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than 2024-02-06 11:07:29 +08:00 via Android 100 分期望 |
2 Torpedo 2024-02-06 11:11:43 +08:00 你可以简单算算,在外地工作的话,你还能见父母多少次 |
3 cominghome 2024-02-06 11:14:03 +08:00 没做父母体会不了的 去年当的爸爸,前阵子我爸放假后我妈就先带娃回去了,回去以后都要打视频一天不看浑身难受 |
4 Bigstupidcat 2024-02-06 11:14:26 +08:00 大部分的父母盼你回家过年,比他们赚钱还期望,这也算是中国人的一种执念吧 |
5 zfyime 2024-02-06 11:17:47 +08:00 你觉得麻烦 他们又不会觉得 |
6 lilei2023 2024-02-06 11:18:06 +08:00 |
7 244030119 2024-02-06 11:42:38 +08:00 via iPhone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知道吗哈哈哈 |
8 coderluan 2024-02-06 11:43:38 +08:00 对打工人来说是的,毕竟一年回不来几次家待不了几年。但是如果都是本地的,平时想见就能见,反而无所谓。 |
9 ih8es9OIzne0959p 2024-02-06 11:51:08 +08:00 你孩子不愿见你 你是什么感受? |
10 tyhunter 2024-02-06 12:00:34 +08:00 你要是一年能回去六七趟的,过年回不回其实也无所谓,你要是一年只回去这一次,那还是尽可能回吧 |
11 evan9527 2024-02-06 12:00:42 +08:00 这还不解?就是想你回去啊。光长个子不长脑? |
12 superjojo 2024-02-06 12:05:26 +08:00 @cominghome 我也是做了父母之后才明白这种体验,每天都想看到孩子,每天下班或者孩子放学后第一时间就想看看孩子。可是孩子长大后,要有自己的空间,并不是每天都想看到父母的。我也一直觉得这种关系非常的不对等,父母永远是对孩子付出更多的那一方,也许要等自己年龄大一点才会更愿意和父母相处。 |
13 whoami9426 2024-02-06 14:00:24 +08:00 亲戚长辈不重要 爸爸妈妈很重要 |
14 wangkun025 2024-02-06 14:02:04 +08:00 见面还是要见的。至于成本或者代价,是另外一件事。 |
15 MozzieW 2024-02-06 14:04:15 +08:00 作为潮汕地区的客家人,从小到大各种拜神祭祖多多少少是有参与的,每年除夕晚上拜村里土地,我也会跟着家里人去。 但出门在外,我认为我是无神主义者,各种庙观都是景点而已。直到前两周去度假区住了一万,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发现旁边刚好是天后宫。带着我大女儿进去看了一下,想到最近一年两个女儿小病来来去去,收起情绪恭恭敬敬带着大女儿跪拜。女儿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听话跟着我一起做罢了。 爱这种东西很神奇。我以前思考过,一个整天吃了睡,醒了玩的小宝宝,知道什么是爱吗?是比较爱妈妈还是比较爱爸爸。在大女儿两岁的时候,我在家旁边找到了工作,中午和晚上各回一次家。那段时间,每次我楼下一开门,楼上就传来声音“是爸爸,爸爸回来了”。等到我爬到二楼,小小的个头刚到我膝盖,就抱着我的脚一边跳一边喊“爸爸,爸爸”。纠缠十几秒,我去换鞋子,她去告诉妈妈和奶奶:“爸爸回来了,我爸爸回来了”。那段时间对我而言,是一段治愈;而我女儿估计早忘了,比较她每天有好多玩具要玩,好多动画片要看,还要出去玩滑滑梯。 //未完不续 |
16 Goooooos 2024-02-06 14:09:26 +08:00 有些时候不在那个位置,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 |
17 bitmin 2024-02-06 14:12:37 +08:00 我爸妈无所谓,经常过来一起住,但是我爷爷年纪大不方便出行,非常期待我回老家 我现在也找家旁边的工作,中午也回家,宝宝基本上在看动画片或者玩玩具懒得理我,更粘妈妈,因为妈妈不去上班天天在家带娃。由于我不会纵容宝宝,全家都拿我吓唬宝宝,搞得宝宝不会粘我 |
18 awalkingman 2024-02-06 14:16:15 +08:00 @Goooooos 听起来是饱经苍桑的一句话了 |
19 awalkingman 2024-02-06 14:17:07 +08:00 @evan9527 矮子:你礼貌吗 |
20 awalkingman 2024-02-06 14:19:02 +08:00 @MozzieW 有被治愈到一点点。 |
21 Skifary 2024-02-06 14:27:06 +08:00 过年意味着有盼头,老人家一年到头可能只有过年这几天是最期待的。 |
22 Hf1G1sGBYS8QSLN8 2024-02-06 14:36:56 +08:00 那你不过年能回去么? 父母不是希望你过年回家,只是希望你能回家团聚。 |
23 mnsw 2024-02-06 14:48:57 +08:00 那你别回了 讲真 你还能见家里人多少次呢 |
24 dovezsskurumi 2024-02-06 15:07:20 +08:00 那如果父母说你别回来了,你会不会又想父母根本不爱你,过年都不想着让你回去 |
25 SenLief 2024-02-06 15:11:46 +08:00 我每年回家车费差不多 1w 一个人,还是坚持每年都回去,疫情的时候很麻烦也回去了。 因为我一年只回去一次,在家也呆不到 10 天,想想能见父母的次数都是能数过来的。 |
27 majiajia 2024-02-06 15:50:55 +08:00 小辈有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长辈却只有见一面少一面的小辈 |
28 gccc 2024-02-06 15:53:17 +08:00 via Android 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你作为父母,是否会主动开口不让儿女回家过年? 以父母的角度来看的话,开这个口有点不合适,毕竟一年也就一次,不让回家多少有点嫌弃的意思。 如果真有情况不想/不能回家过年,还是要小辈的先表示。 |
29 bianhui 2024-02-06 16:13:02 +08:00 传统思维吧,我老了以后,可能会让他们过年别回来吧,该去哪玩哪玩。 |
30 charlie21 2024-02-06 16:18:57 +08:00 via Android 希望孙子回去,不想当孙子的就别回来了 |
31 zhangshine 2024-02-06 16:20:17 +08:00 算算还能见几面吧。 |
32 edgm 2024-02-06 16:26:19 +08:00 现在老一辈有抖音,应该也会看淡些。 过年回家应该也是各刷各的抖音。 |
34 Fooooo0 2024-02-06 17:08:47 +08:00 节假日我爸妈倒是经常说:回来太麻烦了,要是回不来就别回了。(之前高速单向 2 车道,节假日通常 5 小时的车程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家) 但我还是能回就尽量回。 |
35 ahaoa 2024-02-06 17:17:32 +08:00 你麻烦 他们又不用麻烦 主要还是看看你每次回去的感受如何 如果就是为了收钱 给亲戚看现在混的怎么样啥的 那也没必要 你有你的人生 父母要学会放手 经营自己的下半辈子 |
36 wjforeveryoung 202-02-06 17:23:42 +08:00 via Android 我妈说我这么大年纪还光棍,回去给她丢人,让我不要回去 |
37 mikami 2024-02-06 17:54:09 +08:00 算一算还能见几次?假设活到 100 岁。 |
38 coffeesun 2024-02-06 18:15:42 +08:00 via Android 见到就行,呆两天就是各玩各的抖音了,因为也说不到一块去,一来是都没啥深遂的思想可以交流,二来浮浅的思想也是各说各话,兴趣、价值观也各不相同 |
39 Fish1024 2024-02-06 18:16:41 +08:00 看人。丈母娘说别回去了,我妈说小心点开车。服了。 |
42 giveup 2024-02-07 09:50:35 +08:00 反正我一般不会叫别人过年不要回来了 |
44 Huelse 2024-02-07 10:03:48 +08:00 小辈带点贬义的吧?一般用晚辈的。 |
45 Promtheus 2024-02-07 10:05:08 +08:00 |
46 psklf 2024-02-07 10:07:37 +08:00 我回去就是和爸妈吵架,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想不想我回去。 |
47 qwzhang01 2024-02-07 10:16:22 +08:00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 龙应台 |
48 Moierby 2024-02-07 10:32:35 +08:00 @awalkingman #19 笑死我得了 |
49 Moierby 2024-02-07 10:39:32 +08:00 @MozzieW 谢谢。 所以很多人在纠结养娃的意义,或者觉得养儿防老挟恩图报,其实养孩子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奇妙经历,收获满满。 |
50 Joa 2024-02-07 11:01:03 +08:00 回家的意义,对每个人都不一样吧。 没法和 LZ 的想法产生共情。 |
51 taikobo 2024-02-07 11:22:43 +08:00 五六十年代生的那批人其实很空虚无聊的 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兴趣爱好,少年青年甚至中年都在恐惧和物质不足中生活 最后剩下来的大概只有子女了,子女很多时候就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意义和娱乐手段 |
52 Quarter 2024-02-08 07:56:08 +08:00 via iPhone 那肯定的啊,过年挺重要的,而且一年回个 2-3 次根本不多,家里人应该都挺想你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