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独立开发的朋友可能都有过这种感受: 辛辛苦苦花几个月做完一个产品,结果上线后没人用、没人讨论,流量像空气一样稀薄。
可偏偏有时候,一个随手跟风的小玩具,流量能瞬间爆炸。 为什么?因为你踩中了热点。
我的经历
几个月前,我上线了一个 吉卜力风格头像生成器。 那时候“吉卜力风”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特别火,大家都在疯狂转发各种吉卜力风格的图。
结果,我的站点一上线就迎来了一波流量高峰,远超预期。 可惜当时准备不足,没能接住这波流量。
从那之后,我有点顿悟: 在独立开发者的世界里,速度和时机,有时候比功能和完美更重要。
新的尝试
这次我盯上了 Qwen 。 Qwen Image Edit 的新模型出来,相关的关键词天然自带流量。于是我抓紧时间做了一个小站:qwenimageedit.online ,可以在线做图片编辑和风格生成。
说实话,功能还远不算完美,但我刻意压抑了“等打磨好再上线”的习惯。 因为我知道:先上线,先验证,先抢占心智,才有资格慢慢优化。
我的心得
回顾这几次经历,我总结了三点:
速度 > 完美 在热点窗口期,快比什么都重要。等你磨到完美,可能热度已经过去了。
关键词红利 新概念/新模型出现的时候,相关词汇在搜索和社交平台上天然带流量。谁先卡位,谁就能多拿红利。
先抓流量,再想留存 一开始不要急着考虑变现,先看能不能快速获取一波用户和讨论,再逐步打磨体验。
想跟大家讨论
独立开发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小而快,我们可以灵活地追热点,验证想法。 但同时也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困境。
我很好奇: 你们平时是怎么判断一个热点值不值得追的? 如果有一个新词/新模型出来,你会立刻跟进,还是等市场验证?
我的小站:Qwen Image Edit
欢迎体验,也欢迎拍砖。
目前产品完全免费使用!!!
![]() | 1 westfall 51 天前 体验了一下,有点慢啊,40 多秒才能返回,是大模型太慢了吗? 真诚请教一下,这种基于大模型的小应用可能实际体验下来还不如直接使用大模型对话,请问它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呢? |
2 jukanntenn 51 天前 @westfall 现在逐步感觉到用户开始对这种大模型套壳应用开始疲劳了,大模型自家应用功能本身也越来越丰富,除非真的能在体验上做出精细化的功能,例如 cursor ,否则确实不如直接跟大模型对话。 |
![]() | 3 sssxyd 51 天前 @jasonkui328 同感,我在大年初一写了一篇如何在 4090 显卡部署 deepseek 的文章,流量飞起;但是,除了这种非常明显的热点,感觉很难找到次一级的热点;真心请教,如何发现热点。 |
4 ex1gtnim7d 51 天前 这种瞬时的流量,能变现吗,比如第一波用户到达然后体验了一下发现难用,留下了不好用的印象就走了 |
![]() | 5 jasonkui328 OP @westfall 是的,目前还是比较慢的,是官方的 |
![]() | 6 jasonkui328 OP @jukanntenn 有的用户知道大模型,使用大模型,但是更多的用户是从需求出发,搜索词来达成自己的目标的,这时候先接触谁,就用谁,你的感觉可能比较片面,可能在开发者圈子大家都在套,对于特定需求的用户来说其实不会有这种想法 |
![]() | 7 jasonkui328 OP @sssxyd 圈子、社媒大 V 都是发现热点 |
![]() | 8 jasonkui328 OP @kerb15 看产品的性质了,有些套壳不容易变现,比如我之前做的吉卜力,价值就偏低了 |
9 kurthumburgmtz97 51 天前 我也写了一个,但跟楼主比差远了 https://qwenimageedit.pics/ |
10 charlesding2024 51 天前 via Android 厉害 |
![]() | 11 samzong 50 天前 大佬,怎么感觉搞个域名这么简单,感觉有点厉害了 |
![]() | 12 jasonkui328 OP @westfall 无处不在的信息差,大模型本身有好处,但是套壳站还始终存在机会的,而且使用的交互不同,对话式的编辑,初级用户不适应,做成表单的体验会更好,用户接触到了,还是会用的。 |
![]() | 13 jasonkui328 OP @kurthumburgmtz97 速度很快,我搜索的时候,第一个搜到的就是你这个了 |
![]() | 14 jasonkui328 OP @samzong 哎,域名买的多,做的还是太少了。。。 |
15 justlikemaki 48 天前 图片对比的,左右滑动效果不太对劲,可以优化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