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英语搞清楚会计中“借”/“贷”的含义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cheka
V2EX    分享发现

借助英语搞清楚会计中“借”/“贷”的含义

  •  
  •   cheka 2011-09-25 21:15:02 +08:00 7630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513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因为工作需要,我在学一些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是一碰到“借”,“贷”这样的概念就晕了,这两个字不是一个意思么,而且在微博上发现不仅是我这样的会计小白有这个困惑,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有回复说:

    “太同感了。遥想当年也有基础会计一门,跑上就碰到借和贷的概念,瞬间迷失。后只好忽视这俩中文字。”

    通过仔细阅读wikipedia上的Debits and Credits词条和其他相关资料,我终于弄清了这两个词的来龙去脉,写作此文,也是为了能给同样有学习会计需要的朋友一点点帮助。

    首先在英文中Debit 的词源是拉丁语的debitum,表示债务,而Credit的本意是信任,这两者如何联系呢? 我们来看最基本的会计恒等式:

    Asset(资产) = Liability(负债) + Equity(股东权益)

    从公司本身的角度(注意,不是从其股东角度)来看,等式左边的资产,表示当前在公司手上的东西,右边表示这些东西从哪里来,是属于股东的还是第三方的。

    另外,公司所有的资产,归根到底都是这个机构的债务(清算的时候会全部归还),首先是欠股东的(股东权益),然后还可能欠银行的,或者供货商的,那凭啥股东和银行会愿意借债给你呢?因为信任阿!

    所以Asset就是债务,而Liabitity + Equity 反映债权

    说到底这个公式表示这家公司有些啥东西,都归谁谁谁所有。

    回过头来再说中文中的借/贷为什么看上去没有反映了债务/债权的含义呢? 因为这两个字实际最早是日本人福泽谕吉(日本近代大思想家,鼓吹日本脱亚入欧)的翻译,他将Debit译为“借りる”,缩写为“借”;Credit译作“す”,缩写为“”;在日文里前者表示“借来的”,即债务,后者“借给我的”,即债权,因此对日本人而言这两个汉字的意义明确,没啥歧义。但是被原封不动搬到中国来就出问题了,不知道让多少人摸不着头脑。

    再进一步来说,因为公司是会赚钱也会亏本的,所以上述公式还可以扩展成这样的形式

    Asset(资产)+ Expense(费用) = Liability(负债) + Equity(所有者权益)+ Income (收入)

    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公式,会发现等式左边表示钱/东西到哪里去了(要么还在公司手上,要么被公司花了);而右边表示钱/东西从哪里来的。

    当左侧增加,则记为Debit,减少的话记为Credit;

    右侧正相反,增加的话记为Credit增加,减少则记为Debit。

    公司的任何一笔涉及钱物的交易,分解到最基本的单元,都会记录为对两个Entry(会计科目)的影响(注意,譬如现金和固定资产虽然都是Asset类型,但是是两个不同的科目),其中一个必定是Debit ,另一个是 Credit,因此这样的记账方法叫做Double Entry Bookkeeping,也就是复式记账法。

    我用扇贝网的经营活动来举几个例子(当然,以下数字都是虚构的):

    1. 创始人共同投资了100万人民币,创建扇贝网

    影响了Asset 和 Equity,

    公司现金资产增加100万,Debit

    所有者权益增加100万,Credit

    2. 扇贝网购买了5万元的服务器

    Asset中的现金减少,Credit

    Asset中的固定资产增加, Debit

    3. 扇贝网给员工发了1万元工资

    Asset中的现金减少,Credit

    Expense 增加,Debit

    4. 用户给扇贝网充值1000元

    Asset中现金增加, Debit

    Income 增加, Credit

    顺便提一下,大家知道有两种银行卡,借记卡(Debit Card)和信用卡(Credit Card),这里的Debit,Credit ,按照wikipedia里的说法,可以从银行看待自身Liability的角度来解释:

    首先你的钱存在银行里,这钱就是银行的Asset,而同时银行欠你的钱,这就是银行的Liability

    你用借记卡购物或者取款时,用的是你在银行的存款,银行Liability减少,因此这是一个Debit。

    而如果你用信用卡购物,按照信用卡的工作流程,银行并非立刻支付商户,而是会先欠商户的钱,也就是银行的Liability 增加了,这就是Credit。

    可能大家还听说过“贷记卡”,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纯粹的信用卡,只是因为早期国内银行出过一种不论不类即可以储蓄也可以一定程度透支的卡并将其称为“信用卡”,结果要出真的信用卡时为了区别就叫做“贷记卡”了,从中国的会计术语来,Credit就是“贷”方,逻辑和上面是一致的。
    8 条回复    1970-01-01 08:00:00 +08:00
    jay_chiu
        1
    jay_chiu  
       2011-09-25 21:27:44 +08:00
    不错,受教了。
    jooe
        2
    jooe  
       2011-09-25 21:29:58 +08:00
    太详细了,虽然会用借和贷,却头次看到这样通俗的解释
    bolome
        3
    bolome  
       2011-09-25 21:37:41 +08:00
    直接mark...正在学会计学
    Mianco
        4
    Mianco  
       2011-09-25 22:08:05 +08:00 via iPhone
    V2EX近期难得一见的好帖
    xings
        5
    xings  
       2011-09-25 22:13:58 +08:00
    其实我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老师说过,在学习会计的起步阶段不用太刻意去问credit和debit的意思是什么,你问的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在问为什么加是“+”,减是“-”这样的问题一样另人头痛。你只需知道,对于asset来说,debit就是增加,credit就是减少。对于equity和liability来说,credit是增加,debit是减少就可以了。

    当然在慢慢接触了会计后,你会逐步的认识其中更深的含义。
    zhuang
        6
    zhuang  
       2011-09-26 08:39:06 +08:00 via iPhone
    写得很明白,赞!
    书本上是讲不明白的,再加上翻译问题,更难弄懂。一个照本宣科的老师也是讲不明白的,因为这些概念在用到的时候还没有足够的背景来解释它。
    我在上经济课的时候迷糊地老想睡觉,各种概念厘不清。后来用了两天给自己提了一些问题,自己解答,从而彻底弄懂了,之后课都不用听。
    想尝试的我留个思路:
    会计的目地?评估手段。什么手段?报表。如何报表?视角,时效。如何记录?借,贷……物理量。记录原则?基本等量公式。
    大概就是一个反推公式的过程,那些公式几乎就是显而易见的大白话。自己设计个情景,试一下就理解了。
    est
        7
    est  
       2011-09-26 09:45:58 +08:00
    这个帖子召唤@livid来加精华啊。
    feis
        8
    feis  
       2011-10-30 13:51:00 +08:00
    表示从来没搞清楚过。。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345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4ms UTC 05:02 PVG 13:02 LAX 22:02 JFK 01:02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