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感谢 V2EX 平台,让我快速招募一批封闭式测试小伙伴。原文: t/1163852
第一次在 Google Play 上架应用多少有些手忙脚乱,Console 的作不太熟悉,测试流程也不了解,免不了一番折腾。
好在 Google 账号我早些年便已准备就绪,开发者账号交了 $25 之后,很快也便认证成功了。据了解,很多新人都卡在了开发者账号认证这一步,而我基本没有耽误什么时间,算是比较庆幸了。
Google Play 上架应用前,需要走测试流程,测试又分为:内部测试、封闭式测试、开放式测试。而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每个应用都需要走封闭式测试才能够在 Google Play 上正式发布应用。
注意:是每个 App 正式上架之前都需要走封闭式测试,最关键的是,如果你是付费应用,那么封闭式测试是需要测试用户收费购买的。
这个设定感觉有点奇怪,对个人开发者不太友好,邀请别人测试,哪有让人付费购买的。难怪“前辈们”都建议不要做付费应用,做免费的,然后增值服务收费,哎,之前没听老人言,白走了一道弯路。
对于没有任何影响力的个人开发者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下面我整理了下 Google Play 上应用发布的几个阶段:
阶段 | 范围和目的 | 是否收费 |
内部测试 | 最小范围。供您的开发团队、QA 团队和信任的少数测试人员使用。主要用于快速检查 App 的关键功能、崩溃以及应用内购 (IAP) 的基本集成。最多 100 人。 | 免费安装(可以免费测试 IAP ,需配置许可测试人员)。 |
封闭式测试 | 范围适中。供您邀请的特定用户群体(如:忠实用户、指定邮件列表中的用户)使用。用于收集真实用户反馈、测试关键流程和兼容性。 | 收费购买 |
开放式测试 | 范围更大。向任何 Google Play 用户开放。用于在正式发布前收集大量、公开的反馈和数据。 | 收费购买 |
正式版发布 | 全球用户可见。 | 收费购买 |
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其实压根不需要走内部测试,直接上封闭式测试即可。内部测试,主要是给团队内人员使用的,内部测试 Google Play 不会做任何 App 检测工作。只要提交,测试用户立马就能下载安装。
但其实,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个人开发者在开发阶段,基本就算是内测完成,完全没必要通过 Google Play 再把内测的安装包分发给别人,而且,内部测试也不能减少封闭式测试的流程。
而我却在这里耽误了两天时间,因为我原先是计划将应用设定为付费应用的,这样就可以移除掉 App 内关于会员账号的相关功能,以一个纯离线的工具类 App 面向市场,然而事与愿违,在得知封闭式测试需要测试用户购买应用的时候,我果断放弃了付费应用的想法。
将 App 改成免费应用后,我第二天便关闭了内测通道,通知测试用户,开始进行封闭式测试。由于是免费应用,不再需要测试用户付费购买了。
封闭式测试会走正常的发布流程,也就是说 Google Play 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会在 Google Play 上发布。但在这个阶段,审核很快,最长也就半个小时就会通过,通过审核且发布后,测试用户才能够在 Google Play 上看到应用更新。
封闭式测试期间,我基本 1-2 天就会更新迭代一个版本,除了修复一些 bug ,也会新增功能,记录支出的功能就是在此期间迭代出来的。
今天封闭式测试的 14 天已满,立马提交了正式版本申请,希望能够一把过。在此感谢在测试期间支持的小伙伴。
发布在即,做了一个小决定:发布后,当前版本的所有功能都将免费提供,不做限制。但不包括后续的升级功能。另外,会员计划要涨价了,当前是 30 元买断,正式发布后将涨到 68 元。测试小伙伴都将获得 1 年的 Pro 会员,并且维持 30 元买断的权利。
此次涨价主要是为了感谢前期什么都没有,就付费支持的小伙伴,随着后面功能越来越完善,我想用行动告诉你们,你们的选择是值得的。
注意:封闭式测试仅面向测试用户,直接在 Google Play 上是搜索不到的,还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联系我,将 Gmail 邮箱发给我。
我在 Telegram 上建了一个群,欢迎加入。
喜安静的,可关注 Channel 获取最新动态。https://t.me/diary_90byte
喜聊天的,可加入 Group 交流需求/问题/BUG 。https://t.me/diary_90byte_group
1 wanxiankai 4 小时 6 分钟前 感谢分享祝上线顺利~ |
2 ZeroClover 2 小时 49 分钟前 这些限制都是针对个人开发者的?我用企业号直接就可以推正式版轨道,不需要邀请人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