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00 最近回复了
感觉 OP 尚未从应对状态解脱出来,适应了领试卷、领任务,然后答题、工作的生活惯性,应需能动性很强,而主观能动性基本消散,以至于,当有 AI 替你答题、工作后,反而将自己边缘化了。建议审视自身现状,梳理出自身有意愿但自觉不够满意之处,分类排序,发掘自我的需求,从满足外部逐步过渡到充实自我,你现在感受到的弱化,正是自身具备时间、精力却无的放矢而引发的空乏、虚无体验,说明转变的基础已然具备,是时候开新篇了。
我个人感觉相反,AI 承担了大量执行、实现层面的工作负荷,让我在提纲挈领后有了调节余量,有闲时、闲心专注于更核心的层面,比如,获取多源信息、完善思维逻辑、强化自我表达、发掘事物底层、新增兴趣爱好,感觉节省的时间、精力再次有的放矢了,而且更多的遵从自身意愿,从心所欲的自由度因此提升不少。
光猫路由模式的速度,是通过光猫的 NAT 性能保障的,但改桥接后,光猫就几乎只是个光电转换的通道,网速就看光猫下挂的拨号路由器的 NAT 性能了,所以光猫桥接状态下的测速,要用性能足够的笔记本或台式机直连网线到光猫拨号,测试才准确。
家用路由器虽然普遍都是 1000M 网口,但用通过纯粹的本地测试就知道,设备的 WAN-to-LAN 、LAN-to-WAN 等关键的路由速率基本很少达到 1000Mbps,这一性能问题在 500Mbps 的宽带上暴露不出,再加上,不同于 10-20-30-50-100-200-500 速率的阶梯提升,500Mbps 到 1000Mbps 之间没有其他速率阶梯,这就导致却换到桥接模式后,由自备的家用设备承担路由功能时,经常出现所谓“降速”,实际是家用设备的实际路由性能比电信网关的弱。另外的可能因素是 IPTV 的流量,在电信网关做路由器时,和外网流量走的是不同通道,而桥接模式下,即使 IPTV 特别配置正常可用,也还是并在同一通道下的,IPTV 工作时当然会分流一些速率。
这些都是电信运维的员工没条件现场验证,也不愿解释的,所以干脆一刀切,用户声明承担后果就好。
说“排除路由器性能问题”,必须先拿到对应型号可信的路由性能数据,才能说这话。
更换了电信 SDN 网关完成升级工单后,首先签告知书,之后工程师会联系后台改桥接,这样就保留了新 SDN 网关在桥接和路由间自主切换的灵活性,需要改回路由模式只要接通 SDN 网关打个电话。之后更换自备的设备手动配置,TR069 按老设备原样配置,因为上海电信的光电话业务是通过该信道实现的,自备设备的桥接和路由模式完全由你手动控制,不受 TR069 的远程下发影响。
收留电信提供的 SDN 网关在日后报障处理时,能快速切回上门工程师熟悉的操作流程,有助顺畅定位故障点并解决问题,反正可以按需替换。
呃…补充,上述内容的前提是自备用来替换 SDN 网关的设备具备电信的配置界面。
你的问题,我帮朋友都已经历过了,确定的说:
1. 电信的更换 SDN 网关设备不要拒绝,首先,常规操作需要该设备完成工单,其次,多一个备用设备没坏处,最后,只要有 loid 就可将 SDN 网关替换掉。
2. 完成升级后,可用 E8C 平台的网关设备直接替换,只要事先详尽备份原设备配置参数并解码,就可以通过手动配置正常使用固话和 IPTV,前者主要是端口和 SIP 密码,后者主要是 VLAN 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