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觉得室内光线不自然,容易疲劳?试试我们的如同自然阳光的神奇 LED 吧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爱意满满的作品展示区。
withablink
V2EX    分享创造

是否觉得室内光线不自然,容易疲劳?试试我们的如同自然阳光的神奇 LED 吧

  •  
  •   withablink
    BlinkDL 2015-12-11 13:51:54 +08:00 6977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361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大家好~ 之前发过一个 [薄+极简+有质感的钱包] 的帖子,大家收到之后反响很好(现已有棕红色、黑色、原色、还有特别酷的墨绿色,更多颜色正在添加中): t/223192

    其实,我们主要研发的是灯,可能是市面最接近自然阳光的灯:
    https://withablink.taobao.com/

    下面是用户发的效果实拍,光线有一种特别的润的感觉。许多朋友都告诉我们,看过这个灯,其它灯就不能入眼了,只能把全家的灯都换了... 我们现在也有灯泡、吸顶灯、筒灯、射灯等等:


    灯本身是 LED,所以有 LED 的所有优点:高效节能、低发热、经久耐用。

    同时,内部的发光芯片由我们自主研发,精确建模调配,工艺比市面的复杂得多,因此光谱和自然阳光很像,感觉很舒服,晚上和白天的感觉一样,完全没有蓝光的感觉。



    用专业术语说,我们的色温在 4500K,同时显色指数在 96 以上,所以几乎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像自然阳光的光源。当然,也绝无频闪,示波器看上去就是一条直线。

    目前唯一缺点,就是成本高,价格比较高。不过明天双十二了,将会有全年最低特价,欢迎大家看看~
    https://withablink.taobao.com/
    55 条回复    2015-12-15 14:41:58 +08:00
    expkzb
        1
    expkzb  
       2015-12-11 14:22:14 +08:00
    顶灯的效果图太少了
    withablink
        2
    withablink  
    OP
       2015-12-11 14:31:48 +08:00
    beimenjun
        3
    beimenjun  
    PRO
       2015-12-11 14:36:24 +08:00
    只说 LED 优点不说缺点啊。蓝光控制得怎么样什么都不讲,“完全没有蓝光的感觉”,难道所有都是感觉?。

    就你的这些文字而言,太软文了。而且在蜂鸟宣传你司产品的账户好像被封了吧?

    户外眼睛不容易疲劳,主要是因为光线足够强。
    banri
        4
    banri  
       2015-12-11 14:36:45 +08:00
    名单打算买一个

    现在用的宜家的台灯和灯泡,太刺眼了,基本不怎么敢用
    楼主比较舒适的是哪一款呢?
    mortal
        5
    mortal  
       2015-12-11 14:45:37 +08:00
    @beimenjun 我也是这么想的。

    当然我还是希望能在国内买到好灯,要不然我也不用费劲日淘山田照明 Z-999 了。
    cxl008
        6
    cxl008  
       2015-12-11 14:46:48 +08:00
    太靠感觉说话的东西 不好品评
    withablink
        7
    withablink  
    OP
       2015-12-11 14:50:14 +08:00
    @beimenjun 您好,我们从未去蜂鸟宣传。不过我们见过 smzdm 之类的网站经常有客户自发发开箱文什么的。

    蓝光控制得怎么样,当然首先看光谱。光谱已经发在这里了。

    我展开谈谈"蓝光"问题,因为市面的伪科学论调很多。市面人工光源的"蓝光",在生物学上没有证据证明有害(证明有害的文献,使用的光线强度强得像一直盯着太阳看)。实际上,市面大量国产 LED 都通过了所谓光生物安全性标准,但看上去还是很难受。

    所谓"蓝光"问题,其实就应该以人的观感为准。打个比方,"蓝光"就像你睡觉的时候,房间里有个蚊子在不停叫,不会对你造成生理伤害,只会造成心理不舒服。

    户外的光线,首先亮度(流明)是室内的 100 倍以上甚至更高,这当然很重要,同样重要的是它的光谱完整,显色指数高。像阴天,色温 7000K 以上,如果只看光谱,"蓝光"的能量多得惊人,但从来没见过有人说阴天的蓝光危害。
    withablink
        8
    withablink  
    OP
       2015-12-11 14:54:10 +08:00
    @banri 灯泡担心太亮可以用 3W 的。我们也有黄光的型号。

    @mortal @cxl008 显色指数和光谱都是很客观的指标... 看来下次要把这些放到文章前面,放在后面没人看。
    mortal
        9
    mortal  
       2015-12-11 15:48:09 +08:00
    @withablink

    我并不是没有看到您给出的光谱,实话说这样的指数确实是优秀的,但作为消费者来说没有那么专业的判断能力,而且灯具市场一向较为混乱,被很多人忽悠多了,您简单的一句“内部的发光芯片由我们自主研发,精确建模调配,工艺比市面的复杂得多”,还是显得有点缺乏说服力,会比较难以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希望能够听到您更多更详细的介绍。
    withablink
        10
    withablink  
    OP
       2015-12-11 16:01:43 +08:00
    @mortal 嗯,我复制一段之前写的: Blink Sunshine 可以实现高达 96 的显色指数,因为灯珠是由我们自主调配、封装(市面完全没有这样高质量的灯珠)。怎么做高显色?核心是荧光粉的选择和调配,然后芯片的波长等也有不少影响。做烂大街的低显色,最好的是日亚的黄粉,可以做到显指 87 左右。再往上做,可以加红粉,但如果要到 95 就需要绿粉+红粉,并且精密地计算和调节配比。再往上做,要加三粉,或者甚至配合紫光芯片。我们现在实验室已经可以做到 97.5 。下面是我们的显示指数优化和模拟测算( Excel VBA ,做这个比较直观好用,比 Mathematica Matlab 之类方便): https://img.alicdn.com/imgextra/i3/1110271196/TB2_srbbFXXXXa7XXXXXXXXXXXX_!!1110271196.jpg

    我们是真心希望做优质产品...... 中国不能只有山寨和小米。
    sa2852
        11
    sa2852  
       2015-12-11 16:31:47 +08:00
    请问这个优质产品是否通过 3C CE UL VDE 认证?
    withablink
        12
    withablink  
    OP
       2015-12-11 17:01:52 +08:00
    @sa2852 目前 LED 国内并没有强制认证标准。我们内置的是隔离电源,而且电源与外界使用阻燃塑料隔离,安全性可以放心。毕竟我们自己家里和办公室都是用自己的灯。
    cxe2v
        13
    cxe2v  
       2015-12-11 17:10:34 +08:00
    批量生产的话价格能降到多少?
    sa2852
        14
    sa2852  
       2015-12-11 17:57:38 +08:00
    @withablink 我记得没错的话,从去年 9 月起, LED 已强制 3C 。

    另外可否拍几张电源照片看看,一个 LED 产品的优劣,看一眼电源便知。
    beimenjun
        15
    beimenjun  
    PRO
       2015-12-11 17:57:44 +08:00   1
    还和我杠上了。比较忙说一下结论,我并不会相信有足够研发能力、有志于深耕于 LED 行业、对自己技术和品牌有洁癖的公司,会有心情在自己的淘宝店里去卖钱包的。

    我虽是外行,但曾经也计划用 LED 灯来替换现有光源,所以也略微研究了一点点,但是走了一圈发现 LED 目前太过混乱。加上那个你们挺自豪的钱包产品,我属于相当怀疑贵公司的产品的那种人。

    大家可以不用相信我,以上。
    sa2852
        16
    sa2852  
       2015-12-11 17:59:53 +08:00
    @cxe2v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中山货不过几元一个,这些产品不仅无认证,连保险丝都敢省掉,真是用生命在点灯。
    xsec
        17
    xsec  
       2015-12-11 18:03:28 +08:00
    以前关注过的一个自然光 LED ,价格 50 多,现在涨到 80 多了。。。
    stupidcat
        18
    stupidcat  
       2015-12-11 18:18:29 +08:00
    如何证明你们“自主研发”的产物比飞利浦的要强
    xrui
        19
    xrui  
       2015-12-11 18:33:35 +08:00 via Android
    高二物理课用过分光器,光谱什么的一目了然。自己买一个玩玩看就好了。
    太阳光是暗线,水银灯是明线光谱呢
    withablink
        20
    withablink  
    OP
       2015-12-11 18:40:25 +08:00
    @beimenjun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做的产品还包括音箱。

    我中学时写过编程书,后来从香港大学物理系毕业,也读过个数学系研究生,又在全球最好的 hedge fund 之一做过几年量化交易,那么,我的经历是可疑还是不可疑?我的知乎,欢迎看,自己判断:

    http://www.zhihu.com/people/bopengbopeng

    小米从手机做到插线板做到旅行箱,小米的产品是可信还是不可信?我是这么看的: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项目负责人的水准。市面的很多产品不如人意,而其中有少数,恰好我是知道怎么做好的,那么我可能就会去做。

    比如,就谈 LED 的光线质量,用物理和视觉模型建模,就很简单。而靠无脑傻试,那么就很难。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显色指数是怎么算的, CRI GAI 等等各有什么优势和缺点,国内 99%的 LED 从业人士恐怕都不知道,那么又如何做好光线质量。有兴趣可以阅读: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lor_rendering_index

    @stupidcat 证明很简单... 主观感受在此不谈(有兴趣可以看我们商品下面的评论),显色指数就是客观测量的硬指标。

    贴个测量报告(光谱先遮去了,因为很多人不懂看,就像耳机的频响,基本上没有见过国内有人懂看,又得解释半天...):



    飞利浦是否知道做?想必知道做。但为什么不做?这是他们对于市场的考虑。就像漫步者收购了日本 STAX 耳机(基本代表了目前量产耳机的最高音质水准),但漫步者还是做普通耳机。因为,做普通的产品,薄利多销,是绝大多数厂商的市场策略。
    code4life
        21
    code4life  
       2015-12-11 18:55:11 +08:00
    坚持做精品不容易
    希望能见到越来越多这样子的产品
    theoractice
        22
    theoractice  
       2015-12-11 19:16:44 +08:00 via Android
    自然光是平行光,这是灯泡无法模拟的。光线质量再好人也能一眼看出是灯泡还是日光。
    最重要的是亮度。
    love
        23
    love  
       2015-12-11 19:16:51 +08:00
    支持做精品。

    我家现在用的 LED 颜色就是感觉没有原来的节能灯舒服。而且用了 10 个 3W 的灯泡亮度还比不过一个节能灯。
    zjqzxc
        24
    zjqzxc  
       2015-12-11 20:52:15 +08:00
    “用专业术语说,我们的色温在 4500K ,同时显色指数在 96 以上,所以几乎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像自然阳光的光源。”
    作为一名宝石学专业的毕业生质疑下这句话。。

    首先太阳在一天中色温是有变化的,日出日落可能只有 2000K ,正午太阳直射在 5500K 左右,有云的时候色温更高;这句色温在 4500K ,就说最接近太阳光色温显然不妥。
    钻石分级需要专用光源,光源的要求是近最大肯能接近正午太阳的色温;一般来说,钻石灯的色温都在 6000K 左右“白光”。相对于 4500K 来说,也许 6000K 更接近于太阳吧。“几乎是目前能找到的”这句话依然不妥,钻石灯一把一把呢~
    另: 4500K 的光源已经明显偏黄(暖白)了。。但的确这个色温很舒服。
    4500K 的色温在珠宝店已经用了很多年了,早期使用“两白一暖”来模拟 4500K ,大概一两年前开始已经逐步使用 4500K 色温的 LED 灯珠了。

    关于显色指数问题:虽然说 96 是一个很高的指标,但实际上意义并不太大。常见照明光源显色指数都在 80 以上,对于分辨颜色已经不造成什么障碍了。

    关于光谱:题图中 480 蓝绿光明显缺失, 450 蓝紫光成分依然很多;刚拿手持光栅式分光镜(别问我为啥有这个,珠宝专业学生人手一只甚至两只)看了下我现在正在用的 LED 等,色温也是 4500K 左右,明显感觉到 480nm 蓝绿光强度下降,目视感觉和您题图差不多。
    那个图红外线和紫外线这两条分界线是否有点靠的太近了?一般 400~760 之间都认为是可见光。

    楼主的产品是好产品,只是这个广告词不太合适。
    wsy2220
        25
    wsy2220  
       2015-12-11 21:01:10 +08:00
    @withablink 别遮光谱分布呀
    withablink
        26
    withablink  
    OP
       2015-12-11 21:29:07 +08:00
    @zjqzxc 嗯,准确地说,太阳本身的色温,根据 NREL 的模型,记得是 5300K 左右。 4500K 是我们长期测试,接近下午四五点阳光,同时作为室内照明,大家较为喜欢的色温,比市面的 3000K 和 6500K 要有高得多的接受度(虽然我个人喜欢 5000K-5500K ,不过这就已经会有人抗议太冷了)。

    80 和 96 的区别,很大很大。按照显色指数的定义,每差 1 就是等于专业人士人眼可分辨的差别。市面很少有高显色指数的光源,所以 80 看上去也能接受,可是如果看过 96 , 80 就没法入眼了。

    480nm 缺失,目前 LED 不容易解决(可以做,但是会牺牲很多发光效率)。说到这个,节能灯的光谱缺失更厉害。我们的 480nm 的比市面的 LED 好很多(市面基本上是凹到底),所以只说"可能是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最接近自然阳光"的灯。卤素灯和白炽灯没有光谱凹陷,但没有办法做出白色的色温。所以目前确实没有看到更接近白天自然阳光的。

    从 CIE Y 看,人眼的亮度感觉到 650nm 以上就衰减得很低了(市面的 LED 和节能灯在红色波段衰减得尤其快,所以它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红色和黄色黯淡,比如肤色都会发青)。做高也是要付出牺牲很多发光效率的代价,因此目前我们的选择就是做得比市面好很多,但也没有选择做"完美",因为目前代价太高。
    withablink
        27
    withablink  
    OP
       2015-12-11 21:44:25 +08:00
    @code4life @love 谢谢~ 有兴趣看看会发现我们做的真的不一样,可以看看我们的产品评论。 3W 的 led 是目前最泛滥的产品,大家几乎都是用最差的组件,做到几元钱一个,大多功率虚报,光线质量尤其差,尤其容易坏。

    @theoractice 真正要和户外的感觉一样,还得模拟瑞利散射。只是价格会高一点,国外有公司做出来,体积极大,一个灯卖 20000 欧元。
    yangqi
        28
    yangqi  
       2015-12-11 22:46:15 +08:00
    @withablink 对于蓝光的危害是有些争议,但是你说没有危害那肯定是胡说的。已经有很多动物实验证明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损伤,但是这个损伤对每个人不一样的,很多因素决定。然后目前的实验只是针对动物最多数小时的实验,还没有办法模拟更长时间的照射的情况。

    另外存在争议是否有害是用户决定的,你们只需要把你们产品的参数告知用户就行了,这样会感觉比较真诚。
    iqav
        29
    iqav  
       2015-12-11 22:53:02 +08:00
    价格是有点高,观望。
    待我有机会买个回试下先。
    kexihai
        30
    kexihai  
       2015-12-12 04:22:52 +08:00
    logo 看着挺漂亮,买两支
    that5
        31
    that5  
       2015-12-12 10:46:00 +08:00
    我插一句另外的,应该做一个台灯出来。
    icedream728
        32
    icedream728  
       2015-12-12 12:42:48 +08:00
    听说,只要是 LED 灯还说接近自然光的,就可以看都不用看了
    withablink
        33
    withablink  
    OP
       2015-12-12 13:09:11 +08:00
    @yangqi 前面已经说过了,室外自然光线的"蓝光"能量比室内最差的 LED 还多得多(请自己去看太阳光谱),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事。"蓝光"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效应,就像吃很难吃的菜,不会对器官造成损害,但也可能吃呕吐。因此,一切以实际观感为准。我们迄今差不多一万个用户, 99.9%是满意的。

    @that5 做个好台灯,很复杂... 模具就要十几个,至少五十万,所以目前还没做。国内现成的台灯造型太山寨了。

    @icedream728 玩具车也是电动,特斯拉也是电动。 LED 技术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绝大多数厂商不追求做好,只追求能亮和成本最低。
    yangqi
        34
    yangqi  
       2015-12-12 13:16:28 +08:00
    @withablink LED 的光线是直接照射在视网膜上的,每天那么长时间。室外光线再强也不会有人对着太阳或者对着灯光看吧。

    已经说过了蓝光的危害是有研究论文和实验所证明了的,争议的也就是危害的大小而已。你还在否认而且说什么心理效应,这就有点搞笑了
    withablink
        35
    withablink  
    OP
       2015-12-12 14:15:15 +08:00
    @yangqi 最可怕的就是一知半解。

    从物理来说,所有你能看到的光线都是进入了视网膜,有什么直接和间接的区别?

    衡量光线的强弱,物理的衡量是叫照度, lux 。

    现在摘选一下现在的研究,比如:

    “ 2014 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金子兵教授主导的视网膜再生医疗研究组,针对蓝光 LED 光源的视网膜损伤问题进行了专项细胞分子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蓝光峰值光谱在 400 440 纳米区间内,照度在 500lx (勒克斯,是照度的单位)以内,持续直射 2 小时以上,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甚至凋亡,蓝光峰值光谱在 460 500 纳米区间内,照度超过 1500lx 以上,持续直射 3 小时以上,才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

    我们再分析一下,即使是市面最垃圾的 LED ,其中 400-440 纳米的组分,也最多占 10%。其中 460-500 纳米的部分,也最多占 25%。所以,即使是市面最垃圾的 LED ,也要到 5000lux 才可能对你的细胞造成伤害。

    一般家庭室内照明的照度是 100 lux ,很亮的办公室也就 300 lux ,很少见到更亮的。这差了十几倍,怎么对你的视网膜造成伤害?

    吃盐的危害,也是有定论的。每天吃 50 克盐,人会得病。不代表每天吃 10 克盐人会得病!

    但是,垃圾 LED 确实看上去很恶心,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

    蓝光的问题其实简单地要命,要说多少次才明白?为什么细胞检测不出伤害,但人看上去会疲劳?就像一个人每天听垃圾音箱,声音也不用大,永远不会导致耳膜受损,但肯定让人神经衰弱,就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只去做细胞研究,就永远搞不清楚,为什么音量不大,人也会难受!

    相信人人都同意世上有垃圾音箱和发烧音箱,怎么就不明白光源的光谱也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显色指数要尽量高,这最为重要。然后色温要适合。这两个指标最关键,还有其它一些指标。
    mortal
        36
    mortal  
       2015-12-12 22:31:33 +08:00
    @withablink 还是很开心许多人能踏踏实实地讨论,也让我这小白学到了不少。

    我倒愿意一试,自己也并无水平去质疑。如果不够满意,可否退货?
    withablink
        37
    withablink  
    OP
       2015-12-12 22:39:58 +08:00
    @mortal 嗯。七天无条件退货。
    withablink
        38
    withablink  
    OP
       2015-12-12 22:47:20 +08:00
    @mortal 不过,如果你现在用山田,那么需要注意,山田的照射范围大。对于台灯来说,照射的范围和均匀度,对于观感也很重要。所以,山田会比只用 1 个我们灯泡的感觉好。

    如果要用我们灯泡达到山田的感觉,那得买 3 个灯泡,左中右各一个台灯。

    我们考虑过做山田这种灯,不过如果做下来也得卖差不多 1000 (虽然效果会比它更好)。
    yangqi
        39
    yangqi  
       2015-12-13 03:59:14 +08:00
    @withablink 一知半解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知半解还觉得自己一无所知了。贴几篇国外的研究给你看看

    http://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blue-light-has-a-dark-side
    http://lowvision.preventblindness.org/daily-living-2/artificial-lighting-and-the-blue-light-hazard#blue
    http://www.nature.com/eye/journal/v13/n4/abs/eye1999142a.html

    哈佛的研究主要是表明蓝光对人得生物钟以及褪黑素的影响,这个只需要 8 lux 的强度就能产生影响,这个亮度只有一般台灯的一半。

    第二篇文章给了很多详细的研究论文,明确说了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 不管是高强度短时间照射还是低强度长时间照射。

    第三篇发布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里面的实验就是用大约 38 lux 的蓝光对老鼠照射,然后分析视网膜损伤后感光细胞的死亡。

    你给的例子也证明了蓝光对视网膜有害,也并没有那里说了把强度降低个十几倍,就不会产生伤害了,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这样随意猜测可不是科学的态度。
    br00k
        40
    br00k  
       2015-12-13 09:32:11 +08:00 via Android
    听说很多 LED 灯有闪烁问题。
    withablink
        41
    withablink  
    OP
       2015-12-13 10:30:36 +08:00
    @yangqi 无语中。强度当然重要。

    举例,假设比如某科研论文证明每天 50 克盐会吃出病。那么你就会跳出来说“这证明了盐对健康有害,也并没有那里说了把强度降低个十几倍,就不会产生伤害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每天吃 10 克盐就能吃出病,那么科研就肯定会说每天 10 克盐就能吃出病。

    做科研,人人都想尽量公布最强的结果。如果强度降低也有效应,那怎么大家还不赶快搞个大新闻?

    对于第一篇:睡觉全黑的时候照 8lux 会影响人的精神,不代表平时照 8lux 会影响人的精神。

    再说,我前面反复说的观点,恰恰是: [不合理的室内光照会影响人的精神,但这影响不是细胞可以测出来的影响,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效应] 。

    对于第二篇:这不是科学论文,无评论价值。去搜索转基因危害,国内外也可以找到很多。

    对于第三篇:你有看过链接吗? 0.64 W/m2 什么时候变成 38lux 了?我只看到: [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maintained in a 12:12 h light:dark cycle of 110 lux."] , ["Light of 400-480 nm"] , ["The mean irradiance inside the cage was 0.64 W /m2"] 。

    然而,我之前已经说过:白光是一个光谱,有各种频率的光。比如,如果白光的光强是 x ,而其中某个频率段(比如蓝光波段)的光强,只是 x 的一部分!

    我们精确算一下, 400-480nm ,半波宽( FWHM )这个论文没公布,我们假设就是 Gaussian 分布,峰值 440nm , 400 和 480nm 处是 3 倍 sigma ,则 sigma = 40/3=13.33nm ,那么半波宽是 2*sqrt(2*log2) sigma = 2.3548sigma = 31.39nm 。

    我们把这个分布写出来,和光源的光谱做卷积( convolution ),就可以算出光源在这个区域的光强的比例。于是我拿我们的光谱归一化卷积了一下,结果是,只有: 1.31%。那么, 110 / 0.0131 = 8400 lux ,有没有正常人室内的光照 8400lux ?正常人室内的光照是 100-300lux !

    最后,盖棺论定的事实是:户外真的很亮很亮,比室内亮 100-1000 倍,阳光直射是 100000lux ,其中蓝光的能量大得多,造成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整天晒,确实会晒出皮肤癌。按你的逻辑,人还是不要外出了,外出一次就被重度辐射一次。这个其实是没错,外出确实伤皮肤,不过如果活成这样也够累的。
    withablink
        42
    withablink  
    OP
       2015-12-13 10:38:35 +08:00
    @br00k 这是由驱动电源的设计决定的。设计好的就没有频闪,示波器看是一条直线。飞利浦是这里的反面例子,它的许多 LED 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realpg
        43
    realpg  
    PRO
       2015-12-13 11:59:07 +08:00
    我不觉得 4500K 色温最好是经过你们反复测试得出的结论。
    只是 4500K 的 LED 灯珠是最好找、满地量产的 LED 珠里最好的而已。

    因为珠宝行业用 4500K 多少年了。这个色温的珠,都是对色温非常苛刻的需求,不用特意加工生产就能找打大量色温十分稳定的管子而已。好找,好采购,不用定制,色温稳定的而且看着够舒服的就这个而已
    withablink
        44
    withablink  
    OP
       2015-12-13 12:35:05 +08:00
    @realpg 你恐怕对于 LED 灯珠没有了解。现在国内很多厂商都已经掌握了封装技术,可以生产各种色温和色度坐标的灯珠。几百个灯珠都可以打样,几万个灯珠就可以小批量生产。

    真正困难的,是怎么稳定地做出高显色指数( 90 容易做, 95 也还是可以做,越往上越难。我们现在平均值是 97.5 ,但也只是标称一个最保守的值 96 。之前有人不信买回去测,测出来差不多 98 ,结果没话说了)的灯珠,同时保持发光效率。

    严格说来,色温( CCT )也只是颜色的一个方面。事实上我们的色度坐标( x, y )也经过反复实验,并参考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实验结果。更精确地说,我们目前做的不是 4500K 黑体的坐标,而是另一个接近的坐标,具体我们不公布。

    说实话,对于一个见都没有见过的产品,凭想象大加评论,似乎不大合适吧。你是珠宝专业,不代表你对于光源和 LED 产业有专业的了解。

    不过,讲真,珠宝对于光线的要求是很难达到,因为珠宝的吸收光谱真的是很窄,对光谱的要求极高。如果是观察珠宝,我们的比市面的 LED 和节能灯好很多,但和自然光仍然有区别。如果要能满足珠宝的要求,灯珠需要再特别定制,显色要到 99 才够。如果是观察日常用品,那则是非常接近。
    withablink
        45
    withablink  
    OP
       2015-12-13 12:47:24 +08:00
    @realpg 对于光线想了解,可以先读 Measuring Colour, 4th Edition by R. W. G. Hunt, M. R. Pointer 。读完再说话,谢谢。

    色彩学很有趣,比许多人想象的复杂得多。人眼的视觉模型还要更复杂一百倍。

    啥都不说,先看 CIECAM02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IECAM02 自己看后面的公式。这只是个粗略的视觉模型,无法解释许多视觉现象,但已经很复杂。
    yangqi
        46
    yangqi  
       2015-12-14 01:39:00 +08:00
    @withablink 第一篇说得是夜晚只要 8 lux 的蓝光,根本就不是睡觉的时候,人家都是找得夜间工作者和夜猫子做得实验,不要歪曲事实

    第二篇本身不是论文,但所有论点都给出了多处的来源,是否有价值见仁见智

    第三篇 w/m2 到 lux 没有单一的公式,但是根据 LED 台灯的能量转换大约是 38 lux, 这个是老鼠笼子中所测量到得实际平均辐照.

    这个怎么会和盐的例子有相似之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好吗。如果要参考应该参考紫外线的例子,因为光谱是接近的,紫外线高强度自然是不用说了,低强度长时间照射依然会造成伤害。你难道有什么证据证明蓝光不是如此么,你既然已经承认了蓝光高强度照射会产生危害,那低强度长时间难道不应该参考和他最接近的紫外线么?

    你最后定论的事实也和我们讨论的 led 的蓝光没什么关系。
    withablink
        47
    withablink  
    OP
       2015-12-14 11:01:23 +08:00
    @yangqi 我再这么说吧:晚上黑的时候,开个小蓝灯,与开个"包含蓝色光"的白灯,感觉能一样吗?(这个实验就是测大家的感觉)理解了关键吗?关键在于光谱的平衡,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在于强度。

    38lux 怎么转出来的?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equations.

    紫外线低强度就是没有危害(而且 LED 里面还真没有紫外线,想要有紫外线还得要定做)。你不晒紫外线,就会缺维生素 D 。剂量 = 强度 * 时间。如果强度够低,你 24 小时在下面也没有危害。

    紫外线和蓝光接近?波长差了好多好吗。作为量子过程,波长差一点,就可以有质的区别,懂吗?

    蓝光还和绿光接近,你不要看绿色了。
    yangqi
        48
    yangqi  
       2015-12-14 11:31:53 +08:00
    @withablink 我们在谈科学,你在谈感觉?搞笑呢

    公式在这,自己看。 http://www.rapidtables.com/calc/light/how-watt-to-lux.htm

    紫外线对眼睛害处远远大于益处,这个你既然不知道我也不想多说了。

    不要咬文嚼字了,我又没说紫外线和蓝光紧挨着。只是举例子而已,比你那个用盐的例子还是合理很多了。
    withablink
        49
    withablink  
    OP
       2015-12-14 11:49:54 +08:00
    @yangqi 我真是晕了。你的第一篇文章,测的就是人的感觉。你搞笑呢?请找个证明 8lux 能造成视网膜伤害的。

    另外总算明白了,你说 0.64 w/m2 => 38 lux ,原来竟然是用 30-90 lm/w 转换出来的,真是醉了。已经没有必要和你讨论任何问题。

    量子过程你懂吗?举个例子,如果需要 400nm 才能激发某个化学键的变化,那么用 401nm 怎么照都没反应,理解了?所以你举紫外线,然后说蓝光也类似,只能说明你真的很无知。
    yangqi
        50
    yangqi  
       2015-12-14 12:04:39 +08:00
    @withablink 呵呵,居然开始胡编乱造了,你哪只眼睛看到第一篇文章测人的感觉了。你可以说第一篇没给出详细的实验方法,但是胡编乱造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那个数字转换就是个估算,也不是问题的关键,不用咬着不放。

    我举紫外线,可没说蓝光类似好吗。你逻辑实在是不清晰,目前的实验都表明高强度的蓝光对人有损害,然后你用盐举例子,想说低强度的蓝光对人无害。拿盐和蓝光来对比说明根本没有任何基础,要做对比当然也要拿紫外线来做对比说明,所以我才举了紫外线的例子。

    很多的报告和专家的说明也都指向低强度蓝光长期照射下也是会产生危害的,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低强度蓝光没有危害,所以你想说得蓝光没有危害,都是心理作用完全没有根据,只能是你自己的臆想。

    另外我们讨论的不是物理,你也不用说那么多废话。
    withablink
        51
    withablink  
    OP
       2015-12-14 13:19:11 +08:00
    @yangqi 你不懂数字转换,转换出来结果差了 100 倍,居然说不用管。

    紫外线 /蓝光对细胞造成损害,是标准的物理过程,居然说不是物理。

    科学实验能造成损害的所谓"低强度"蓝光,比正常室内白光光照所含的蓝光组分(!!!看清楚,是要拿蓝光和白光中的蓝光组分比,而不是蓝光和白光比!!!),强几十倍以上,居然还不理解。
    21grams
        52
    21grams  
       2015-12-14 13:39:33 +08:00
    双十二过了,还有特价吗?
    withablink
        53
    withablink  
    OP
       2015-12-14 13:40:44 +08:00
    @yangqi 之前说得这么清楚,你还是不懂科学实验怎么做吗?

    比如,实验出 100lux 有害,那做实验的人当然赶快去做 50lux, 10lux ,看看到底多少才有害。

    如果发现只有到了 100lux 才有害,那么就公布 100lux 有害。

    你理解我的意思吗?

    如果发现 50lux 也有害,那当然就会公布 50lux 有害,而不是 100lux 有害。

    你理解我的意思吗?

    甚至更有可能的是,一开始大家就同时做几组,不同强度的,看看哪个强度开始有害,然后就公布哪个强度有害。而对于比公布出来的强度更低的,当然就是找不到有害证据的。

    你理解我的意思吗?

    做科研,都希望公布尽量强的结果,能找到证据的最强的结果,你理解我的意思吗?

    你理解科学的方法吗?有科学的素养吗?有阅读理解的能力吗?
    yangqi
        54
    yangqi  
       2015-12-14 22:30:59 +08:00
    @withablink 呵呵,还那么多废话。

    你既然说蓝光没有危害,请拿出证据来!哦,对了,你找的证据也实验证明了高强度蓝光是有危害的,然后你说低强度蓝光没有危害,请拿出证据来!你以后科学的素养吗?有就凭证据说话,不要信口开河。

    我只是根据目前我读到的所有数据和实验来推断即使低强度蓝光长时间照射也会有危害,如果你否认请拿出证据来。你理解我的意思吗?有科学的素养吗?如果拿不出无害的证据,也没有各种实验和证据证明蓝光的危害和强度有关系,你凭什么说低强度蓝光无害?你有思维逻辑能力么?
    withablink
        55
    withablink  
    OP
       2015-12-15 14:41:58 +08:00
    @21grams 嗯,在旺旺联系我们吧...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86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9ms UTC 20:58 PVG 04:58 LAX 13:58 JFK 16:58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