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north521 2015-08-10 09:37:23 +08:00 这,不会吧,发现了它就完了 |
![]() | 2 Ison 2015-08-10 09:39:46 +08:00 如果被内部人员离职爆出来 就真的完了... |
![]() | 3 inroading 2015-08-10 09:40:52 +08:00 亚马逊曾经对普通用户平价,忠实用户提价,然后被发现引发争议,这是商业模式的争议。如果用二手充当一手,那就是诚信问题了,不会是数据挖掘的方向,上市公司也不敢这样使用 |
![]() | 4 lichao 2015-08-10 09:43:29 +08:00 不会,你所想的知识针对个人 针对整个群体,被发现的概率几乎是 99.99% ,后果很严重,他们不会冒这个险 |
![]() | 5 imn1 2015-08-10 09:50:39 +08:00 这个没用 应该是挖掘: 退货一次,然后不再京东消费的概率,或年购买金额下降多少 退货两次,然后不再京东消费的概率,或年购买金额下降多少 退货三次,然后不再京东消费的概率,或年购买金额下降多少 …… 退货N次,仍然在京东消费的概率 |
![]() | 6 e1nher1ar 2015-08-10 10:52:21 +08:00 京东不是靠卖货挣钱,只是分地区无差别的卖二手货、假货、山寨而已。 |
![]() | 7 run2 2015-08-10 11:19:42 +08:00 肯定有 不是`大数据`也不远了 | /tr>
![]() | 8 tshwangq 2015-08-10 11:38:11 +08:00 “西” 里面某个人会了。 也不用大数据。直接开挂就行 |
![]() | 9 justpayne 2015-08-11 04:45:20 +08:00 楼主你听说过黑号吗 |
10 idcspy 2015-08-12 09:02:10 +08:00 一般针对恶意退货的多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