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akechan96 V2EX 第 95808 号会员,加入于 2015-02-05 02:05:23 +08:00 |
lakechan96 最近回复了
我是艺术学学士转码,纯自学硬啃,没有学过任何 CS 基础课程,感觉会比较有参考意义,跟 OP 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TLDR; 兴趣培养大于一切
0.抄其他大学的 CS 课程
中规中矩,不会出错,但很难说面对特定学生群体时,效果是否会好
1. 自顶向下,培养热情:
英文差+不会学=挫败感=糊弄了事
自顶向下会更容易有产出,获得正反馈后,相信从学生感受到的阻力会更低
从 Arch 、OS 、Compiler 开始构建知识体系*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2. 穿插原理、切勿过早深究:
不实现 Compiler ,不等于不能讲 Compiler 的故事。
从能讲故事开始,之后再通过挑战细节的方式学习。
大框架建立优于具体细节
3. 不要自责
除非真的因材施教,否则永远会有遗憾
我觉得培养热情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会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比较重要
我觉得学的方向多而杂没有太大的问题
在多如牛毛的方向中寻找兴趣的同时,需要让学生清晰的意识到课堂只是起点
大家都是农民工,相煎何太急.jpg
回答问题归回答,大可不必这么狂...
如何让代码跑起来这个事情 nannanziyu 已经回答的很详细了就不赘述了
对于楼主“找了一堆例子跑不起来”的疑问,我觉得 c++的生态比起后起之秀,确实没有那么容易理解,毕竟有大量的细节和“约定俗成”直接暴露在程序员的眼前。
这对于习惯了从编码到运行,有着隐藏了大量细节的工具链的语言,可以只关注业务逻辑的程序员来说确实一下子难以接受。
比如楼上提到的这个 conan 包管理器,我之前曾跟着官方文档的第一个 md5 例子,step-by-step 的做,都跑不起来...
而微软光是包管理器就出了 vcpkg 和 nuget
简而言之,在我的视点来看,C++的编译环境和工具链在不同机器上的可复现性是很差的,需要慢慢啃,楼主有这样的疑惑也很正常=。=
要不是多看了一眼楼主名字,还以为是我自己梦游发的。
楼上都说的很清楚了,主要是精神上的需求没有满足。
可能是没有爱好、可能是社交不足、也可以是迟迟没有给得不到的东西画上一个句号。
也可能是都有。
楼主需要主动自我分析自己想要的东西,主动出击去满足自己
躺平会让情况更加糟糕
虽然戒酒一段时间了...不过还是分享一下酗酒的时候的一些喜好
啤酒:泰山原浆,青岛永红源(注意保质期都超短)
威士忌:拉弗格单一麦芽(冷冻室直接冰透口感会更好,纯饮还是 highball 看个人喜好)
随手买:青岛啤酒
听起来要实现到这个目标...
要么就是完全的垄断和中心化,同步世界上一切服务的数据。
要么就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和 coop,使用共同的协议,互相同步。
前者你可以期待全球大一统
后者你可以期待全球所有人都在用 XM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