显示余额与实际应得余额不相等,取出的钱并非全部归 A 所有,多余的部分属于不当得利,银行有权要求 A 退还差额,如果还不出,不用我解释了吧?在这个过程中 A 没有错误,但有退还差额的责任。

    当然,如果这其中 A 觉得不公平,比如反复操作捐多了,可以举证另行要求赔偿。但这是两个问题。如果把两件事混一起,拒绝归还全部差额,那不用我解释了吧?

    为什么我一直说要避免操作很多次,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甩锅那么容易,钻孔子的人可高兴了。
    tnx2014
        48
    tnx2014  
       2017-11-21 03:18:38 +08:00
    @SuperMild 其实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为什么在司法实践中会按大概率考虑问题而一般不考虑极端特例,它的原理有一些像判断计算机病毒,同样的行为,可能是病毒也可能不是,A 操作个 200 次,然后发现自己账户余额没变,还把钱全取出来,让银行不能平账,最后还不了钱,那么人家怀疑 A 是蓄意为之或利用机器出错牟利没问题吧,这不是和启发式杀毒一个道理。你说你不是,差额先还了,然后解释清楚,我相信如果不是有人故意整你,一般都不会怎么样,暗箱斗争你有那个级别再说吧。
    facetest
        49
    facetest  
       2017-11-21 07:47:53 +08:00 via Android
    团伙犯罪没商量
    sosloop
        50
    sosloop  
       2017-11-21 08:15:17 +08:00 via Android
    支出和收入是相等的,不管什么 bug。换位思考,如果扣的是你的钱,而不是银行的钱,你会罢休???
    SuperMild
        51
    SuperMild  
       2017-11-21 09:46:36 +08:00 via iPhone
    @paulagent 看来你平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看社会八卦,说的是 350 次哥的事情。
    SuperMild
        52
    SuperMild  
       2017-11-21 09:49:24 +08:00 via iPhone
    @tnx2014 你说的是重复操作,但我最新给出的情况是,A 只操作了一次,转账失败后,就把钱取出来换别的银行转账了,这种情况下,银行让 A 补钱的理由是什么?总得说个理由吧
    stancaohua
        53
    stancaohua  
       2017-11-21 10:12:00 +08:00
    其实我比较好奇的是,在什么情况下,银行才有可能承认自己错误,而不是向普通人追讨因银行犯错导致的钱物损失。
    tnx2014
        54
    tnx2014  
       2017-11-21 10:34:35 +08:00
    @SuperMild 你能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完全没读懂我的话。

    假设 A 有 100 元,账面数值 100 元。

    第一次在家银行捐款 50 元,但是被认为退款失败,可是慈善机构收到捐款 50 元,A 以为没成功。但他在甲银行账户数额还是 100 元(但实际余额只有 50 元,中间有 50 元差额),那么他这时如果把钱全部取出应当是 100 元,然后用一部分在乙银行进行捐款,这时甲银行账面已经归零。对账时,账面欠款 50 元,需要 A 归还,也就是当初取出的 100 元只有 50 元归 A 所有,还有 50 元已经捐赠,需要由 A 补足。
    rocksolid
        55
    rocksolid  
       2017-11-21 10:40:33 +08:00
    A 肯定没关系,就是银行和 B 的关系, 不管 B 是否主观上知道这笔钱来源,除非 B 挂了没有继承人,否则银行回和 B 商讨还钱的方式
    tnx2014
        56
    tnx2014  
       2017-11-21 10:40:58 +08:00
    但是被认为退款失败》但是被认为捐款失败。
    UnknownR
        57
    UnknownR  
       2017-11-21 10:42:50 +08:00
    个人是强势群体,组织机构都是弱势群体,个人犯错了,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组织机构犯错了,个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swulling
        58
    swulling  
       2017-11-21 10:44:23 +08:00
    @nullcoder 那个仅针对公职人员
    yankebupt
        59
    yankebupt  
       2017-11-21 11:02:05 +08:00
    涉及账户金额的现在银行都封得很死了,个人的话甚至不给自动操作留机会(转账,转子账户等等所有都需要验证物理真人,完全没有脚本制造自动操作的空间)。所以你操作了,就是你有至少一部分责任,责任多少再说。
    比较狠的是如果关于钱的 bug 提升了对方账户的某些隐藏属性,比如信用评级,对方完全没有动不明资金,但是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随之而来的好处,比如贷款额度或者 VIP 服务,这时银行追责的话有多少索赔权就不知道怎么定义的了。
    SuperMild
        60
    SuperMild  
       2017-11-21 11:07:14 +08:00
    @tnx2014 关键点在这里:你说 “ A 以为没成功”

    现在情况是,当时银行返回给 A 的消息是转账失败,并且也没有扣 A 的钱,这不是以为没成功,而是事实上没成功。

    也就是说,A 与银行之间发生的事情是:转账失败。在这个时间点,银行与 A 之间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而银行事实上给慈善机构汇了款,那是银行的失误,是银行与慈善机构之间发生的事情,这件是不是由于 A 的错误操作而引起的,相反,是因为银行的错误操作引起的。
    SuperMild
        61
    SuperMild  
       2017-11-21 11:20:16 +08:00
    打个比方:

    A 把 一千块钱交到 B 手上,让 B 帮忙投进寺庙的香油箱。

    B 拿了钱出去,马上又回来把钱退回 A,并且对 A 说 “算了,还是不帮你投了”。

    然后,B 投了一千块钱到香油箱。而 A 也自己投了一千块钱进去。

    此时,B 能回头对 A 说 “现在你欠我一千块钱了,请你马上还钱” 吗?
    cnTangLang
        62
    cnTangLang  
       2017-11-21 12:17:04 +08:00
    @SuperMild 这个例子举的~~呵呵,还真让人挠头啊!
    细说下来,这确实是银行自己的错误,自己去转了款,银行自己应承担责任。
    所以同理,上海 APP 11 年的案子,被告的转款是完全合法的,无论操作了多少次,都是合法合规的。
    是因为银行自己的错误,增加了被告的余额,与被告无关。
    被告应承担的责任是使用了余额。
    jvortex
        63
    jvortex  
       2017-11-21 12:54:04 +08:00
    银行每天都会对账的吧,这种问题应该是会被发现的,发现之后就会找你事的
    hxndg
        64
    hxndg  
       2017-11-21 14:55:46 +08:00
    @cnTangLang
    你理想中的法律观念从来都是独立于现实的,你的法律观点不追求实际的解决问题,而是单纯的追求是谁有罪,这种本来就是违背法律精神的.
    这个事情里明显A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cnTangLang
        65
    cnTangLang  
       2017-11-21 15:05:03 +08:00
    @hxndg
    @SuperMild

    啊哈,难道我学过的,是假法律??

    好吧,既然你说 SuperMild 的举例中的 A 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话,请指出具体的法条。OK ?
    hxndg
        66
    hxndg  
       2017-11-21 15:22:50 +08:00
    @cnTangLang
    莫名其妙,我说的是"上海 APP 11 年的案子,被告的转款是完全合法的,无论操作了多少次,都是合法合规的。 "然后你就得出,上海 APP 里男主人公是无罪的结论,你的评论明显是明显的不追求实际问题,只追求谁对谁错.我这里并没有讨论 @SuperMild 的例子(他应该是上次争论美丽新世界的时候戳到他了把我屏蔽了).在 lz 讨论的例子里面,受损失的是银行,银行要求直接造成损失的A进行赔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
    cnTangLang
        67
    cnTangLang  
       2017-11-21 15:54:19 +08:00
    @hxndg
    我不知道你看不到 SuperMild 的例子,但我相信你看到我的回复,是明确回复 SuperMild 的话的,而并非本帖楼主的。

    我得出结论,也是基于 SuperMild 的案例的,既然你都看不到,就不要随意评论我是不是理想和有悖法律精神了吧?
    hxndg
        68
    hxndg  
       2017-11-21 15:58:10 +08:00
    @cnTangLang

    你没有看懂我的回复,然后还搞错了我的意思.
    我可以看到 superMild 的帖子.
    我的评价基于你对于"上海 APP11 年案子"和你所谓的"程序员依靠逻辑性"的分析,既然你搞错了我的意思,能不能不要随意得出"我对你的评价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cnTangLang
        69
    cnTangLang  
       2017-11-21 16:21:02 +08:00
    @hxndg
    1、你回复里提到 SuperMild 把你屏蔽了;
    2、我回复是明确针对 SuperMild 的案例的,完全没有提到本帖楼主的案例;而你回复我的内容,并没有一个字说明是针对本帖楼主的案例而不是 SuperMild 的案例;
    基于以上 2 点,我推论你没有看到 SuperMild 的帖子而胡乱评论,难道不是“合理推论”??
    hxndg
        70
    hxndg  
       2017-11-21 16:25:08 +08:00
    @cnTangLang
    你对于屏蔽的理解是错误的,比方说我将你屏蔽,那么我不会看到任何和你相关的东西,但是你仍然能看到我的言论和所有发表的内容.

    我对于你的法律精神的评价是基于你过去的帖子,我整个帖子都没有说我在讨论 superMild 的帖子,既然你不能证明我是在说 superMild 的帖子,那么就没有任何根据推论我实在胡乱评论.

    因此你的推论不是"合理推论"
    cnTangLang
        71
    cnTangLang  
       2017-11-21 17:43:41 +08:00 via Android
    @hxndg
    哈哈,屏蔽是我理解错了。但我明明是回 S 的帖子,我也没有参与楼主的讨论,你上来拿楼主的来跟我说,你也没有说明是说楼主的,还要强行扯到我另外的帖子上去,还说是我的问题,我觉得这实在说不通吧!
    hxndg
        72
    hxndg  
       2017-11-21 17:47:56 +08:00
    @cnTangLang
    这不就是你的逻辑吗?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明能够证明推论,不存在一个完美的证据链,那么就可以说我的评论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逻辑就是典型的不追求解决问题,只追求实际上的有罪无罪.
    cnTangLang
        73
    cnTangLang  
       2017-11-21 18:29:27 +08:00 via Android
    @hxndg 判案和聊天,你都能混为一谈,我也无语了。好吧,看样子我也要学学 S 了。
    hxndg
        74
    hxndg  
       2017-11-21 18:39:14 +08:00
    @cnTangLang

    你刚才的推论还追求逻辑,现在又说聊天不追求逻辑了?

    走好不送.
    tnx2014
        75
    tnx2014  
       2017-11-21 20:11:37 +08:00
    @SuperMild

    在澳洲那个案件中,银行职员忽略了系统的冻结标志,使得那个女学生可以任意透支,按你这种逻辑我也可以说,是银行出错导致了她透支,所以她没有任何责任,也不用补钱,你觉得这说得通吗?

    在你的例子中捐款是A的主动行为,系统出错,给出了错误的提示,让他以为没成功。这个错误只能证明他没有主观故意,但这里的假设是实际已经成功,既然真实的转账已经完成,那么事后对账修正机器的错误,他完成了他的捐款行为,不用补齐捐款?


    你的第二个例子,B帮助A付香油钱,中途反悔,帮助行为提前终止,B实际没有帮A投香油钱,当然就没有欠款,这个例子已经违反了“实际已经将钱转给支付机构”这个假设,将机器表面的错误信息强行当做事实,后来银行修正记账错误你也不承认,这已经是应付钱款拒不归还。
    SuperMild
        76
    SuperMild  
       2017-11-21 22:22:12 +08:00
    @tnx2014 你说“将机器表面的错误信息强行当做事实”,这句话说错了,因为:

    1. 慈善机构收到了钱,但 A 这边没有扣款,如果返回信息说 “转账成功”,这才是一条错误信息。
    2. 现在返回信息说 “转账失败”,你说这是错误信息?不,这是一条正确的信息。
    3. 转账,顾名思义是把钱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才叫做转账成功。
    4. 返回信息说转账失败,事实上也没有扣一方的钱,这已经构成了转账失败的事实。

    因此,机器返回的信息是正确信息,转账失败是事实。
    tnx2014
        77
    tnx2014  
       2017-11-21 22:39:03 +08:00
    @SuperMild 转账成功才是事实,错误的是账面没有扣款,如果有错误处理,应该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对捐赠出去的钱进行回滚,不对慈善机构的账户余额进行确认,也就是捐赠失败,但如果没有自动回滚,使得慈善机构账面增加,就是确认就行了捐赠操作,那除非慈善机构愿意退款,否则应该由 A 先行承担差额,至于银行有多少责任,应该赔付多少,都应另行处理。

    A 先完成自己的责任,然后可以考虑银行的责任,当然强行不还愿意承担后果或律师够牛逼也可以试试,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就行了。
    zhengzhou518
        78
    zhengzhou518  
       2017-11-22 01:41:15 +08:00
    这就关系到银行的责任了啊,在国内没有 银行会负责 这个选项存在,所以要 B 还钱要 A 自认倒霉?
    比如 ATM 机有故障你取 1000 元但出来了 1200 元,余额也只是扣除了 1000 元,这就相当于你取多了钱!当银行在日后发现这个问题后,它会下令你还回去?不还就会告你私吞!
    比如当你在取钱 1000 元,只取到了 900 元,这个问题,银行会说离开柜台后概不负责,也就是你自认倒霉?
    这里最大的问题在于银行 是否 负起责任的问题,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记得国外好像没这种情况!
    msg7086
        79
    msg7086  
       2017-11-22 09:26:03 +08:00
    A 转账操作失败,B 是不会收到钱的。
    对于银行来说,要平账,B 的钱入账了,A 的钱肯定要出账,否则钱不就凭空多出来了。
    如果哪个银行能做到 B 的钱多了,A 的钱不扣,那这银行真不用开了。

    接下来是消费余额的问题。如果你明确知道余额里的钱不是真实金额,那么过度消费很可能会被判成非法占有目的。如果对余额数字的真实性并没有知晓(例如没有查询过余额而直接去花了钱结果不小心超额),那么只需要归还非法所得,从道理上来说不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对于这种数额巨大的案子,很难证明自己对余额不知情。(你知道你银行里有 200 块,你去花掉几万,可能吗)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263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33ms UTC 13:58 PVG 21:58 LAX 06:58 JFK 09:58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