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话....主要是小时候的照片视频之类的,总值得拿出来回味的数据,基本可以认定为是不再修改
提出这个问题,主要还是我在我爸的光盘套里面找到了他在 2009 年给我刻录的一张 CD-R ,里面就是我小时候的照片,且还可以被读取(数据已经倒腾了一份镜像到 NAS )
现在 15 年过去了,除了那张坚持了 15 年的刻录 CD-R 之外,如果我需要把我 NAS 上类似这样的数据(预计容量不会超过 50GB ,如果仅仅算我自己的,大约也就是 10GB ,甚至更少)搞一份冷备,那么我应该如何操作?
目前我手头有 DVD-R 若干,CD-R 若干,刻录机一台,机械盘若干
1 dilu 2024-08-30 13:38:26 +08:00 当然是都要了,重要的数据多几个备份也无所谓,几十 g 的盘能值几个钱? 备份到 nas 里面的数据也可以定期压缩+密码同步到网盘里 |
2 junyee 2024-08-30 13:44:30 +08:00 这才 10GB 级别的容量还纠结? 光盘存几份,硬盘存几份。SLC/MLC 盘存几份。 避光避热避水 密封保存,我就不信还能丢。 想传千秋万代当我没说。 |
![]() | 3 saranz 2024-08-30 13:45:38 +08:00 刚刚捡了台松下的垃圾,自带 DVD ,就是用来作冷备用的。 |
4 ghijnuuz 2024-08-30 13:54:02 +08:00 via iPhone 才 10g ,硬盘+优盘+云盘,足够了 |
5 bczhc 2024-08-30 14:08:27 +08:00 光盘确实靠谱,我家也有好多我爸那时刻的盘( DVD 加减 R ,CD-R ),视频啊照片啊电子书啥的,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的内容都保存完好。回答问题,如果可以两者都备份,为何不都采用呢?我个人硬盘、蓝光备份都有,有的说自刻盘比压制盘要容易腐朽,有的说蓝光比 DVD 要容易腐朽,但我不管反正就只管搞。( btw 蓝光要冷备可以看看 M-DISC ) 数据安全性永远不是只寄托在介质安全上的,而是冗余。最后,个人观点,无论如何网盘备份也应纳入考虑方案之一,不应放弃,就当是一种 last resort 好了,毕竟是对个人来说最省事便宜的异地备份方案,安全性可以加密。我很多资料,以前可没那么重视数据安全,要是放硬盘那老老早都消失不知去哪了,而偏偏那时在网盘有存,这不就得以保留了。 |
![]() | 6 zzxCNCZ 2024-08-30 14:08:32 +08:00 10g 随便备,不过如果是刻盘的话,cdr,dvdr 时间久了可能会读不出来,现在使用 bdr 可以比机械盘更持久,还有所谓千年盘,就是要买个蓝光刻录机 |
![]() | 7 goushengnankong 2024-08-30 14:11:15 +08:00 买个 NAS,加密备份到好几个云存储,永远都丢不了 |
![]() | 8 byte10 2024-08-30 14:33:48 +08:00 NAS 就可以了,然后再用加密代理 alist-encrypt ,这个代理服务可以透明的加解密,可以在线观看加密的图片。重要的还是要云盘安全,如果照片没啥特别的话,不加密也可以。 |
![]() | 9 davidyin 2024-08-30 14:35:33 +08:00 via Android 刻盘,nas , 再加上异地灾备 |
10 Bootis 2024-08-30 14:49:44 +08:00 刻盘+加密云盘/oss |
![]() | 11 815979670 2024-08-30 14:52:42 +08:00 网盘吧 百度+腾讯+天翼云 上传不限速,这些网盘服务总不能同时倒闭吧 |
![]() | 12 glcolof 2024-08-30 14:53:45 +08:00 ![]() NAS 和机械硬盘都需要维护,如果要跨数十年保存数据,可能并不合适。 CD 和 DVD 刻录盘用的是有机材料,也不是那么稳定,我有一批 2006 年前后刻录的 DVD 光盘,避光保存到 2022 年的时候,差不多有四分之一已经读不出来了。 蓝光刻录盘使用了无机物材料,据说可以保存 50 年左右。还有一种被称为“千年盘”的刻录盘 M-DISC ,据说用的是类似岩石的无机物材料,号称可以保存千年(但实际上无法证实,毕竟这东西发明至今也才十来年),打个折,就算能保存 100 年吧。千年盘兼容普通刻录机,所以我 2022 年的时候在京东买了一台蓝光刻录机,买了一盒千年盘和一盒普通蓝光刻录盘,把家里的照片和重要视频都刻录了 2 份,然后放在密封箱子里避光保存,一份放在家里,一份放在老家,算是异地容灾备份了,哈哈。 另外我十几年前用普通喷墨打印机打印了一批照片并且塑封,避光保存下,至今没有褪色变质,有几张放在相框里面在外展示没有避光的,也没什么问题。考虑到上世纪很多塑封照片可以保存四五十年甚至更久,所以把照片打印塑封应该是已经得到证实的、更稳妥的方法,而且成本也不算高,一张照片打印塑封的成本也就几毛钱。 |
![]() | 13 glcolof 2024-08-30 14:57:08 +08:00 对了,蓝光盘和千年盘的潜在问题是,几十年后还能不能找到可以读取它们的光驱设备…… |
![]() |
![]() | 15 tho 2024-08-30 15:01:42 +08:00 大厂云存储是最稳妥的, 自己的硬件都存在意外和灾难。 |
16 esee 2024-08-30 15:12:18 +08:00 这种备份又不是单选题,你甚至可以开个抖音把你的图片照片传上去 |
![]() | 17 libook 2024-08-30 15:15:35 +08:00 via Android 两地三中心,本地一份热数据,一份备份,异地一份备份,就行了。 |
![]() | 18 cmdOptionKana 2024-08-30 15:16:01 +08:00 就几十 G ,随便弄毫无压力啊,刻盘硬盘加密网盘全部上,也很轻松。 |
![]() | 19 aiqinxuancai 2024-08-30 15:17:20 +08:00 加密云盘备份最安全 |
20 fffq 2024-08-30 15:17:46 +08:00 硬盘+github |
![]() | 21 yfmir 2024-08-30 15:23:44 +08:00 说实话没必要搞硬件,放网盘上就好 |
![]() | 22 sagaxu 2024-08-30 15:26:34 +08:00 腾讯 阿里 华为 的云存储各买一份,三家同时倒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 | 23 processzzp 2024-08-30 16:38:48 +08:00 ![]() @fffq 大哥别滥用行吗,非要逼着 GitHub 把中国人的账号都删除你就满意了? |
![]() | 24 cheneydog 2024-08-30 16:40:44 +08:00 我大学时候刻的 CD ,被太阳晒过之后都不可读了。得到教训:CD 需要注意保存环境。 |
![]() | 25 0superx0 2024-08-30 16:55:55 +08:00 网盘+冷盘 |
![]() | 26 SmiteChow 2024-08-30 17:23:00 +08:00 不是笑话你,优酷 Flickr 绝对比你的光盘硬盘活得久。 |
27 Od37v61n5s89gXx8 2024-08-30 17:24:12 +08:00 ![]() 运用「 3-2-1 原则」的目的则是,一旦遭遇文件损坏,及时的将文件恢复过来。所谓「 3-2-1 原则」,是指在进行文件备份时: 3:存储 3 份完整文件,一份原件加上两份拷贝。 2:将文件起码保持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上。 1:将一份拷贝保存在异地。 |
![]() | 28 goodryb 2024-08-30 18:03:59 +08:00 数据量不大,最好的方式是 nas 一份, 云存储一份, 注意,不是云盘,云盘说不定哪天就停止服务,但云存储基本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很难停止服务 |
![]() | 29 MYDB 2024-08-30 19:47:09 +08:00 via iPhone fffq 那你为什么不存抖音加个仅自己可见 |
30 piero66 2024-08-30 19:54:13 +08:00 via Android lto5 磁带 写好干燥保存 |
31 laminux29 2024-08-30 20:05:20 +08:00 个人的重要数据,3 副本: 副本 1:在线 OpenZFS + 定时 data scrub 副本 2:你说的光盘刻录、离线硬盘、离线磁带什么的 副本 3:加密后,放在云盘 一般的数据,全部丢 OpenZFS 就好了,反正有定时 data scrub 进行数据检查与修复。 |
33 ltyj2003 2024-08-30 20:10:58 +08:00 via Android 光盘,买档案级的,刻录的时候把速度降一档,保存时注意防潮防霉,密封保存最好。 如果要存几十年,刻录机也要注意封存一台。 |
34 NoOneNoBody 2024-08-30 20:29:14 +08:00 ![]() 我选 2 寸 HDD ,就是笔记本硬盘,但不要选 SSD 我十多年前的 2 寸数据 HDD 还在读,应该说全都在 只是 50G 有点浪费,顺便存照片吧 |
35 hertzry 2024-08-30 21:19:06 +08:00 via iPhone 再来一个加密压缩放 OSS 。 |
![]() | 36 R4rvZ6agNVWr56V0 2024-08-30 22:36:23 +08:00 冷知识:法院是会刻录光盘的。 |
37 AfterSnow 2024-08-30 23:04:46 +08:00 单位 01 年刻录的盘还能读 |
![]() | 38 moefishtang 2024-08-31 00:09:14 +08:00 土办法:QQ 空间相册,仅个人可见 |
![]() | 39 fairytale 2024-08-31 03:34:03 +08:00 via Android 1G-100G 刻盘,100G-10T 硬盘,10T-1P 磁带。 |
![]() | 40 WuDiHaiTai 2024-08-31 06:26:51 +08:00 其实非专业的保存的话,刻盘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最安全。南方一次照顾不到的回南天,直接一窝端全部摧毁。所有的介质在家用里都差不了多少,只能说存的方式、位置、越多越好。 |
41 zhangeric 2024-08-31 08:13:05 +08:00 50g,压缩一下加个密码,存到多个云盘上就行了. |
![]() | 42 tywtyw2002 2024-08-31 09:18:15 +08:00 via iPhone 不嫌贵 就弄磁带机 磁带 |
![]() | 43 msg7086 2024-08-31 09:21:50 +08:00 @glcolof #12 m-disc 我记得之前有人说生产出来的已经不是原本的 m-disc 而是普通刻录盘了。 要买的话可以多查一下。 |
44 lneoi 2024-08-31 10:08:33 +08:00 印象光盘比较好的保存期限好像是七年还是多少,主要原因是环境和摆放问题,介质会变形掉,错误率会越来越高。按数据量比较小,刻盘同时压缩加密下上云盘是个成本比较低的选择 |
![]() | 45 sworld233 2024-08-31 11:08:45 +08:00 容量 50GB 的话,直接用 backrest 加密备份到 Backblaze +国内缤纷云,前者每月花费不超过 1 元,后者利用免费空间(需要实名认证) |
![]() | 46 cvooc 2024-08-31 11:12:07 +08:00 云盘加硬盘够用了 |
![]() | 47 zhhmax 2024-08-31 11:23:08 +08:00 这点数据量你还不如打包加密后如丢到微软和谷歌的云盘上的呢。 |
![]() | 48 qzydustin 2024-08-31 13:44:20 +08:00 刻盘挺好的,存硬盘可能哪天抽风就自己把它删了。 人就是这样。 |
49 hefish 2024-08-31 13:49:05 +08:00 以前搞过柯达金盘, 刻完放那儿过了两年,再去读,发现目录在,目录里的文件读不出来了。 |
50 kneo 2024-08-31 14:01:20 +08:00 大学刻了十几张盘,毕业三五年就全废了。之后再也不考虑刻盘了。 |
51 thinkeryu 2024-08-31 14:23:39 +08:00 via Android 本地 raid1+加密后阿里云 oss 深度冷归档,价格便宜,本地真损坏了,还能从冷归档恢复,相比自己异地存数据更方便 |
52 Suzutan 2024-08-31 15:11:29 +08:00 刻千年盘不错 |
53 busier 2024-08-31 17:30:29 +08:00 去小黄鱼搞一块 500G 的笔记本机械硬盘也才 60 块钱,怕坏多搞几块备份。 成本不比光盘低的多 |
![]() | 54 zbowen66 2024-08-31 20:59:58 +08:00 via iPhone 记得异地一份 |
![]() | 55 xuanbg 2024-09-01 09:13:59 +08:00 刻盘就算了,过个三五年,你硬盘上的数据还在,光盘已经读不了啦。就刻了个寂寞 |
![]() | 56 coldle 2024-09-01 14:52:01 +08:00 via Android 是 50 G 又不是 50 T ,为啥不能全都要() 建议 hdd ,刻盘,各种对象存储的深度归档啥的全都上,不把哪一种作为 all in 手段 |
57 PerFectTime 2024-09-01 15:32:58 +08:00 b2 对象存储倒一份,1tb 每月 6 刀,便宜 |
![]() | 58 zrPdwnBG4d370K5H 2024-09-01 23:07:38 +08:00 pixel 1 原画质备份。 |
59 spiffing 2024-09-02 09:29:03 +08:00 打印了一部分(必须塑封)+刻盘(避光密封保存)+NAS+普通硬盘 |
60 sampeng 2024-09-02 11:37:27 +08:00 50G 而已。。最佳解决方案是。所有云平台都备份一份。比你冷备强 100 倍。。 |
61 Ackvincent 2024-09-02 12:08:05 +08:00 光盘容量太小。 多块硬盘。 才 50G 网盘就够了。 |
62 dilidilid 2024-09-02 19:00:06 +08:00 100G 不到你直接传 OneDrive 不就行了? OneDrive 家庭组拼车一年才几十块,跟不要钱一样 |
![]() | 63 Aurorataro 2024-09-02 22:06:16 +08:00 @moefishtang 扣扣空间会压缩图片的,约 10 年前我上传的图片,勾选原图,现在下载下来普遍只有 300kb 了 |
![]() | 64 moefishtang 2024-09-02 22:18:54 +08:00 @Aurorataro 原来会这样,我还以为 10 年前的设备因为像素普遍较低,因此照片都不是很大...(那时候我在用 Nokia5230,一张图好像都不超过 1M) |
![]() | 66 heimoshuiyu 2024-09-05 16:46:03 +08:00 ![]() 无论什么存储介质,重要数据都应该遵循 3-2-1 备份原则。即 3 份完整的文件、储存在 2 种不同的介质上、其中 1 份在异地。结合楼主的情况应该是:一份存 NAS ,一份刻光盘,另一份建议放对象存储或者云盘等地方。参考腾讯云 OSS 深度归档存储 10G 10 年的价格大概在 10 块钱(取回费用另计) |
![]() | 67 Aixtuz 2024-09-09 14:39:09 +08:00 重要的数据,我不会去考虑什么介质能存超过 10 年。 我会多存几种主流的,然后每隔 10 年,更新换代一下。 比如十年前硬盘、光盘、U 盘,现在 NAS 、VPS 、云盘。 有什么存什么,有多少个地方能存下就多多益善。 因为我觉得重要的不只是数据不损坏,还有方便读取。 现在我所处的环境光驱都不常见了,拿着光盘我都一时间没办法读取。 10 年后又是一番光景,到时有更方便的就替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