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 的最新博客: Improving Startup Time 说是花了几个月专注速度优化,1.7 Beta启动速度加快了 50%。
我先试了下,确实快了不少啊,但还是不能闪开。 Atom , sublime , textmate 都是图标在 dock 上弹一下就开。区别在于 atom 要等弹完了出界面,然后卡一下出内容, sublime 和 textmate 以下还没弹完就界面内容全出来了。打开后再开文件,编辑文件三者没明显差别。
这打开速度我已经能接受了,今天花了个把小时配置了下,把工作环境从 sublime 转移了过来,大多时间都花在写一堆 latex 的 snippets 上,因为没找到输入数学字母符号好用的插件。感想是 Atom 比 sublime 还能定制,而且容易定制的多。
最后说下测试,对比 1.6 和 1.7 版,开编辑器时同时打开两个文件,再开 timecop 插件看时间。
Atom 1.6:
Atom 1.7 Beta:
界面相关的 Windows load time 这项加速最多,数量级的差别了。整体加快了 400-500 ms 。加载完成大约要 1 秒。
另外测试了打开近万行代码的文件,感觉和几行代码的文件打开时间没区别,搜索也流畅。
![]() | 1 harry890829 2017-04-26 09:44:26 +08:00 atom 上次装插件给我装死了 |
![]() | 2 undeflife 2017-04-26 09:48:45 +08:00 有次一不小心拿 atom 打开了个 500M 的日志文件 死了 |
![]() | 3 blanu 2017-04-26 09:50:35 +08:00 via iPhone 主要是 atom 是 coffeescript ,不方便插件开发,已转 vscode |
4 scnace 2017-04-26 09:52:18 +08:00 via Android 我的 vscode 装了 Atom 的 One Dark theme |
![]() | 6 GPU 2017-04-26 09:56:30 +08:00 @lyndonneu18 #5 用 sublime 打开 1G 的日志也很爽 |
![]() | 7 kokutou 2017-04-26 09:57:31 +08:00 atom 作为 arduino 的 ide 还是很好的。。。 可是 scons 不支持 py3 ,系统里面还要装个 py2 。。好蛋疼 |
8 znithy OP @undeflife 我也试了下,生成了个 100MB 的文件, Atom 直接崩溃了, sublime 花了 10 秒左右走完进度条,之后浏览流畅,搜索卡。 openssl rand 100000000 -out random.tx t |
![]() | 9 hronro 2017-04-26 10:05:10 +08:00 不过感觉不管怎么魔改, eletron 做出来的编辑器,比起原生的来说,输入的手感上还是有点差别 |
![]() | 10 subpo PRO 额,我看了我的版本是 1.14.2 ,问题来了,是 1.7 大还是 1.14 大 |
![]() | 11 panxianhai 2017-04-26 10:09:55 +08:00 @subpo atom 官方文中的测试版本是 1.17 ,不是 1.7 |
12 znithy OP @scnace 我改了下这个主题,结合了 textmate 的 blackboard 主题的高亮代码,用了太长时间这种配色,换了不习惯。  |
![]() | 15 shoaly 2017-04-26 10:53:44 +08:00 每次都是等一段时间 装 atom 试试看, 希望速度跟 sublime 一样快... 每次都失望了, 所以这次楼主的安利 决定不服用, 在等到有人说 atom 的打开速度已经完全超越 sublime 再说吧 |
16 jianmingforpc 2017-04-26 11:20:52 +08:00 我弄了个 1.5g 的 ctag , atom 直接 crash 了 |
![]() | 17 maplerecall 2017-04-26 11:34:49 +08:00 我还是选择小文件 sublime ,项目工程用 IDE …… IDE 虽然第一次开比较慢,但开一次可以用好久啊,而且智能提示什么的完全不是编辑器+插件可以相比的,我没事基本不会重启电脑,感觉启动速度的时间成本不大…… |
![]() | 18 Ouyangan 2017-04-26 11:46:36 +08:00 sublime 打开大文件比 其他两个快多了 |
19 znithy OP 刚又对比了下 Atom 和 VS Code 的打开速度,没有 VS Code 快,但差距不大,大约 25%的差异。 |
![]() | 22 unidentifiedme 2017-04-26 12:33:00 +08:00 via iPhone 性能和耗电捉急,不止一次想换成 atom ,每次都被它的辣鸡性能和魔鬼耗电折磨的死去活来,最后都换回了 sublime |
![]() | 23 jy01264313 2017-04-26 12:57:04 +08:00 vscode 真是微软的良心产品了 |
![]() | 24 POPOEVER 2017-04-26 13:42:38 +08:00 虽然之前是 10 年的老 MBP 开阿童木巨慢无比,但是还是比较喜爱和习惯 Atom 整体的体验,可能是长期不用 Windows 对微软产品天然免疫了,虽然 VS Code 确实非常优秀。阿童木性能飞跃版本更新的时候,正好我也更新到了 16 年的 MBP15 高配,开 Atom 的时候直接就爽到了。反正主要是项目开发用,也不用来看大文件,足够了,打开速度慢一丢丢也能接受,反正做项目又不是比谁的编辑器开得快,十全十美的东东木有滴。楼上有人提到耗电,貌似我没觉得耗电很严重啊,可能新笔记本的还比较耐抗,用过一两年可能就会看出耗电问题了。 Sublime 我也用,各有各好,都喜欢 //////// |
![]() | 25 POPOEVER 2017-04-26 13:44:28 +08:00 对了,这个大家应该都有了吧,随手贴一下, Atom 插件推荐 https://github.com/jaywcjlove/awesome-mac/blob/master/editor-plugin-zh.md |
26 xhowhy 2017-04-26 13:48:27 +08:00 @unidentifiedme #22 最后我用了 vscode |
27 shunia 2017-04-26 16:01:03 +08:00 用了 vscode +1 |
28 allinwonder 2017-04-26 16:07:03 +08:00 via iPhone Notepad++的用户,不知道“不是闪开”是什么概念 |
29 40huo 2017-04-26 16:10:00 +08:00 @allinwonder #28 ![]() |
30 znithy OP @POPOEVER 谢谢链接。我选 atom 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插件比较完善,自己修改非常方便,快捷键可以分区域定制。 Textmate 我用了最长时间,插件不多,但个个都是长时间完善后的精品,许多使用习惯就是 textmate 养成的。 Sublime 需要自己配置的东西太多了。 Atom 界面相较其他编辑器重了些,电脑性能上去后也能较为轻松的拎起来。 |
![]() | 31 zhuangtongfa 2017-04-26 20:53:31 +08:00 @scnace 安利下我的主题 https://marketplace.visualstudio.com/items?itemName=zhuangtongfa.Material-theme,源自 one dark, 但是比 one dark 的高亮更好 |
32 znithy OP @allinwonder 看 stackoverflow 去年 notepad++排名第一。 http://stackoverflow.com/insights/survey/2016#technology-development-environments |
![]() | 33 Trim21 2017-04-26 21:01:44 +08:00 @zhuangtongfa 请问一下效果图里面 在滚动条左边的用来总览的插件叫什么? |
![]() | 34 zhuangtongfa 2017-04-26 21:29:24 +08:00 via Android @Trim21 自带的,设置里开启下就行 |
![]() | 35 mahone3297 2017-04-26 22:02:55 +08:00 @znithy 今年从 notepad++转到 sublime ,插件多,定位文件,函数方便,是主要原因。。。 |
![]() | 37 zoffy 2017-04-27 00:44:12 +08:00 快 50%,好吧我选 VS Code |
![]() | 38 ccming 2017-04-27 10:10:24 +08:00 1.17 正式版何时发布? |
![]() | 39 my101du 2017-04-28 16:04:54 +08:00 我怎么觉得 sublime 最近也非常耗电了? 在 ave energy impact 里面看,和 Chrome 并驾齐驱 30 好几。在内存也有个莫名其妙的 plugin_host 不断增加内存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