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实验课有感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zhYM
V2EX    分享发现

Linux 实验课有感

  •  
  •   zhYM 2017-04-20 23:48:26 +08:00 5223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310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实验课快做完的时候,老师路过身边看到我桌面上火狐浏览器中的"Welcome to nginx",兴致勃勃地问我:“谁教你这个的?”我正在和同桌聊局域网,被这突如其来的打断吓了一跳,他又继续问道:“谁教你这个的?”等我反应过来了,支支吾地回应:“老师我是自己看的。”
    就这样,话匣子被打开了。
    他说,你要深入到这里面去,每一行代码都是经典,其中的设计、算法都会让你回味无穷的,不是有本专门的书讲这个么。
    我:是啊,一本叫深入理解 Nginx ,另一本叫深入剖析,深入理解那本教你使用,深入剖析是解析源码,我也看过一些,只是总对 C 有种陌生感,所以没能坚持看下去。
    他:我实话实说你不要介意,其实这是很肤浅的一个瓶颈。
    我:想必也是,我现在主要在写 Javascript 。
    他:现在很多同学都很聪明,也很努力,但是走错了路啊!他们没能了解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像你这样学网站开发毕业是能找到一份还行的工作,但五年以后十年以后你就会逐渐偏离计算机,到时说不定就成了一个资深码农了。
    下课了,我和老师道别,走出实验室下楼的时候还在想老师的一番话,这时候他从后面背个书包追了上来。
    他:你说现在那些大专院校职业技校的同学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就在专门学这个,他们再学一些 UI 设计,做出来的东西岂不是好看得多。
    我:的确,有时我编码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不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他:现在去考研吧,考个研还能争取一些时间学习。我当年也在公司里干过,写一个大型软件学学软件工程、系统架构也就够了,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值得的地方。
    说着说着就走到了他停车的地方,他又说了句:“去考研吧”。在这匆忙的夜色里,我有些失落地回到宿舍,无聊之中打开了 V2EX 。
    45 条回复    2017-04-23 18:59:54 +08:00
    zhouhua97
        1
    zhouhua97  
       2017-04-20 23:56:58 +08:00
    你老是还是个理想主义者。
    seaintheriver
        2
    seaintheriver  
       2017-04-21 00:14:11 +08:00
    所以他口中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你怎么理解的?
    hx1997
        3
    hx1997  
       2017-04-21 00:22:58 +08:00 via Android
    老师就是叫楼主多学习计算机科学最根本的东西而不是赶潮流吧。。。怎么理想主义了。照这么说培训班最不理想主义了。
    ryd994
        4
    ryd994  
       2017-04-21 00:41:06 +08:00 via Android
    段子……
    说的好像后端就好找工作似的,呵呵
    mzsongyan
        5
    mzsongyan  
       2017-04-21 04:00:16 +08:00 via iPhone
    意思是拯救世界就靠你了
    iloveayu
        6
    iloveayu  
       2017-04-21 07:01:47 +08:00 via Android   1
    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妹子,所以才要你去考研。
    misaka19000
        7
    misaka19000  
       2017-04-21 07:12:06 +08:00 via Android
    这是啥,我以为老师要说他其实是国安局的间谍
    changwei
        8
    changwei  
       2017-04-21 07:38:00 +08:00   4
    老师说的有什么错吗?

    就拿楼主现在在学的 Javascript 来讲吧,为什么 for 循环里面要写成++i 而不是 i++,为什么一些简单的 z-index 的层级修改,实际渲染性能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些都是需要对计算机的底层, Javascript 引擎,以及浏览器渲染机制有着很深入的了解,这些优化经验都是前辈总结出来的,我们仅仅是满足于拿来用就好了嘛?

    大专院校培养的是什么?那是应用型人才,就是上岗就要去做事情,赚钱的,因为高中期间的总总基础知识不足,他们可能在涉及到底层方面的学习会比较困难(比如说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果高中物理基础不扎实,数学不扎实,你能看懂各种复杂的电路,那密集恐惧症都受不了的译码器电路图吗?函数,统计学不好,机器学习能学好吗?),所以我国针对高职高专的教育大纲和培养模式就是这样设计的。而本科,研究生不一样,你们有着很好的基础,大部分本科生却仅仅满足于做这种普通人就能做好的东西吗?我想你的老师可能就是这样想的。
    ivanchou
        9
    ivanchou  
       2017-04-21 09:27:32 +08:00   2
    我认同你老师的观点,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觉得只要会写代码就行,现在回想真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我觉得是因为写代码能够快速的获得成就感,而深入钻研学习得到的正反馈时间较久甚至往往受挫。

    刚读研的时候不喜欢写文章,然后写出来的东西不能看,老师就说“你写出来的文章都这么没有逻辑,那写出的代码逻辑能好到哪里去?”,我觉得这两者并不是毫无关系。

    当然我觉得你的老师是因为看到你挺积极主动的去自学技术,代码功底应该不差,只是想把你引到更宽一点的路上,而不仅限于码农。相反对于那些代码能力极差的但是基础课分数考的很高的这些人,可能只是习惯了应试教育,要么转行要么继续深造,毕业后做科研 /教职应该是比较好的出路。
    Yourdaye
        10
    Yourdaye  
       2017-04-21 09:32:08 +08:00 via iPhone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小伙子你算是遇到伯乐了
    morethansean
        11
    morethansean  
       2017-04-21 09:49:29 +08:00   1
    现在有这样子思考的老师不多了……真的……
    Ouyangan
        12
    Ouyangan  
       2017-04-21 09:51:48 +08:00
    老师不错
    Tunar
        13
    Tunar  
       2017-04-21 09:53:35 +08:00
    有一种猜想是,你老师可能当年确实牛逼,然后悟出了一些道理。。。。。。。。
    lwbjing
        14
    lwbjing  
       2017-04-21 09:54:57 +08:00
    去考研吧。。
    jimmy66
        15
    jimmy66  
       2017-04-21 09:55:51 +08:00
    感觉老师很用心啊。实战,研究一手抓吧。也没有必要顾此失彼,尤其是不过多深造的情况下
    gyorou
        16
    gyorou  
       2017-04-21 10:22:27 +08:00   1
    我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啊。随便大专院校培训出来找个工作成为熟练工什么的其实毫无难度。这个行业门槛越来越低了,有种感觉像工业革命的时候,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工厂,稍微勤奋一点的成了熟练工的感觉。
    xxdd
        17
    xxdd  
       2017-04-21 14:00:52 +08:00
    "万事万物 皆为 CRUD"

    去考研吧
    Mutoo
        18
    Mutoo  
       2017-04-21 14:06:24 +08:00
    学术型人才 vs 应用型人才
    notreami
        19
    notreami  
       2017-04-21 14:44:16 +08:00   1
    这个问题,毕业前想过,考研和探索各类高难度玩意,以便提高替代的门槛,还能保证收益。
    当时的结论是,高门槛不一定就能无法替代以及高收益,但肯定是发展限制的门槛。
    时至今日,依旧这样认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门槛更值得探索。
    cankoor
        20
    cankoor  
       2017-04-21 14:44:22 +08:00
    以我的经历和想法,认为你老师是对的。但是还是因人而异吧。
    KirkZheng
        21
    KirkZheng  
       2017-04-21 15:12:05 +08:00 via Android
    怎么有种段子的赶脚?
    huangzitao
        22
    huangzitao  
       2017-04-21 15:56:39 +08:00 via Android   1
    可见 js 是多么的肤浅
    kingcos
        23
    kingcos  
       2017-04-21 16:00:47 +08:00 via iPhone
    ……引诱人考研啊……
    我都快动摇了
    goodniuniu
        24
    goodniuniu  
       2017-04-21 16:07:04 +08:00
    还是看人和机缘,鸡血偶尔打一下不能让生活发生改变的。
    HongJay
        25
    HongJay  
       2017-04-21 16:14:12 +08:00
    可以。。顺便黑了下 js
    sgissb1
        26
    sgissb1  
       2017-04-21 16:28:18 +08:00   1
    我对你们老师的意思的理解:“不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现在的码农分工很细,很细带来的结果就是螺丝钉。万变不离其中,写代码也一样。但如果了解或者掌握了底层知识,那你就学会了什么叫做“万变不离其中”的真正含义,但如果知识面仅仅停留在应用层面,那就很难掌握万变不离其中的含义,而是很有可能仅仅掌握了模式(条件反射)方式的写代码。

    进入社会之前,你还在被相对隔离的环境中,也就是很少会碰到社会的浮躁。一旦进入社会了,想持续学下去,走正确的学习路线就会难一些。

    在天朝,学历不代表一个人的学识,可能仅仅代表一个人考了几场试。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493367982&di=cff7fc49d5b056a2485bae33e3bb13c5&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zkres2.myzaker.com%2F201703%2F58bd089a1bc8e0a06e000018_640.jpg
    HongJay
        27
    HongJay  
       2017-04-21 16:30:33 +08:00
    @sgissb1 感谢楼上一波更狠的鸡汤
    sgissb1
        28
    sgissb1  
       2017-04-21 17:22:53 +08:00
    @HongJay 你怎么判断是鸡汤,我想学习下,是我年纪大了容易产生怀疑么?感觉做 IT 从业者思维应该更加严谨啊。
    LCD
        29
    LCD  
       2017-04-21 17:41:08 +08:00 via Android
    确实,万变不离其中
    pheyer
        30
    pheyer  
       2017-04-21 19:07:20 +08:00
    这老师挺好的
    tomato3
        31
    tomato3  
       2017-04-21 19:29:30 +08:00   1
    你老师说得对。
    道和术的区别。
    计算机专业应该更钻研道,而不是术。培训出来的基本上都会术,然后只会用术,不会道,便不会再提高了。但如果你钻研了道,那么这些术背后的原理你都是知道的,你可以创造术,而不是学习别人的术。

    可是,市场上需要的是能够应用知识的人,除非你考研考博一直钻研计算机领域的道,否则你还是要学习术来获得工作。我是真看不起连冒泡快排这些都还要写个文章显示一下的人,照着图片画猫,这些算法背后的道都没说到。

    但也不能被道和术这两个词迷惑了,他们都是服务于解决方案的,或许以后你不搞计算机跑业务了呢?
    notes
        32
    notes  
       2017-04-21 21:35:12 +08:00 via Android
    怎么评价呢…顾此失彼吧,肤浅的好干活,有深度的初级水平没有用没人要
    zyEros
        33
    zyEros  
       2017-04-21 22:44:52 +08:00 via iPhone
    你老师说的没错,重道是必要的,但是这个过程不一定需要考研
    di94sh
        34
    di94sh  
       2017-04-21 23:46:49 +08:00 via Android
    所以就去搞 linux c ?
    spirit1002
        35
    spirit1002  
       2017-04-22 02:02:38 +08:00 via iPad
    @sgissb1 万变不离其宗,宗 zong
    Martox
        36
    Martox  
       2017-04-22 10:13:48 +08:00 via Android
    @changwei 一直都写的 i++,现在循环都写的少了,一般 map 就能解决业务问题了。
    northisland
        37
    northisland  
       2017-04-22 10:17:38 +08:00
    我本科生导师,比你们导师低一个段位。。。虽然是 985 。。。经常说:你们这帮计算机学生,纠结算法没用,肯定拼不过学数学的,玩好 JAVA 跟我做 XX 部委的 IRP 去~

    我研究生导师比你们导师,比你们导师高一个段位,对语言的问题不屑一顾,名言是语言、平台都是工具(你们特么把我拉的项目搞定验收、论文搞定,学生管理上不出大乱子,其他随你们瞎皮)。
    wuyadong
        38
    wuyadong  
       2017-04-22 12:00:09 +08:00
    我觉得 计算机硕士和计算机本科 区别不大。反正我听很多同事 都很后悔读硕士,没有找一点出来。
    laoyur
        39
    laoyur  
       2017-04-22 13:27:56 +08:00
    @changwei #8 js for 循环里要写成 i++是什么梗?求解释下
    laoyur
        40
    laoyur  
       2017-04-22 13:29:17 +08:00
    @changwei 上一楼写错了,重新问: js for 循环里要写成 ++i 而非 i++ 是什么梗?求解释下
    northisland
        41
    northisland  
       2017-04-22 14:04:39 +08:00
    @laoyur
    c++里的说法是:
    ++i 是 lvalue 运算,输出结果是 i+1 执行后的结果;
    i++是 rvalue 运算,输出结果是 i+1 前的结果。在这个(函数~你把运算当成函数)执行后,还留存了一个存储之前值临时变量(类)。

    所以, i 如果是类,相当于多生成了一个临时类,资源消耗增多……

    t/202859
    这个问题我以前问过
    DT27
        42
    DT27  
       2017-04-22 16:31:33 +08:00
    @changwei
    @northisland
    @laoyur
    我也想问, js 里 for 循环只见过 i++,从来没见有用++i 的。。。
    for (var i = 0; i < expression; i++) {
    code
    }
    sammo
        43
    sammo  
       2017-04-22 23:19:31 +08:00 via iPhone
    写成 i = i + 1
    计算机科学里是不需要茴字的四种写法的,否则即不是。
    woshixiaohao1982
        44
    woshixiaohao1982  
       2017-04-23 18:56:57 +08:00
    软件工程师跟计算机科学家的区别
    工程技术跟科学研究的区别

    实际上没啥用,算法本身是没有知识产权的,区别仅在于工程师应用能力,开发新算法几乎跟 v2 99%的人无缘
    如果是要找工作,在事业上做出点成绩 ,还是要学应用层面的开发技术

    绝大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 包括清北毕业的大部分人才 最终是要走向工程应用领域的,

    实际上并没有 IT 程序员这个行业的, 程序员包括软件工程师 本质上是为其它行业的需求而服务的,
    很多人喜欢谈底层 谈算法 计算机原理,实际上 绝大部分开发工作,只需要很少一部分计算机知识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的工程领域问题了

    这其实很好理解,分工越细,写业务继续写业务,写轮子继续造轮子 优化轮子 搞科研的继续搞科研呗,
    要求每一个程序员深耕技术原理 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越往底层走 ,人越少,机会也越难得

    现实是 绝大部分公司 在技术成为业务瓶颈之前就已经死掉了,只有极少部分公司需要牛逼程序员 ,
    当然你觉得大部分程序 天天在那里抠细节 抠底层原理优化跟机器性能 那当我没说.
    woshixiaohao1982
        45
    woshixiaohao1982  
       2017-04-23 18:59:54 +08:00
    另外现在计算机越来越快, scale 等并发框架 编写并发代码 越来越容易,实际上 程序员的技能 含金量是在缩水的,
    对于一个普通的业务来讲 计算量为 1000 万次,实际上 (N3) 跟 Log(N) 有什么区别?最多泡杯咖啡的时间就过去了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336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8ms UTC 00:08 PVG 08:08 LAX 17:08 JFK 20:08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