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way to explore https:https://cdn.v2ex.com/navatar/698d/51a1/111_normal.png?m=1648291973 https:https://cdn.v2ex.com/navatar/698d/51a1/111_large.png?m=1648291973 2025-10-02T09:20:55Z Copyright © 2010-2018, V2EX [记录]-2025-10-02 最近在读的书 tag:www.v2ex.com,2025-10-02:/t/1163158 2025-10-02T08:21:55Z 2025-10-02T09:20:55Z PendingOni member/PendingOni books20251002.jpg

一个是 Do No Harm 神经外科医生的职业回忆录 一个是 Blood Meridian 荒诞暴力的西部小说

都是英文版的 感觉读读能够把自己的英语感觉找回来点

PS: 这两本书有点像生化危机 0 中解谜用的 Book Of Good 和 Book Of Evil

]]>
荐书 tag:www.v2ex.com,2025-09-30:/t/1162775 2025-09-30T00:44:04Z 2025-09-20T13:59:07Z forgottenPerson member/forgottenPerson 有像极品家丁,史记,康熙的红票这种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稍有文采,立意深刻,读之令人忍俊不禁,思之令人其味无穷的书籍吗?

剑来这种别推荐了,故事可能或许还行,给我观感还不如完全大白话写的,作者感觉有点装有文采,句子都不顺,矫揉造作的,最装逼装文化但是感觉没啥文化的作品。

]]>
十一宅在家 只想看小说 求推荐 tag:www.v2ex.com,2025-09-23:/t/1161339 2025-09-23T10:52:31Z 2025-09-24T16:59:20Z SayHelloHi member/SayHelloHi 想看看官场小说 老哥们有推荐么?

其他小说也可以 不挑食

]]>
阡陌居又寄了啊 tag:www.v2ex.com,2025-09-22:/t/1161017 2025-09-22T03:47:11Z 2025-09-24T19:41:57Z iceloon member/iceloon iShot_2025-09-22_11.45.34.jpg

]]>
我也找一篇文章,应该是微型小说 tag:www.v2ex.com,2025-09-18:/t/1160340 2025-09-18T14:04:13Z 2025-09-18T14:04:13Z rrfeng member/rrfeng 我隐约记得的内容:

作者在假期回到一个农村,会去一个开满花的山岗玩。 遇见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说话或者动作经常捂着胸口,作者起初觉得她很娇贵,后来发现是有个枪伤的洞(记忆旧了就会逐渐离谱)

]]>
我也有一本 15 年前的小说忘记了名字 tag:www.v2ex.com,2025-09-18:/t/1160254 2025-09-18T08:41:46Z 2025-09-18T09:29:47Z nizhong044 member/nizhong044
一些经典的情节有:主角在沙漠里生存了很多天,大家以为他死了,其实没有,他成了比赛第一名。主角会使用剑阵。主角随便说了几句道可道非常道,就令周围人境界松动。有人诬陷主角,幸亏一个老婆婆的能力是让人说真话还了主角清白。

问过 Ai 了,阅读了一下,发现都对不上。。。 ]]>
找一篇小说的名字 tag:www.v2ex.com,2025-09-18:/t/1160191 2025-09-18T05:50:38Z 2025-09-19T21:04:39Z Livid member/Livid 足矣让普通人逆袭的一本书 tag:www.v2ex.com,2025-09-14:/t/1159060 2025-09-14T02:56:05Z 2025-09-15T10:07:55Z xqf1126 member/xqf1126
https://mp.weixin.qq.com/s/ZUbFqtIN6fGWBIk2wW64OA

]]> 2025 八月读自由主义 魔法 蘑菇 ADHD AI … 10 本 tag:www.v2ex.com,2025-09-12:/t/1158904 2025-09-12T15:39:55Z 2025-09-12T15:39:55Z conge member/conge 原文链接: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5/09/11/reading_summary/

本月阅读主题是古典自由主义。但是主题之下,最终就只读了一本完事。倒不是我不喜欢政治哲学或自由主义。对于无论哪个主义,决定我好恶的有一条,是对于不遵从甚至反对你的观点学说的异见者,怎么处理。包容、协商、感化,都值得欢迎的;又哪怕是两厢分家,互不干涉,各自独立共存,也可接受。彼此消灭,不喜欢。依此,自由主义值得欢迎的。

然而哲学论述,往往陷入“应该主义”,令人厌烦:对世界应该怎样抱有强烈执念的人,往往难以包容异己。

此引子写于 911 纪念日。昨日美国保守派任务 Charlie Kirk 遇刺,遭枪击后死亡。昨天的刺杀,与 911 恐怖袭击一样,都是不包容的极端势力对自由世界的暴力打击。刺杀与恐袭是自由的死敌。

自由的前提是包容。

具体书目如下,点击链接可以看具体书评:

]]>
求书 tag:www.v2ex.com,2025-09-08:/t/1157674 2025-09-08T00:17:06Z 2025-09-08T21:05:54Z followad member/followad 推荐一本对你来说最获益匪浅的书籍吧 tag:www.v2ex.com,2025-09-02:/t/1156471 2025-09-02T01:43:25Z 2025-09-05T09:02:18Z lemonation95 member/lemonation95 现在大部分的场景就是回到家,瘫在沙发上刷抖音。刷了一个晚上发现什么都没获得。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让我逐渐失去了阅读一本书的耐心。 大家推荐一下你最喜欢的书吧,每天就算看半小时,获得的收益也比刷三个小时的抖音和小红书多。

]]>
最近又重温了鲁迅的《父亲的病》这篇散文,真的太犀利了。 tag:www.v2ex.com,2025-08-25:/t/1154799 2025-08-25T08:06:20Z 2025-08-25T12:06:49Z qxmqh member/qxmqh
全篇读下来能感受到迅哥对庸医 对中医所谓药引的讽刺荒诞。以及对父亲临死还被封建迷信折磨,得不到平静的那种内疚。 ]]>
2025 七月读民俗 哲学 运动 小说 …… 7 本 tag:www.v2ex.com,2025-08-21:/t/1154096 2025-08-21T16:28:50Z 2025-08-21T16:28:50Z conge member/conge 原文: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5/08/21/reading_summary/

目录:

引子

本月阅读主题是民俗学辅以卢梭的成名作,运动书籍和小说。

本月的阅读札记,以四本民俗学著作为核心。从《民俗学手册》的学科奠基,到《解释民俗学》的理论梳理,再到《忧郁的民俗学》对学科现状的担忧与批判,及《发须爪》对微观民俗的精彩剖析,勾勒出民俗学的概貌与张力。

其余作品则是扩展兴趣:卢梭成名作《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是天才之作,但其中也隐含了其思想的悖论;运动书籍《每天都是比赛日》提供了系统训练框架,把训练当比赛,把比赛当训练;小说《Dream Count》则通过非裔女性故事探讨身份与文化冲突。

具体的书评字数较多,若有兴趣请移步到原文: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5/08/21/reading_summary/

]]>
求助 uvz 格式电子书阅读软件安卓版 tag:www.v2ex.com,2025-08-17:/t/1153028 2025-08-17T15:37:22Z 2025-08-21T00:58:31Z alexcc555555 member/alexcc555555 有没有无重生,无系统的都市网文推荐?最好是纯爱的 tag:www.v2ex.com,2025-08-12:/t/1151792 2025-08-12T03:24:53Z 2025-08-12T23:26:19Z duanxianze member/duanxianze 之前看了几个重生都市文,比如《我真没想重生啊》,刚开始还纯爱,搞着搞着就变后宫种马了,有点难顶,求推荐真纯爱的小说

]]>
《蛊真人》v 里有爱看蛊真人的吗😂 最近开始看,还没看完,分享一些佳句 tag:www.v2ex.com,2025-08-12:/t/1151785 2025-08-12T03:16:09Z 2025-08-11T23:16:09Z bullshit77lim member/bullshit77lim 遵守规矩不算是本事,真正的本事是破坏规矩而享受利益,却不受惩罚。真正的大本事,是破坏旧秩序,建立新规矩,一直享受利益。

这一句我感触比较大,活了 26 年才体会到明确知道规矩,利用规矩。

人的两只眼睛是平行的,却能不平等的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开的,却总爱听一面之词;人只有一张嘴巴,却喜欢说两面话,究其原因,是心在作祟。态度是心的面具。有心的人在面对不同的环境,会戴上不同的面具来掩盖真实想法,而无心的人不会掩藏真实想法,只会真情流露,也就戴不上态度面具起来。面具戴久了,本心也就变了。

这段直接抄在“态度”为题的作文中😂

]]>
问一个小说的名字,印象中是在 2010 年左右看到的网文 tag:www.v2ex.com,2025-08-07:/t/1150823 2025-08-07T13:31:38Z 2025-08-07T17:21:07Z yoaotu member/yoaotu 大概的内容是:上辈子是疯狂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被炸死。穿越到西幻异世界。
变成狼窝中的一只小狼,他的空间中有前世的实验器材。然后就一直升级升级,可以变成狼人。
大概就记得这么多,应该还有救公主的剧情。 ]]>
阅读书籍,是不是改变大脑最好的方法? tag:www.v2ex.com,2025-08-04:/t/1149910 2025-08-04T13:51:27Z 2025-08-05T02:46:12Z qdwang member/qdwang 大家都知道,LLM 学习会阅读大量书籍,从而提升它的“智力”。

那人类阅读了大量书籍,会不会也能改变大脑结构,提升智力?

]]>
40 不惑,这个年龄段的 v 友能否晒下自己的书单? tag:www.v2ex.com,2025-08-04:/t/1149860 2025-08-04T09:38:57Z 2025-08-12T12:31:10Z urlpha member/urlpha 慢慢地还是觉得读书能带给自己一定的获得感。最近这一年,会弄一些电子书、纸质书读一读,主要是人文社科类,作者年代主要从民初到现代。国外的不太看,感觉受翻译风格影响大看得头疼,也不懂选谁的译本。小说类的一般不看,会找一些有声书开车的时候听一听。
想了解下这个年龄段的 v 友们会比较喜欢读哪些书嘞 ]]>
2025 年看过最好的一本书? tag:www.v2ex.com,2025-08-04:/t/1149709 2025-08-04T02:04:51Z 2025-08-12T14:52:12Z NothingExist member/NothingExist 同志们,你们如何看待认知类书籍? tag:www.v2ex.com,2025-08-02:/t/1149536 2025-08-02T15:45:04Z 2025-08-02T18:13:32Z littleG member/littleG 比如《认知觉醒》、《暗时间》等

]]>
大家有什么玄幻小说推荐的吗 tag:www.v2ex.com,2025-07-29:/t/1148372 2025-07-29T00:46:12Z 2025-08-03T20:26:47Z onezmin member/onezmin 现在随便打开一本小说,大部分都是种马后宫文,看得难受

大家有没有不是这种的小说推荐啊,感谢!

]]>
请推荐一部小说 tag:www.v2ex.com,2025-07-22:/t/1146929 2025-07-22T09:19:37Z 2025-07-22T22:52:54Z s2nu member/s2nu 那种一读就知道,停不下来了的小说,完全沉浸其中。
请大家推荐。 ]]>
书籍的英文原版和中文版该如何选择阅读 tag:www.v2ex.com,2025-07-20:/t/1146466 2025-07-20T13:03:28Z 2025-07-21T04:39:30Z hcsu member/hcsu 想请教一个关于阅读外文书籍的问题:如果一本书同时有英文原版和中文版,你们一般会选择读哪个版本呢?

本人目前的情况是:

请问大家一般会怎么取舍?有没有什么建议或经验可以分享?谢谢!

注:非技术类书籍,一般都是自我成长、小说之类的

]]>
2025 六月读昆虫 蘑菇 罕见病 小说…… 12 本 tag:www.v2ex.com,2025-07-10:/t/1144429 2025-07-10T19:55:44Z 2025-07-11T02:08:05Z conge member/conge 原文: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5/07/10/reading_summary/

引子

读主题涵盖昆虫学、真菌学、罕见病、文学等多个领域。

罕见病部分,将个人体验融于书评,写了些自身的感受。读昆虫与生态,对我最直接的影响,让我不再积极的去除院子里的野花野草。虽然不会将院子“再野化”,但让野花开,给昆虫提供些食物,似乎是很好的不收拾院子的借口。从昆虫世界到罕见病的生命叙事,提示多样性于生存的基石作用。看见昆虫,看见病友。

以“空”和“心”命名的书,对我有吸引力。这次看了两部日本小说,探讨心与空。心空了,在不喜欢那空的人那里,会从心中催生出欲望。而欲望的短暂满足之后,会发现空仍然在那里。空并没有不好,但是,两部小说中的人,都不喜欢。我发现,不停的读书,看上去似乎也是在填补某种空。

读关于蘑菇的书,会导致神奇蘑菇出现在生活之中。不是说事情一定会这样发生,然而事情的确就这样发生了。柜子中的几棵蘑菇,将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继续和女儿一起读《哈利波特》。魔法界的成长烦恼,不知是否照进她的现实。蘑菇的菌丝与哈利波特的魔杖,哪一个更加神奇?

书目

昆虫

img

01. 草地上的嗡嗡声

2025-06-03 读过 | 生物学,科普,昆虫|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作为英国昆虫学家的作者在法国乡间买了一个农场,附带一间叫做诺歇家的农舍。买下的目的是改造农田为草地,让野花昆虫在此栖息。本书就以围绕诺歇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介绍昆虫、草地的生态知识以及他自己的研究。

节肢动物门包含甲壳纲、蛛形纲和昆虫纲。昆虫也许是地球上率先飞到空中的生物。他们演化出变态发育过程:幼虫专注进食积累足够物质与能量,变为成虫后任务则是繁殖。地球上生物约有一百五十万种,昆虫就占了约一百万种。收拾房子时发现水嫄,于是作者挖池塘以提供栖息地。之后一转介绍昆虫的生殖交尾,各种策略简直是两性的斗智。雌虫体型大,雄虫机动性强。为交尾而献身雌螳螂的雄螳螂,也并非心甘情愿,一有机会还是会逃跑的。

蝇类有 24 万多种。迟收垃圾往往造成的苍蝇的大爆发。而垃圾场解决问题并不是那么积极,有时候花钱赔偿比解决问题要更节省。而蝴蝶翅膀斑点的形成,竟然不是遗传而是由温度变化预测。这样的非遗传漂变“往往让遗传学家的研究失去意义。常常被当做合作典范的社会性昆虫峰类,其日常活动中也有许多工蜂背着丰厚产卵,或偷着到别的蜂巢产卵,刺杀蜂后,蜂巢间移居等行为。报死窃蠹发出的笃笃并非死神不耐烦的敲手指而是他们寻找配偶的信号。而雄性的此种虫子,一次生殖转移的生殖细胞加营养成分相当于自己体重的 20%,真下血本。工蚁和蚜虫合作共生,有点儿像牧者和牲畜的样子。

昆虫与花的共生关系更加明显。植物有的提供花蜜,有的提供花粉,有的提供温暖的“旅馆”给昆虫,换取它们为自己传粉。然而也有一些植物却不提供这些,通过蜂类勘查性质的探访而授粉。但这比陷阱路线式有规律的定时来访效率要低很多。有的峰类则学会在花朵外侧开口取花蜜而不拜访花蕊的方式获取食物而不帮助花朵授粉。我们总以为植物的细胞是共同体,然而细胞内的线粒体 DNA 和细胞本身的 DNA 有时会有利益冲突,线粒体 DNA 倾向于不进入雄性配子,因此常表现出对雄性性别 DNA 的攻击。

作者对类尼古丁类农药对蜜蜂行为的研究揭示出,此类杀虫剂通过瓦解蜂群而非杀死个体的方式,使得蜜蜂大幅减少。而且,实际上农用化学品的安全检验方式常常失效,检验不出未达致死量的农药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作用。野生动物栖息地随着人类居住地的扩展被缩小和割裂,决定复合族群整体存亡的拓殖事件与灭绝的平衡常被打破。诺歇家这样的栖息地,将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作者对人类的看法比较悲观:毕竟我们这种遇到新物种先问“能否吃它或被它吃”的物种,正在大量消耗地球供养地球生物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读此书的时候,家里来了个年轻人,推销杀虫服务。妻子虽然不喜欢家里总爬蚂蚁,也还是拒绝了。就在关门后,年轻人有重新窍门,指着前门的蛛网说,你看你家都有这么多虫子了:那是一大群比芝麻粒儿还小的刚刚孵化出来的蜘蛛。密集事物恐惧症的人恐怕会很难受。但妻子的理智还在:难道蜘蛛不是天然的虫子杀手吗?有了它们,更不需要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服务了呀。

作者的英式幽默随手拈来,让逐渐沉重的科普话题,读起来轻松莞尔。

img

02. 寻蜂记

2025-06-11 读过 | 生物学,科普 | 豆瓣评分 9.0

我给它 [ 8 分] :孩子们天生热爱自然,好奇心推动他们观察或收集各种植物、动物、虫子……有些到人成年仍保持了同样的热情,他们适合做生物学家。作者是这样的人。他研究熊蜂( Bumble Bee ),一种浑身长满绒毛的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四处旅行,去寻找罕见蜂种。

罕见蜂种有两类来源,一个是在陌生之地发现的陌生物种;一种是熟悉之地的常见物种因各种原因逐渐迁移消失。为了见罕见物种,作者到被用作军事基地的索尔兹伯里探访尖叫熊蜂,到地处偏远的本贝丘拉岛查访卓熊蜂,去农业欠发达地区的东欧戈尔茨山脉观察黄腋蜂,去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的山间寻觅富兰克林熊蜂,去厄瓜多尔的云雾林保护区研究当地昆虫,到英国的宗地雨林和奈颇见证再野化所带来的生态恢复的奇迹。

字里行间,作者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单一作物为主的大规模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损失。而因特定目的而规划的自然保护区也常常难以完成动植物保护的目的。人类的退出之地,如因军事目的而退耕的平原,因种种原因而造抛弃的工业棕地,和停止规划且减少人类介入的奈颇城堡,反而在自然的作用下“再野化”,招致了许多罕见物种重新出现,生态多样性蓬勃发展。

换句话说,为了某种单一目标而进行优化,往往带来各种生态问题,进而伤害目标。比如,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的集约化农业,短时间内的确提高了产量,但紧接着的病虫害问题,授粉类昆虫减少的问题,水源缺乏问题,土地肥力下降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等等,很快会使得粮食面临减产威胁。环境保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人类意志对自然的干预。人类退出之地,生态复苏。

我虽现在生活在城市,也把孩子送到了森林学校。从小时候上户外幼儿园开始,到现在四年级了,仍然可以,一周两次的从公立学校脱身,去在野外学习。妻子为此办了个野外学校,为孩子们提供这种户外教育的机会。感恩西雅图还有几处大片的林地与海滩作为公园,可以让孩子接触山川大地,海洋河流,小草大树,清风白云。..

读这本书,也让我给后院除杂草的热情大减。看着那些绽放的野花,就知道它们在养活一些昆虫,其中,一定也有熊蜂。

img

03. 无敌蝇家

2025-06-12 读过 | 昆虫,生物学,科普 | 豆瓣评分 8.7

我给它 [ 8 分] :这本书需要读者打开心胸来读,因为它的主角是双翅目昆虫,蚊、蝇、蚋、蛉、虻、蠓,我敢说以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不大可能引发愉悦的感受,除非,你是向作者那样的昆虫迷。

我呢,读这本书时,忽然想起《西游记》盘丝洞一劫。拜盘丝洞蜘蛛精为干妈的那一班叮人的飞虫小妖儿,是不是都是双翅目呢?查了一下,把猪八戒好一顿叮咬的“蜜、蚂、蜍、班、蜢、蜡、蜻”中,却原来只有蜢是双翅目。看样子《西游记》的七种,只是咬人比较厉害的。双翅目这个名字,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给的,同时他也注意到“两只翅膀的昆虫尾部都没有刺”。从伤人能力上讲,双翅目中的昆虫大多都比不了西游记中的蜂、甲虫、蜻蜓类。

即便如此,人类对双翅目昆虫仍是厌恶情绪居多。有时,这也怪不了人类,双翅目昆虫食性杂,一些植食性的与人类争食,另一些食腐性的长与污秽肮脏相伴,一些食肉类的不介意吃人的肉。本书第一章就是从介绍作者被一种蝇类把幼虫产在皮下生吃他的肉……瞧,读这本书是得有些定力,耐得住恶心。

然而,双翅目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是大自然中的清道夫,没有它们,这个世界会肮脏许多。它们有能力将排泄物,腐烂物变成生命。它们同样充当植物传粉的媒介。在遗传学研究中,果蝇引起快速繁殖换代的特性,而成为首选的研究对象。

另外一个有趣的观察是,人类罕达的地方,生物多样性会高。因此,人类对双翅目昆虫的厌恶,使得它们成为阻挡人类入侵自然的一种生物力量。当然,人类也发明了很多方法对付这些“害虫”。这些方法往往给人类自身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因为抗药性的原因使得昆虫越来越难以控制。

双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和绝对数量占据优势,加以研究利用,它们可以是我们人类生活的绝好助手。

多数人包括我自己,是“昆虫盲”。书中许多昆虫的名字,对我来说几乎不具有任何意义。但这其实又没有什么关系。人类不去插手它们的生活,未尝不是一种彼此尊重。我们与他们在地球上共栖。它们有时候是我们,我们有时候是它们。

蘑菇

img

04. 蘑菇

2025-06-17 读过 | 真菌,科普,蘑菇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本书译自 2010 年出版的《 Chanterelle Dreams, Amanita Nightmares: The Love, Lore, and Mystique of Mushrooms 》,翻译时整章删除了原书第 13 章致幻蘑菇的部分。

书中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谈论世界上的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喜菇文化和厌菇文化。东欧和俄罗斯的斯拉夫文化洗菇,野外采菇可说是全民喜爱的活动。而西欧和北美的文化则是厌菇的,认为野外采食蘑菇与作死无异。但随着移民的增多,西欧和北美的蘑菇“狩猎”也越来越频繁了。反观自己,虽然是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长大,但其实是生活在厌菇文化中的。我长大的地方,野生菌是被认为危险的,碰都不要碰。

第二部分介绍食用野生菌种。先介绍了包括羊肚菌,马勃菌,硫黄菌或硫黄多孔菌,和鸡腿菇在内的四种常见、容易辨认且很难与其他有毒物种混淆的可食用蘑菇。之后又介绍鸡油菌,美味牛肝菌和伞菌属及其近缘种这几种可食用蘑菇。但后面这几种蘑菇,都有一些有毒物种与其相像,必须要采拾者有一定经验,认真辨别才行。

作者指出,采食蘑菇,必须要要十分确定其品种,保证其可食性。介绍美中蘑菇时,作者都具体介绍蘑菇的大致产地,采摘时令,蘑菇生长的微环境,伴生物种,以及如何区分与其相近的有毒品种。当然,作者不忘介绍蘑菇的处理方式,烹调菜谱,让人非常也去一尝野生食用菌的美味。

第三部分,则介绍蘑菇的有毒物种,死亡帽、假羊肚菌,天使之翼,卷边桩菇,毒蝇伞,裸盖菇等。同时也指出,北美因有毒蘑菇致死的案例其实很少,因蘑菇就医的情况也比东欧要少。厌菇的文化使得一般的野生菌爱好者比较小心,不像喜菇文化中的人比较容易盲目自信于自己的野生菌知识,而反受其害。有意思的是,在有的文化中认为有毒而不能吃的蘑菇,在另外的文化里却被认为是可食用的。作者对于危险蘑菇的态度是:“既然有明确可食用的物种,又何必冒生命危险尝试未知的呢?”

第四部分介绍了蜜环菌,仙女环,发光蘑菇,松露。这些蘑菇有的能吃又的不能吃,但是否能吃不是这一部分的主题。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真菌这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种种作用。真菌有的寄生其他植物,从草木之种吸收营养成文;有的与树木的根共生,为树木提供矿物质,水分和个体交流的网络,树木则将碳水化合物回馈给菌丝体,树木甚至可以通过菌丝网络传递营养物质以救助生病或弱小的个体;有的真菌食腐,把死去的树木化作土壤。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真菌把一部分能量以冷光的形式释放,形成发光体。真菌和树木、动物形成的共生关系被称为关键复合体 (keystone complex),对森林和森林物种的健康而言很重要。

第五部分只有一章,介绍在庭院或者卧室里栽培蘑菇。能在家里栽培的野生菌基本上只是食腐真菌。菌根共生体很难被移植。

本书避开未谈的,是蘑菇的药用和疗愈作用,对此作者另著有一书《 Mushrooms for Health:Medicinal Secrets of Northeastern Fungi 》。另外就是在地域上作者偏向于介他所居住的绍美国东北部的经验,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或者我所在的西北地区较少涉及。

我之所以对蘑菇感兴趣,一是因为儿子最近对蘑菇着迷,借来许多图册指南来看,二是最近尝试了一些蘑菇保健品,感觉似乎有用。儿子现在通过图片,叫得出许多蘑菇名字,知道他们的习性,可食性。我在超市买了蘑菇做了菜,他却不吃。他说,自己是 Mushroom lover ,不是 mushroom eater 。可见,我们两个对蘑菇的兴趣,一个是纯属好奇,一个是以胃为准。话说回来,准备带他报名参加一个当地的蘑菇真菌学会,去认识一下本地蘑菇物种。也许我俩可以同时向着“蘑菇猎人”转变。

img

05. Your Psilocybin Mushroom Companion

2025-06-24 读过 |真菌,科普,蘑菇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进入书评之前,首先强调,裸盖菇及其活性成分 Psilocybin 是致幻剂,是受控物质、毒品。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持有、制造和销售它们是非法行为。

裸盖菇在墨西哥被称为神圣蘑菇,对它的研究一开始见于真菌学和植物学。有记录表明他们一直在节庆,宗教仪式和巫医治疗中使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科学家开始研究它对于意识的影响作用,并向公众介绍其作用。很快,这种致幻剂就失去控制,在大学和社会上流行起来,并在一些反政府和反战的运动中发挥作用,之后很快就被征服列为毒品而禁止。

在美国,对 Psilocybin 的禁令是从 1965 年开始的。然而,进入 21 世纪以来,对于 Psilocybin 的研究开始复苏,发现其可以用来治疗抑郁、焦虑、创伤应激障碍、成瘾的问题。于是有来自学术界与民间的运动,试图推动神奇蘑菇使用的去罪化与合法化。自 2019 年开始,美国已有城市不将持有和使用 Psilocybin 定为刑事罪。有三个州将裸盖菇素用于治疗合法化。但在联邦层面,FDA 并未获准用于医疗用途。

在民间,私下种植、贩卖、使用 Psilocybin 的违法行为一直存在。

本书介绍的,正是人们为何冒着进监狱的危险还在使用,以及怎样安全使用裸盖菇和 Psilocybin 。这里的安全,并不是指如何躲过警察,而是避免“坏的旅程”。作者认为使用神奇蘑菇改变意识状态跟游泳和滑雪一样,需要接受一些指导和训练去避免危险,但不必因为其危险就将其定位非法。

食用神奇蘑菇后,会有 6 个小时左右的药效期。如果是个“好的旅程”,使用者会产生神秘体验,可能包括:与宇宙合一,超越时空,透过直觉获得智慧,产生神圣感,深入积极情绪,直面不可言说的体验。使用者可能会称这个经历为灵性的,神秘的,高峰体验。如果是个坏的旅程,也有些人会出现可怕的幻觉,并因恐惧而做出伤害自己或攻击他人的行为。

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旅程,要从内在心态和外在坏境两方面做好准备。环境设置的原则是让人平静或开心。关键词:安全,熟悉,整洁,明亮,舒适。确保周围的人是支持的,有经验的。生活中没有紧急重大的事件,个人至少有 6 个小时的时间无需承担任何责任。最好把蘑菇当作以为最尊敬的客人来迎接。同时,它又将是你最好的客人。事先准备好与它相处时要做的事,听音乐,看风景,写作,玩儿玩具,吃东西,聊天,躺平,走动,吸烟,所有可以让你快乐的事,都可以。.. 但要事先把相关的用具准备好,tripping 时对身体的控制不会灵活。心态方面,要选自己相对情绪平稳,心态开放的时候,不要在有压力时使用。

神奇蘑菇作用于大脑神经,会改变人的所有感官和想法。不要抱有期待,但要保持好奇。信任,放开。如果遇到自己恐惧的事情,请不要逃开,深呼吸,直面它,你可以的。最好请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来确保自己不会有事。

使用之后,要花时间整理自己的经历,从中学习。可以用书写或者其他的创作方式,记录自己的所得。与信任的人或者治疗师聊。

有高血压和恐惧症的人最好不要用神奇蘑菇。服精神类药物的人要避免使用。有 serotonin 相关问题的人,不要使用。不要与干扰记忆的药物共用。不要几种致幻药物混合使用。第一次使用,要使用低剂量。如果对其有任何怀疑,不要使用。

最后,读《蘑菇:一部真菌奇幻史》时,发现中文版整章删除了 Psilocybin 的内容,于是找来本书来填补空白,算是读本书的机缘。其实,关于 Psilocybin ,我 2018 年的时候就从 Michael Pollan 的《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中读到过。记得 Pollan 在书中科普了致幻剂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作用和对神秘经验以及宗教经验的影响后,还描述了亲身实验多种致幻剂的过程和感受。记得他在书说,中年人应该试试服用致幻蘑菇,尝试一下超自然的体验。那会改变人的认知。

罕见病

img

06. 愿你可以自在张扬

2025-06-04 读过 | 罕见病,散文,诗歌,绘画|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刘开心是作者的真名。她是一个罕见病人。我也是,这也是我读此书的原因。

她的罕见病叫做 EDS (全称 Ehlers-Danlos Syndrome ,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基因缺陷使得 EDS 病人结缔组织发育异常,皮肤、筋膜,血管壁等组织非常脆弱松弛,也就不太能支持身体的骨骼肌肉系统的正常功能。

生活中我认识另外一位 EDS 女孩,2017 年飞去华盛顿 DC 见议员为罕见病发声,同行的一位叫做 Sarah 的姑娘就患有此病。整个过程中我推着她的轮椅,辗转去华盛顿州的议员们的办公室,号召他们在立法实践中多考虑罕见病人的需求。

EDS 病人身体非常容易受伤,进出医院如串门,收病危通知如便饭。常在痛苦之中的 Sarah ,刘开心能站出来,展现罕见病人的生活和创造,是为善举。即便如此,Sarah 还是因为自己是他人的负担而急得要哭,直到我安慰她,我们是一个团队。

Sarah 当时带着一条围巾,是斑马的花纹。后来我得知,美国的 EDS 病友们自称“斑马”。因为医学院教学生在行医时要根据症状去找常见诊断而不是寻求新奇。“听见马蹄向,你应该想到常见的马,而不是罕见的斑马”。而刘开心和 Sarah 这样罕见的 EDS 病人,或我自己这样的 FCS 病人,正是这个比喻中的“斑马”。

受忽视,我们习以为常。

本书焦点,并不是罕见病,而是留开心的作品集。每一小节往往从诗歌或散文开始,有时就只是诗歌,或者散文,配上她的画作。诗歌绘画是一时的情感凝结,浓烈而馥郁,璀璨耀眼。而一片片散文则勾勒出她因罕见病而不被理解甚至霸凌的经历。罕见病是她的诗歌散文和绘画的基底,处处可见。

疾病会不会使人睿智,我不知道。但同是罕见病患者的我,很乐意做刘开心读者,诸多共鸣,摘录几句:

-- “疾病不是我们的错误,更不是对你的惩罚。它只是……就那样发生了。如果我们期待的是世界的绝对公平、人与人的绝对一致,恐怕很难不陷入愤懑与纠结,那样的人生才会更辛苦吧。”

--“面对无法改变的绝境,我不是没有沮丧,只是不再那么不甘心——与其去想“为什么是我”,倒不如想想为什么不能是我呢?既然是我,又如何呢?”

--“我们没有不正常,我们只是不一样。”

--这世界很大,我看过了,还想再多看看,如是而已。没必要把这叫作“坚强”。

最后,感觉我比作者幸运多了。我是很早发病,医生虽然不知道我是啥病,但下断言,说我不会活到成年。有这样的“死刑”,反而是我在成长过程受到更多的保护,而没有遭遇如作者受到的来自家庭,亲友,学校的压力、不理解和欺负。

没别的,祝愿作者,在疼痛时,有一双手可以握住。

小说

img

07.

2025-06-15 读过 |文学,小说 | 豆瓣评分 8.8

我给它 [ 8 分] :封面上,一个红红的圆日中显眼的写着个“心”字。看作者,是夏目漱石。决定读一读。

小说分为三部分。

上部先是写“我”与先生作为忘年交交往的几年之间的一些事,如何在度假地认识,如何开始在回东京后拜访,如何成为常客,与先生和先生的妻子熟悉起来。平淡如水的叙述笔调,逐渐勾勒出先生的一些怪处。比如,不怎么出门却常一人去郊外扫某人的墓;自称“是个寂寞的人”;读书很多也有学问,对我的问题也回答,但从不主动灌输什么。并非不关心世事,却从不出来做事,仿佛没有什么是重要的。

然而得知我的父亲病重,先生却异的常关切,一再嘱托我要趁父亲清醒时,将家产分好。偶尔流露出对人的看法,却非常消极:“爱是罪恶”,“我连我自己都不信任”,“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

中部是我因毕业且父亲病重而返乡与父母住的一段时光。期间给先生写几封信,出于寂寞交流近况,或受父母催着委托求职。父母是知道先生这个人的,但对一个“东躺西歪”不做事的人获得我的尊敬,是感到奇怪的。父亲的病慢慢的重起来,尤其是得知明治天皇驾崩,乃木大将殉死的消息后,更是一蹶不振。就在在父亲弥留之际,久未回信的先生,却忽然来了封非常厚重的挂号信。没想到,等来的竟是先生的遗书。于是“我”火速坐上火车奔向东京,将自己父亲放诸脑后……

下部则是先生的遗书全文。其中讲述了先生像“我”那样年纪时的事情。于是,先生的行为,对爱情的态度,等等一切,就水落石出了。先生年幼时父母双亡,接着因钱受至亲的欺骗后不再能信任任何人。而让他无法原谅自己的,是发现自己因感情之私,害死了朋友,变成了为了欺骗朋友的不可信任之人。而先生则背负这样一副内心枷锁,在自我限制中过了一生。

小说没有交代,留下遗书的先生是否真的离世了,也没有说”我“的父亲怎样了。死与不死,不是重点。父亲生的是慢性肾病,先生生的,是人性病。书中反复提及明治时代,明治精神,仿佛在暗示,这人性之病也是时代之病。与父亲比起来,先生表面身体上非常健康。如同 35 年前“被敌夺旗以来数次欲一死抵罪而竟活至今日”的乃木大将那样,先生也被自己的贪婪人性所伤而,一生苟活。

外显的病与内里的病,个人的病与时代的病,苟活与殉死,究竟哪个更痛苦些?

img

08. 哈利·波特与密室

2025-06-13 读过 |文学,小说,魔幻 | 豆瓣评分 9.0

我给它 [ 10 分] :哈利在魔法学校度过一年后,回到麻瓜世界姨父姨妈那里过暑假,仍旧是不受他们待见。但因为他们的惧怕,所以也没有太多麻烦。但是一个叫做多比的小精灵现身,劝阻哈利不要回学校。可麻瓜世界没有任何值得哈利浏览的。即便仍然得面对马尔福,厄内斯教授等他不喜欢的角色,魔法学校仍是他的归属。但,他的返校路程非常不顺利,却给他和罗恩再次赢得名声。

霍格沃茨迎来新生,其中不免有哈利的仰慕者(比如罗恩的妹妹金妮),他早就名声在外了。同样有名的,是哈利的新黑魔法防御术课的老师洛哈特。洛哈特写过许多畅销书,潇洒倜傥,妥妥的名人。不过哈利本能的反感洛哈特的过分炫耀。奇怪的事频频发生,哈利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邪恶声音,盘算着伤害他人。斯莱特林的马尔福称赫敏为泥巴种--出身麻瓜的家庭。学校里开始出现攻击学生的事件,同五十年前差点造成学校关闭的事件如出一辙:受攻击的人居然都是“泥巴种”。攻击者留下字迹,称是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所为。谣言四起,哈利被误认为是发动攻击的人。

在调查当前的事情的同时,哈利,赫敏和罗恩,还发现了五十年前的秘密:密室中的怪物,海格被开除的真相,斯莱特林的野心,伏地魔的心魔。同时,他也见识到了学校董事会、校长、魔法管理局之间的政治角逐,禁林中的更多怪物……扑朔迷离,悬念迭生。

哈利在朋友的帮助下,揭开谜题,战胜怪物。对自己了解更多的同时,又出现更多谜题。为什么分院帽坚持认为哈利应该去斯莱特林?为什么伏地魔的化身说哈利与他相像?为什么他有斯莱特林一样的天赋能力,同时又能抽出只有真正的格兰芬多才能抽出来的银剑?

故事之外,本书关注人际平等。为什么,同样是巫师,总有人要按照出身分成“泥巴种”和“纯种”?又是为什么,精灵多比因为哈利一句“坐下”就感激涕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待,有的时候不觉怎样,缺少的时候方显珍贵。

罗琳的魔法世界,时时映照现实。

img

09.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2025-06-25 读过 | 文学,小说,魔幻 | 豆瓣评分 9.1

我给它 [ 8 分] :说起来,当初哈利波特风靡的时候,每年出一本。每一本哈利长一岁,他的读者也长一岁。罗琳大概是按照她的的读者的成长,一步步将更为复杂的生活埋入故事。现在陪女儿一块儿看,就不太可能做到那样的同步了。要想让她 11 岁时看哈利 11 岁的故事,12 岁时看 12 岁的故事,就得给她踩着刹车,一年看一本。但现在,已经看了哈利 13 岁的时候了。

哈利十三岁。家庭生活还是一团糟:姨夫姨妈一家仍旧让人不可忍受,哈利的情绪控制也没那么好,直接让佩妮姑妈变成佩奇小猪气球飞上了天。学校生活仍旧忙碌。学业之余,哈利的探索范围,从女贞路,伦敦地下的对角巷,霍格沃茨,霍格沃茨的禁林,扩展到了魔法村庄霍格莫德村。学霸赫敏忙的不可开交,却和学渣罗恩因为各自的宠物闹了矛盾。马尔福及其跟班一如既往的敌对且傲慢。伍德因为即将毕业而对赢得魁地奇比赛执念更浓。黑魔法防御术课来了新老师卢平,且大受欢迎。海格也做了老师,专讲怪物,却在第一堂课就出教学事故。

学校之外,小天狼星从阿兹卡班越狱,噬魂怪包围霍格沃茨。哈利的周围似乎充满危险。但对哈利这个年纪的少年来说,危险常常意味着邀约。跟他们说某事危险,禁止去做,他们听到的是,少侠,这有个挑战,要不要来。而少侠将毫不犹豫,“我接受挑战!”

哈利的新冒险中,他得到了另一件法宝,能显示每个人当下位置的“活点地图”。

哈利面对的问题,还是在父母去世后,自己怎么面对这个世界。他内心有个空的无法填满,丧失父母,让他的愤怒而恐惧。卢平教授让他认识到自己惧怕的是恐惧本身。愤怒和恐惧能激发勇气,同时也蒙蔽理性。对玛姬姑施魔法;对小天狼星爆发出仇恨;对小矮星的求饶心软自造成他的逃走,结缘于此。如何辨别善恶,如何掌控自己,是不能期望 13 岁小男孩解决的课题。

但,他的能力在增强。愤怒和恐惧时所不能面对的噬魂怪,在平静之后则爆发出巨大的能力,扫平他们。恐惧时渴望父亲来救自己的他。平静之后,终于觉悟,自身本就是那救赎的力量。

相信很多人都被这一册中穿越到过去的桥段击节赞叹。

img

10. 空之境界(上)

2025-06-25 读过 | 文学,小说,魔幻 | 豆瓣评分 7.8

我给它 [ 8 分] :空之境界,日本的网络小说,出圈,有影视动漫,广播剧等衍生品。上部,分三个故事,俯瞰风景,杀人考察,痛觉残留。探讨主题为死亡,根源,人性。作品弥漫着冷静的内心独白与观察,引人深思的对话,和怎么说呢,暴力的美。

俯瞰风景:

巫条大楼,少女们飞落。大楼上空漂浮疑似人影的物体。在和服少女“式”的眼里,看到了倚月飞行着的少女。人类的视野,朝下俯瞰。而在高处俯瞰,会有向下的冲动。只要一个念头,“会飞”,就能让人飘落。

跳楼并非完全的自杀,引人注目,如同声明。是逃。漫无目的的逃是“漂浮”,带有目的的逃,是“飞行”。“自杀是没有理由的,只不过是今天没能飞起来罢了。”

向往飞行的巫条雾绘,拥有控制两个身体的灵体,依附死亡而飘浮的双重身体者。把会飞的念头植入少女,造成八人坠楼。取走少年黑瞳干也的意识。最终,被来取回干也意识到和服少女两仪式,杀死。

杀人考察(上):

交代两仪式和黑瞳干也的关系。

太极生两仪,两仪家族有超越者的遗传因子,却只能以双重人格保全自己。女性人格为式,只穿和服;。男性人格名织,红色夹克。前者岁月静好,后者杀人技一流。通常前者主导,后者沉睡。而在十六岁那年,却开始了深夜游荡,嗜血狂杀。

黑瞳干也,对式说出“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想要一直相信你”的少年,却在深夜撞上实践暴力美学而杀人的式/织。这让两仪停止了无谓的杀戮,也陷入无言。喜欢两仪式,喜欢到听见她威胁“我会杀了你”都能一笑置之的地步的干也,能察觉不为人知痛苦。

式遭遇一场车祸,昏睡两年。再次醒来,十六岁时的记忆充满漏洞,织的人格消失,式的人格解离,产生一个空洞如迦蓝。觉醒为一个没有活着感觉的人,但却拥有了直接看到死亡的魔眼。干也也已经退学,跟一位魔术师在事务所做些奇奇怪怪的工作。

痛觉残留:

浅上藤乃,与式一样,缺乏生存实感,又一个杀人魔。能力被封印带来副作用无痛症。即便骨折,也不喊痛。被干也看出痛苦,施加援手。痛苦并不总是源于疼痛,也源于无痛。内心的伤痕不会消失,将一直隐隐作痛。惨遭多位不良少年长期轮暴与施虐而无动于衷的她,在少年亮出刀子之后,终于感受到了疼痛,同时觉醒了被封印的能力。拥有“扭曲之魔眼”的她,将施暴者以意志力扭曲毁掉。在痛感的趋势下,追杀逃掉的一人,过程中肆意杀人。

再次醒来的式,仍然用杀人填补自己的内心空洞。但已经依赖身为魔术师的苍崎橙子为其指出可杀的人。这让我想起《嗜血法医》中的 Dexter ,心里中有不可抑制的杀人冲动,用来对付逃避掉法律惩罚的罪人。于是,两个嗜血的超能力者对决。

“会痛的话,就要喊疼。”痛觉没有错,有问题的是伤口。而浅上没有伤口,伤在内心,痛觉残留。

img

11. 空之境界(中)

2025-06-30 读过 |文学,小说,魔幻 | 豆瓣评分 8.3

我给它 [ 8 分] :空之境界 中部,两个故事,伽蓝之洞,矛盾螺旋,中间一个插入点。

伽蓝之洞:

两仪式和苍崎橙子的纠葛。两仪式从两年的昏迷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发现自己觉醒了“直死之魔眼”,能一眼看出人身的死亡线。而她的第一冲动,就是将其毁掉。体力不济未能成功。苍崎橙子化身心理治疗师,来助其康复,实际则暗中保护。并向读者揭示了,在两仪式这样的异能者之外,世上还有魔法师。没来由的想起哈利波特。

两仪式的双重人格中,式的记忆得以保留,但缺失了 16 岁的许多记忆内容,也许是跟随织一起死了。

接下来,发现有杂念要入侵夺得两仪式的身体。其力量强大到入侵成功。式只能通过杀死软弱的自己而不把自己交出去。然后,接受橙子的条件,学习使用魔眼,并未橙子做事。

于是,式,空了。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伽蓝之洞在体内的空的身体,完成。

境界式:

矛盾螺旋:

又一个没有活着真实感的人,胭条巴。为了不在做被父母杀掉的噩梦,反手杀了父母,然后又杀欺负他的同学以求死。正在他被狂揍的时候,却被两仪式救了出去。他在等着通缉令,却什么也没有来。与两仪式的相处,却让他产生了“可以为她而死的”想法。咔嗒咔嗒咔嗒咔嗒。梦并没有结束。

一栋建筑,胭条巴的公寓,噩梦的所在地。设计精巧,隐藏空间。进入期间,只有一天,反复重演。却是一个魔法师的化身之所。胭条巴不过是个诱饵,吸引式前来。耶宗莲。一个要杀死式的人。为的是那与“空”相通的身体。他得到了,却又失去。原本是无足轻重的诱饵,却逆转了事态。为了诱惑而注入的爱,酿成了严密计划的意外。

魔法师荒耶宗莲,收集死亡,体验痛苦。他“只在自己的内心”追求“真正的睿智。”然而,他认为“越是学习越能往上提升”是魔术师的本质,却看不到“越聪明就越愚蠢的讽刺”。折腾到最后,却发现自己的起源,是静止。

二元矛盾充斥文本:冲动的起源是静止,混沌来自虚无。越追求根源,就越遇到抑止力。一种让人类世界存续的意图,开始破坏人类生存的世界。荒耶宗莲视他人生死为小事。而生死之外,何为大事?

仍旧是帅的战斗场面,冷静而又絮絮叨叨的抛出哲思折腾读者。如何调和,是读者的事儿。

img

12. 空之境界(下)

2025-07-01 读过 |文学,小说,魔幻÷ | 豆瓣评分 9.5

我给它 [ 9 分] :三个故事,忘却录音、杀人考察(后)、空之境界,一个境界式。

忘却录音:

一个通达一切语言的人,名伪神之书。先是记忆超群,后来丧失了记忆。为了取回记忆,他得到了从根源取回记忆的能力。然而,他同时丧失了四种基本机能之一的再认。他可以做到编码,存储和读取,但再认的能力故障,使他只能通过可以语言化的特征认识事物。换句话说,看见一个人,他只能能认出可以语言化的特征,直觉的再认能力消失了。

他提取记忆,目的是为了找自己。提取别人的记忆,是因为他认不出他所提取的记忆是否属于自己。一旦发现不是自己的,就再退回去。人们掩埋的记忆,有些是不想收回的秘密。秘密被揭穿,是无法活下去的。作为魔法师,他语言通神,有无与伦比的催眠能力,能实现人的愿望。不愿面对痛苦记忆浮出水面的,有些想要死去。于是他成全。所到之处,就有人自杀。

他表现的如同无我一般。但其实他不喜欢不接受无我,无我变成了“缺我”。即便掌握了全部语言网络的魔力,能从“根源漩涡”“阿卡夏”抽取任何记忆。有强大的力量被乱用。所以,接触到“根源漩涡”又如何,仍是一个迷惘之人。

黑瞳鲜花与两仪式,在女子学园,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存在,一座个人式的巴别塔,一个认不出自己的人,一个帮助别人实现死亡愿望的人。式出手了,伪神之书死了。但她却不是杀死对方的人。她杀不死语言。

境界式:

杀人容易灭迹难。一个杀人魔的诞生,产生于一个念头:吃掉不就好了吗?根源是“吃”的里绪,是荒耶宗莲用觉醒根源法制造的第一个杀人魔。

杀人考察(后):

在上册杀人考察(前)中,黑瞳干也即便在杀人现场撞见了两仪式,却从不相信式杀过人。

重新认识式和织这两个人格。虽然有杀人技的是织,然而嗜杀的则是式:她必须不断杀死他,不然他就会跳出来杀人。式只是碰巧没有杀过人而已。说碰巧,是碰到了黑瞳干也。这一篇,变成了爱情故事。

干也从各方面看来都很普通,但他给接触到的人需要的支持的能力,从而带出对方的温柔,使得杀人魔也不忍杀他。而所有人都愿意帮他。他超凡的情报能力似乎来源于此。

人一辈子只能杀一个人。从第二个起,就是杀戮了。但,一旦杀了一个人,也就无法杀死自己,也就无法作为人死去。奇怪且自洽的逻辑,是式没有杀人的原因之二。

杀了人之后,不承认是自己的罪孽,只会一味地逃避的话,不过是个连杀人犯,都算不上的逃避者。逃避者成魔。

空之境界:

黑瞳的影响下,两仪式觉醒了自己的根源,虚无。这虚无的第三人格,明白了普普通通的黑瞳,没人去探寻研究的普通人黑瞳,真正拥有空之境界。他不追求更快乐的明天,“因为我现在已经很快乐了。我觉得这已经够了。”本自具足,原来自在,无所求。”

“如果来者不拒完全接受,那么就不会受到伤害”:臣服。

所以,这么一个长篇,生生死死,打打杀杀,情情爱爱,只是为了说空,说臣服。

2025-07-10 初稿 
]]>
电纸书反光问题有啥好的解决办法吗? tag:www.v2ex.com,2025-07-07:/t/1143382 2025-07-07T00:48:18Z 2025-07-07T04:54:28Z yuanyao member/yuanyao 用的文石 leaf3 , 不管是灯光还是日光,看书总会有反光 晃眼睛,看着不够清晰体验不好,想避免反光就不能直视电纸书,可以斜着看,但这更不舒服了。现在电纸书都十几年了吧,反光问题还没有解决吗?

]]>
书荒,能不能推荐几部好看的小说,或者觉得哪个小说你觉得真不错,推荐一下 tag:www.v2ex.com,2025-07-03:/t/1142672 2025-07-03T01:31:39Z 2025-07-11T06:00:53Z R1ta member/R1ta 我其实几乎啥都看, 以前特别喜欢一个作者崔走召,好像不是特别出名, 尤其 那本 我当阴阳先生那几年, 看完去搜了一下评价,好像不是特别高,估计我口味有问题

]]>
同志们,杂志常用双栏排版,在 15.6 寸显示器上根本不方便看,你们怎么解决的? tag:www.v2ex.com,2025-07-01:/t/1142339 2025-07-01T13:50:52Z 2025-07-01T13:48:52Z beiji2027 member/beiji2027 大 16 开的杂志的 PDF ,可阅读性很差。因为屏幕高度的限制,想要完整显示两栏,则你会先看到左上、右上,再看到左下、右下。然而内容是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排列的。

我能想到的办法只有买个显示器竖着放,再打开 PDF 看。移动性很弱。

有对双栏支持比较好的阅读器吗?理想中的双栏阅读器是这样的:

如果有图,就全屏显示;

如果侦测到双栏布局,按一下 Space ,显示左栏上;

再按一下 N ,显示左栏下;

再按一下 Space ,显示右栏上;

再按一下 N ,显示右栏下;

再按一下 Space ,显示第二页。

]]>
可以来推荐下值得反复阅读的神作吗 tag:www.v2ex.com,2025-06-30:/t/1142046 2025-06-30T09:52:31Z 2025-07-02T23:41:25Z yuanyao member/yuanyao 我先来,平凡的世界,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自己把有声剧整合成了 m4b 文件补全了封面和作者信息,导入到 iPhone 图书上,现在没事就听,刚听完一遍。

我用夸克网盘给你分享了「平凡的世界」,点击链接或复制整段内容,打开「夸克 APP 」即可获取。 /~f840379DsH~:/ 链接: https://pan.quark.cn/s/92bcb2ce252b

大家有这种神作推荐吗

]]>
一起来读书,一天一章;《小米创业思考》,《动手学深度学习》,《DDIA》.... tag:www.v2ex.com,2025-06-23:/t/1140351 2025-06-23T02:08:40Z 2025-06-23T02:08:40Z IndexOutOfBounds member/IndexOutOfBounds 0480cc774ffd19d557e9a5a2a5772dc0.png

https://zenfeed.xyz

]]>
推荐一本书,一定要看原著,《西游记》 tag:www.v2ex.com,2025-06-17:/t/1139038 2025-06-17T01:02:39Z 2025-06-22T02:10:38Z aaronlau member/aaronlau 相关影视作品仅仅表现了一些皮毛。
千百年来人的本性就没怎么变过,这书真就一点也不会过时。 ]]>
DDD 阅读小组纳新 tag:www.v2ex.com,2025-06-16:/t/1138988 2025-06-16T12:40:33Z 2025-06-16T18:03:57Z gbin member/gbin 最近在阅读 Domain Driven Design (DDD ),形式如下,

参考之前的阅读主题了解更多情况

按照惯例,每次阅读群组会控制在 6 个人之内,目前有 4 人,纳新 2 人,有兴趣者微信联系我 cHlsb25wZW5n

]]>
求推荐“神书” tag:www.v2ex.com,2025-06-10:/t/1137663 2025-06-10T08:11:39Z 2025-06-17T02:30:09Z qclown member/qclown 1. 之前看到过有个类似的帖子,但找不到了。
2. 有好多老哥推荐《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那是真得劲。
所以:
1. 如题,各位彦祖亦菲们,有啥神书推荐吗?不限技术、不限领域。
我先来:
1. 《人类简史》 ]]>
2025 五月读演化论 心理 育儿 小说…… 8 本 tag:www.v2ex.com,2025-06-06:/t/1136974 2025-06-06T22:01:27Z 2025-06-06T22:01:27Z conge member/conge 原文链接: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5/06/06/reading_summary/

Evolution 一词的中文译者,在演化和进化之间有争论,是因为“进化”的含有进步的意思,预示是有方向的。而实际上演化并没有方向,因此进化名不副实。我觉得其实没啥可争论的。演化也好,进化也好,核心是变化,是运动,往国学上靠一靠,是“易”。这变化有时候表现出方向性,有时候没有。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行了。本月读了 3 本有关演化的书《王立铭进化论讲义》,《演化》和《演化的故事》,都是在构建“演化论“但内容。

说起来,上个月的阅读主题 人类起源,其实也是演化论的具体应用。相比较起来,本月的这三本,更关注于介绍演化论是什么,而非其应用。《王立铭进化论讲义》的结构性最强,把演化论的假设,公理,推论,应用,条理清晰的进行的介绍,每个章节后面还附有思维导图帮助读者理清书记的叙述线索。《演化的故事》更像是个演化论史,按照理论发展的时间线,讲述围绕演化论的发现,发表,学术争论,社会反应,等等有趣的故事。《演化》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图册,用黑白光影展现了脊椎动物骨架,并用简洁优美的文字介绍了演化论的方方面面。

ACT 就这么简单》是第三代行为疗法,可说是结合东方智慧与西方技术在行为疗愈上的结合。而《从你的童年路过》是患癌的父亲留给儿子的爱之书,也许也能疗愈你的心灵。

非虚构的书看多了,需要虚构的书来轻松一下,本月看的三本小说也都很棒。不过事先说明,《大地之上》是一本苦难之书,并不见得使人放松。读村上春树总是能让我重拾对书籍的热爱。而与孩子一起读“哈利波特”,是跟他们一起过童年。

从演化论的随机性,到 ACT 疗法的接纳无常,再到《大地之上》的命运抗争——本月阅读恰似一场关于'变化与应对'的思维之旅。

演化

img

01. 王立铭进化论讲义

2025-05-09 读过 | 生物学,进化论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7 分] :在开讲进化论之前,作者先把它提高到了现代人思想基石的地位,至少是聪明人的思想基石。这反映了作者是进化论的拥趸、布道者。但他清醒的认识到进化论不是数学、逻辑、物理、化学那样具有先验性、确定性、还原性、建构性的科学,而是有些后现代理论的边界性、不确定性、还原性、涌现性的特色。

进化论的公理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可遗传的变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生殖隔离,而其前提假设则是生物是自私的,世界是匮乏的。在这个基础上,对于生物本身来说,重要的就是活到获得生殖能力的时候,繁衍后代。随着书中解释的展开,读者留心的话,会发现四个要素都不是那么严格,可遗传的变异收到表观遗传学的挑战,生存竞争中合作也无处不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会有遗传漂移,生殖隔离也尝尝是个不可验证的特性。

进化论并非铁板一块,在许多问题上仍有许多争论,但作者对一些问题都选择了站队。进化有没有方向?作者认为有,表现在多细胞生物出现在单细胞生物之后——有点把时间上的方向混淆为进化的方向的纤细。自愿选择作用单元是个体、群体 还是基因?作者认为是个体——尽管许多问题得在群体和基因层面才能得到合理解答。他还认为生命有且只有两个核心特征是无可替代、必须在生命诞生之初就出现的——秩序的出现和秩序的稳定传承。后来又说生命现象的底层约束条件是能量+信息。但仔细想想,非生命不也是能量和信息?这样说来,似乎生命的核心特征只剩稳定的传承了。..

进化论的公理体系之后,作者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各种生物现象,用以展示进化论在生命的起源,进化论在基因(分子),细胞,个体与种群等各个层次中的环境适应策略等等各种问题总的应用。对抗中的竞争掠夺,博弈中的合作共生,对环境信号的处理装置,学习新技能,利用冗余备份防范风险……对着种种现象,作者提出进化论的解释。书终于对细菌型,蚂蚁型和大象型组织形式的特点介绍及其对人类组织形式和商业创新的启示。

世界不停变化,而头脑一直想找出不变的东西来。进化论是这种探索的一次的尝试,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并引起了神创论者的反对。有趣的是,自诞生之初,它本身也变了不少,到真是符合“不确定性”的特征。其实挺期待作者对进化论的边界性和涌现性多说几句的。对于他毫不犹豫的将其应用于解答商业问题的同时,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其用于社会改造上的观点来看,他自己未必有个清醒的认识。

img

02. 演化

2025-05-16 读过 | 演化论,进化论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演化》是一本科普图册。书中附有大量的黑白艺术照片,用光与影展现脊椎动物骨架形态,仿佛凝滞了时间锁住了生命,供人探索动物内部构造。

书中把达尔文的演化论的各个方面融入了 6 大部分 44 篇文章中。身体构造预示生命同源,物种分类一开始依据形态相似性。但生命因地理隔离,生态位隔离,环境隔离,基因隔离,而不断的产生新物种种群。基因突变提供可能性,自然选择做通过环境的压力和种内的性选择做出裁决。只有不妨害生存和繁殖的突变才能在物种的个体重得到传承。演化受到环境的驱使,但也要继承生物学方面的遗产,其过程更像是修补,没有推倒重来。遗传变化的速度也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时快时慢,取决于环境的稳定性。古生物学家所观察的时间尺度,远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

脊椎动物的数量一直不多。现生脊椎动物约有五万种,在生物界中种类占比数量占比均很小。但人类对他们最为熟悉:矿化的骨骼更容易形成化石而保留。骨骼系统的的相似性让科学家提出了“同源”的概念。与差异性和演化来源一起,逐渐成为为生物分类的“分支系统学”的基础。

演化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水平,许多发现使得之前使用的门纲目科属种都层级式动物的分类系统,变得不再稳定。爬行类不再是一个自然类群,鱼类也不是。取代它的,是物种发育树的类别。而物种发育树不再以形态的相似性作为划分物种的标准,因为形态相似性反应的是同样的环境下的趋同演化,而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同源。海牛与牛的亲缘关系不如鲸。吃竹子的熊猫保留着肉食者的身体构造,鸟类与鳄鱼关系更近……寻找由 DNA 序列变化所揭示的物种间的亲缘演化关系成为了分类理论的新证据来源。

演化论的“演化”,就是变,就是易。是对“诸行无常”的解释溯源。变化没有方向,没有目的。人为定了方向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曲解演化论的同时造成无数人间悲剧。而这个演化着的世界,仍然充满随机、神秘与惊奇。

img

03. 演化的故事

2025-05-31 读过 | 科普,进化论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演化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变化。

第一部分主线是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并在其中提出演化论,以及该理论得到承认的过程。此过程很不容易,达尔文本人由地质学出道,转向生物学的过程非常谨慎。提出演化论时,支持的证据并不完备,但他仍获得了不少支持。演化论挑战了当时学术权威,他本人却很少出面宣讲。他的支持者代表他硬刚当时的学术界。而演化论最终取得胜利,仰仗了多方面的进步:物理学家测定地球年龄,生物学家了解遗传过程、微生物学,DNA 的发现,才慢慢提供更多证据,使之得以确立起来。

演化论最初基于这样一些观察:同种生物有差异,且部分差异可遗传。生存压力(疾病和性)之下,只有部分生命能留下后代。可遗传的差异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下,可以造就不同的物种。之后,基因突变,生殖隔离,共同演化等等模式被识别出来,演化论得以丰富。

基于这样的理论指导,达尔文和他之后的科学家,开始研究生命是如何演化的。而生命最根本的变化,聚焦于 DNA 。因为 DNA 似乎是生命密码,指导着生命去搭建自己的身体。基因的突变改写,如果不害死生命且撑过繁殖,就能得到保存。对不同物种的 DNA 溯源,结合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生物学研究走向了研究生命来源及其路径的路。这一路的发现曾出不穷,比如鲸鱼与牛的亲缘更近,而爬行动物与鱼亲缘更近。同样功能外形相似的身体部分,可能有不同的演化来源。

演化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直接动摇了神创论的根基。没有那个理论,能比它更有效的从人心中移除神迹了。一切生物,不管多复杂,都由演化而来。接受了进化论,上帝造人就成了彻底的幻想,基于神意的道德也彻底崩塌。胚胎被看作一堆细胞,堕胎成了自由的象征。而达尔文本人,也因为可能的遗传疾病带走了心爱的女儿也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没有转为无神论,但也成了不可知论者。

演化论到现在,并未尘埃落定,其本身也在变动当中。在生物个体尺度解释不通的地方,有时向上到群体尺度,或向下就到解剖、细胞、DNA 尺度,总有一个尺度能找到符合演化论的解释。人们对演化论的适用范围的扩展,到了社会文化范畴,解释就更多变化,难以把握了。

演化论的核心是对的。它对在,一切都是在变化的,一切都都是变化的结果。

心理

img

04. ACT 就这么简单

2025-05-24 读过 | 心理学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9 分] :本书介绍 ACT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接纳承诺疗法。

行为疗法的第一代是暴露疗法,第二代则以认知行为疗法( CBT )为代表。ACT 属于第三代行为疗法。“第三代”行为疗法还有辩证行为疗法(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 )、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 )、慈悲聚焦疗法( 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 ,CFT )、功能分析心理疗法( functional analytic psychotherapy ,FAP )等。在行为干预之外,这些疗法强调接纳、正念和慈悲在疗愈中的作用。

ACT ,核心是行动,行动就是接纳与承诺。接纳,能够减少想法和感受产生的痛苦;承诺,则是采取行动,去过丰富、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ACT 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类潜力去过意义指导下的生活,同时有效地处理那些如影随形的痛苦。

ACT 中的六个核心治疗过程是接触当下、认知解离、接纳、以己为景、价值和承诺行动。可以把它们重组为三个更大的过程:活在当下(接触当下、认知解离)、开放(接纳、以己为景)和做重要的事(价值和承诺行动)。接受 ACT 治疗,理想的结果是发展出心里灵活性,表现为专注投入当下做的事情,对想法和感受开放并为之腾出空间,过在价值引领下有效行动的生活。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治疗是通过实验性行动去证明来访者的认知和想法都虚假性后,使其采用与现实更相符的认知去驱动行为,改善情绪的大。在 ACT 中,并不消除虚假认知,甚至都不去评判认知是否虚假,而是承认其存在的同时,让来访者认识到可以不按照它的指导去行动,而是先把它放一边,并不与它们对抗或逃避。ACT 教人直接去根据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去选择自己的行为。为了做到这一点,ACT 着重帮助来访者培养认识自己的想法,接纳其存在并掌握与之脱钩解离的技术,发展出自己的价值与目标,并采取灵活的内隐态度和外显行为,去趋向自己的想要的生活。

ACT 注重培养人的觉知,开阔人的心胸,学会与痛苦相处中将其化解。虽然是第三代疗法,但其从古老的智慧中借力蛮多,许多治疗技术,是借助于在各种宗教中广泛存在的修行法门。正念,内观,棒喝,烦恼即菩提。作者强调,每一次治疗,都是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共舞,不可紧握教条,而是要随情境调整。读书学不会 ACT ,必须练习再练习,实践再实践。

如果我去学心理治疗,我会优先学 ACT 。

小说

img

05.

2025-05-23 读过 |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9 分] :村上春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一种作家:想要读他所有的作品,却又不想一口气就全部读完。而读他的作品,常常也不是为了读故事,而是他的文字有一种说不太清楚的味道,怎么说呢,总之就是一种能让我清醒的深陷其中的感觉。这种味道对我来说相当浓烈,以至于从中出来之后,常常都不记得他的小说里到底讲了啥。余韵未了,却说不清楚。最大的功效是,当我读其他人的书读不进去的时候,看一本村上,就会重新喜欢上文字。大概是这样。

《萤》是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萤”“烧仓房”“跳舞的小人”“盲柳与睡女”“三个德国的幻想”,三个德国的幻想可以看做三篇。所以,说书里收了五篇或者七篇小说,都是可以的吧。也许把三个德国的幻想看做三篇,不符合村上的本意,但,管他去呢。

《萤》的故事后来被扩充成了《挪威的森林》。一个少年的死把两个少年绑在一起。但那点事儿,除了两个人的脑海,似乎早就无迹可寻。人似乎同萤火虫没有什么区别,“仿佛迷失去向的魂灵,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往来彷徨”。

有没有一个想法,是从他人那里得来的,却不知不觉的成立你的执念?《烧仓房》似乎将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平时以纵火烧别人的仓房为乐。仿佛替别人抹去不要的记忆。他告诉了主人公自己的烧仓房故事。主人公开始注意自己周围的老旧仓房,并在“夜色昏黑中,不时考虑将被烧毁的仓房。”

《盲柳与睡女》记录的似乎是挺无聊的一天,带表弟去看耳疾。却在胡思乱想中想起了自己从同学那里听来的同学编造的盲柳与睡女的故事。苍蝇携带盲柳的花粉,钻进女人的耳朵使其睡着,然后噬咬其血肉。哎呀呀,一身冷汗。

《跳舞的小人》,可以进入人的身体,教人跳舞。但不得出声,不然就会被夺舍。主人公这么做了一次,让跳舞的小人的小人钻入身体,用舞姿征服女孩子。然而小人进入身体,就会摆弄你的感官做出种种幻想引人发生。主人公克服了幻想,但小人并不着急。“你可以获胜许多许多次,失败只有一次。”“而你迟早必败”。欲望的力量,大致如此。

《三个德国幻想》大致是性幻想,战争幻想和自由幻想。

我尽量把这些,说的就没有味道,才不破坏村上的味道。

img

06.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2025-05-18 读过 | | 豆瓣评分 9.2

我给它 [ 10 分] :女儿快要到 11 岁了,到了读《哈利·波特》的年纪。因为哈利的故事开始于 11 岁生日的那年,这是孩子们的青春期故事。有人分析《哈利·波特》的成功,源于它精确的目标受众——11 岁的男孩儿。当男孩儿开始读它谈论它,同龄的女孩也处于好奇而开始,一些家长最终也加入:因为他们给孩子们读完睡前故事并不舍得放下。最终,《哈利·波特》成了一代少男少女的共同文化现象,并蔓延到成人中去。

与多数少男少女不同,哈利·波特 没有父母,唯一的亲戚在抚养过程中带给他的是惩罚和欺凌。11 岁去寄宿魔法学校,是一种逃离或解脱。而这种逃离和解脱,应该是契合十几岁在青春期门槛儿上的青少年们内心渴望。

远离父母,在伙伴中成长,对于每天和父母见面,受到种种束缚的孩子的梦想吧。魔法与探险,正是他们无尽好奇心的栖息之所。霍格沃茨无异于幸福自由的乌托邦。

哈利·波特 的主角光环绚烂夺目:在麻瓜世界饱受欺凌的他,在魔法世界中却无人不知——唯一伏地魔未能杀死且重创他的神奇男孩!然而,寄宿学校的生活与书的读者太有共鸣了,同伴,功课,老师,运动队。除此之外,魔法,咒语,飞行扫帚,幽灵,龙等神秘的事物,是小孩子的最爱。

读者跟着哈利和他的同伴,一起面对欺凌者,阴谋,危险,去学习欲望,友谊,勇气,爱,死亡。

罗琳告诉我们:

最爱厄里斯魔镜的隐喻,它使人们看到的内心深处的渴望。而在世上最幸福的人面前,它将失去魔力,只行驶镜子的功能。有人认为幸福是完满。不,魔镜告诉我,幸福等于无欲,等于现状可安。

看书的同时,同步看了电影。儿子比哈利小三岁,看了电影后说不喜欢:有些情节让他感到害怕。看完电影,睡觉前,他跑到洗手间,用妈妈的眉笔,在额头上画哈利的闪电疤痕。我看到了,问他,你真的觉得自己需要闪电的保护吗?爸爸妈妈那么爱你,你是不是已经有护身符了呢?

第二天早上,我并没有看到他额头的闪电,该是擦掉了。不知是否是搞明白了,真正的护身符不在疤痕里,而在无需魔法的爱之中。

而是哈利而不是伏地魔能得到魔法石的结局,则暗合佛法菩萨道:为己求不可得,为他人求则可得。

img

07. 大地之上

2025-05-15 读过 | | 豆瓣评分 9.2

我给它 [ 10 分] :序章开始于 1975 年,尾声结束于 1984 ,期间“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作为总理执政。

故事集中在 1975 年,印度颁布紧急状态法案。迪娜为了保持自己脆弱的独立,出租自己的公寓房间并开始承接服装制作生意儿招房客和裁缝。在因为有人卧轨而耽搁的火车上,马内克结识了伊什瓦、小翁伯侄。更巧的是,三人目的地相同,分别作为房客和雇工,开始了与迪娜共处的一年。

故事先是从四人的支线故事开始。迪娜生活在“海滨城市”,幼年丧父后,在满脑等级文化的哥哥的控制甚至虐待下长大。按照自己的意愿寻了丈夫,丈夫却出意外死去。虽然一直独自工作,却因家道艰需要接济,始终难以摆脱哥哥的控制。伊什瓦来自“河畔村庄”的印度教低种姓家庭,世代做皮匠,小翁是他弟弟的孩子。他的父亲因受不了高种姓人的对待,而送伊什瓦和他的弟弟与一位穆斯林裁缝学手艺,(并在印度清洗穆斯林的宗教冲突中,保全了师傅一家的性命)。伊什瓦的弟弟学成后回村做裁缝,冲破种性限制的行为,一开始为他家赢得了名声和好的生活,甚至成了皮匠的主事人。但,再一次选举中,弟弟因为拒绝配合舞弊,被高种姓的人杀害。全家人中除了在外学艺的伊什瓦和弟弟的儿子小翁之外,被灭门。马内克在群山之中长大,父母在印巴分治中失去了多数财产,靠母亲打理的杂货店生意,生活过得很好。他的志向是留在父母身边,继承铺子。然而,父母一定要把他送到大城市上学。他屈从了父母,在学校认识了学生领袖,成了朋友。然而,学生领袖在争取权益的过程中莫名消失,几个月后迎来的是死讯。而他,也因遭受霸凌,而急不可耐的搬出了宿舍。

四人的故事在 1975 年交织一处。一开始几个人之间互相隔膜猜忌,到后来的的互相帮助唇齿相依,彰显的是彼此的善良。而随着伊什瓦和小翁的经历,读者也得以见识大城市中贫民窟的众生相,乞丐,乞丐头儿,耍猴人,收头发的人,流浪汉……警察局长,工头,收租人,打手,观察员……等等,每个人为着自己的利益做着互害的事儿。政客,高种姓的人的伪善与无情,也得到揭露。迪娜失去了独立,回到哥哥家里。在强制节扎手术后,伊什瓦失去双腿,小翁被割去睾丸,最终沦为乞丐。在森严的种姓制度松动、妇女地位低下开始转变的印度,每个人都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寻找着平衡。

如果比惨,四人之中,马内克可以说是最为幸运的。对于迪娜、伊什瓦、小翁和自己朋友的苦难,他是个旁观见证者。然而,最终,是他失去了平衡,倒在了大地之上。他对送自己去大城市的母亲说,“你们把我送走了,你和爸爸。一旦走了,我就回不来了。你们失去了我,而我失去了——一切”。受苦的人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且并不觉得苦;而不知人间疾苦的观者,却无因法承受看到的苦难而崩溃。迪娜把苦乐缝成被子,伊什瓦、小翁开苦难的玩笑。而看着这一切的马内克,成了另一个卧轨的人。而时代的列车,连停都不停。

父爱

img

08. 从你的童年路过

2025-06-01 读过 |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9 分] :幡野广志,摄影师,获过日本国内不少摄影大奖,出过摄影集。家庭方面,2011 年结婚,16 年生子,次年诊断出癌症,三年存活率 1%,站在生命尽头,他把重心放在孩子上,一年为孩子拍照上万张,该是社交媒体上晒娃的天花板:2018 年办「优しい写真」“温柔的画面”摄影展,出影集。用照片表现,我爱你。2019 年,出本书。

上个月读育儿书,心得是,做父亲,最重要的就是在场。然而,幡野广志注定缺席儿子的成长。“我的儿子还有 16 年 9 个月高中毕业,13 年 9 个月初中毕业,10 年 9 个月小学毕业。..... 但我却连看着他幼儿园毕业的机会都没有了。.....”读这样的文字,人即便不热泪盈眶,也难免鼻子发酸。

在场,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幡野职业是摄影,爱好是狩猎。关注是他的强项,取景器中见生,瞄准镜中见死。因疾病而过早面对死亡之时,生之意义凸显,充满爱的过当下。

他看中温柔,想要儿子被温柔以待,且温柔待人。他给儿取名“优”,便是温柔的意思。我的孩子叫“柔”。我和作者所见略同。他也看中幸福与独立,觉得人一定要去独自旅行,学会独立,去追寻自己定义的幸福。

书中,他谈友谊,梦想,工作,金钱和生死,涵盖人生重要的问题。但他的讲述,并不是那种“孩子我跟你说”的教育,而是一种向朋友分享的方式。儿子看了,大概会产生,“哦,原来爸爸比较看重这些”的感受;而不是“爸爸一定要我这样做才行”。

总之,这是一个三十几岁的日本男人向死而生的生命之书。用慢慢的父爱,为儿子打造一个父亲的形象,以弥补肉身消散后,可能给儿子带来的心理缺失。

现在距离幡野癌症确诊已经 8 年。网上搜索了一下,他还在世。我想,即便他去世了,也已经用摄影和书写,保持了在场。

2025-06-06 初稿 
]]>
很多时候在工作之余拿起手机或者点开 V 站是为了缓解网络成瘾,那么可否请你推荐若干更健康的去处? tag:www.v2ex.com,2025-06-06:/t/1136802 2025-06-06T03:23:51Z 2025-06-05T23:23:51Z CEBBCAT member/CEBBCAT V 站:之前有段时间早晨会习惯遍览一遍热榜,但后来强制要求自己只读 HN ,因为 V2 太多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鸡鸣狗盗

我先推荐一个网站:
https://izy.cn/travel_notes/d48/0_2413_0_4.html

偶然搜到的,打开后有种古早互联网的简朴质感,而且内容很健康(户外游记,名山大川,异域人情。作者似乎多是些文人)

很感激 这样的文字依然被保留下来 ]]>
有读过王东岳《物演通论》这本书的吗? tag:www.v2ex.com,2025-06-01:/t/1135746 2025-06-01T12:40:30Z 2025-06-01T13:39:30Z red13 member/red13 世说新语里的两个故事。 tag:www.v2ex.com,2025-05-30:/t/1135526 2025-05-30T10:34:28Z 2025-05-30T11:33:28Z coefu member/coefu 世説新語 上巻下·政事第三

陳仲弓爲太丘長,時吏有詐稱母病求假,事覺收之,令吏殺焉。主簿請付獄,考衆姦。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衆姦,豈復過此?」

陳仲弓爲太丘長,有劫賊殺財主,主者捕之。未至發所,道聞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車往治之。主簿曰:「賊大,宜先按討。」仲弓曰:「盜殺財主,何如骨肉相殘?」

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出于单微。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少作县吏,常给事厮役,后为都亭佐。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县令邓邵试与语,奇之,听受业太学。后令复召为吏,乃避隐阳城山中。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逮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及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远近闻者,咸叹服之。

家贫,复为郡西门亭长,寻转功曹。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伦教署为文学掾。寔知非其人,怀檄请见。檄,板书。谓以高伦之教书之于檄而怀之者,惧泄事也。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寔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从之。请从外署之举,不欲陷伦于请托也。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寔终无所言。伦后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至轮氏传舍。轮氏,县名,属颍川郡,今故高阳县是。伦谓众人言曰:“吾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教还,而于外白署。比闻议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惮强御,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者也。”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

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旬月,以期丧去官。复再迁除太丘长。太丘,县,属沛国,故城在今亳州永城县西北也。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人户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行部。司官谓主司之官也。吏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怨于人乎?”亦竟无讼者。以沛相赋敛违法,及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

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乃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全宥。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及党禁始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遣人敦寔,敦,劝也。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谢使者曰:“寔久绝人事,饰巾待终而已。”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征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先贤行状》曰:“将军何进遣官属吊祠为谥。”

]]>
国内编程书籍的翻译有点太恶心了 tag:www.v2ex.com,2025-05-30:/t/1135493 2025-05-30T08:07:41Z 2025-05-31T14:10:16Z gumayusi member/gumayusi 2. 《 C#12 和.NET8 入门与跨平台开发 第 8 版》叶伟民翻译,莫名其妙出了个“圆整规则”,坚持看了半天,突然发现这不就是“舍入规则”?
3. 《 Linux 管理入门经典 第 8 版》李周芳翻译,坚持了几章的正常翻译就露出狐狸尾巴,开始胡乱翻译,不知所云
……

这个叶伟民看简介,拥有 19 年.NET 软件开发经验,翻译了 6 本书,广州.NET 俱乐部主席、美国硅谷海归,对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是这么对待的,用机翻当人师?那个裘宗燕就更离谱了,还是个大学教授,就用这种玩意恶心学生,也配当教授?

一开始碰到这些瞎翻译的书,我还以为是我智商有问题,后来我找到了这几本书的英文原版 epub ,用沉浸式翻译的 DeepSeek AI 翻译了一遍,读起来异常流畅,没有一点卡壳之处,这完全打破了我对 AI 的固有成见,至少在技术书籍翻译方面,AI 几乎不会出现幻觉,至少比那些瞎用免费机翻的黑心译者出现的少,我真的怀疑他们的心理状态,是不是翻译的时候菌子吃不停了?

建议学习技术还是得掌握好英文,实在像我一样学不来的,也至少远离这些技术书籍译者,用翻译插件看原版书。说真的太离谱了,名号这么大的译者都不珍惜羽毛,用劣质机翻凑数。点名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几乎全是混子,人民邮电出版社良心一点,但不多。

另外技术方面多读原版完全是对的,英文技术书籍在 Amazon 上不低于 4 颗星的都可以放心看,基本上不会出现像中文技术书一样完全照抄文档、讲授落后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技术导致介绍的项目完全运行不起来、或者叽里呱啦半天深奥的原理最后一章写了一个 TodoList 完事的情况。而京东中文技术书好评率全是百分之九十几根本没有区分度,只能从骂街的差评里看出端倪。 ]]>
聊一下最近看的网文 tag:www.v2ex.com,2025-05-30:/t/1135399 2025-05-30T03:44:33Z 2025-05-30T05:15:23Z stonerAAA member/stonerAAA 周五,摸摸鱼,推荐几本自己书架上还留存的网文,阅读平台都是起点,有最近在追的,有留着养更新的。尽量不剧透,有同样爱好者可以共同分享。以下观点都是个人观点,博君一乐。


《幽冥画皮卷》

作者:沁纸花青

别出心裁的修仙文。开篇的第一个小故事极为精彩,悬疑感拉满,最后揭秘时令人惊喜,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完全不同于“凡人流”的修仙故事。作者文笔上乘,构思巧妙,出场人物人均智商在线。由于主人公功法特殊,搏斗场面不同以往修仙斗法,而是时刻有一种抽筋扒骨的生理痛感。整个故事时刻萦绕在诡异离奇的氛围当中,剧情扑朔迷离,重重掩映之下让人毛骨悚然。

缺点就是可能没那么爽,不能给读者很强的安全感。


《乌龙山修行笔记》

作者:八宝饭

八宝饭的写作风格我一直非常喜欢。这家伙写的几本书都是修仙故事,但仔细一琢磨其实都是披着修仙皮的官场文、都市文。口里叫着修仙,内里其实都是人情世故,也正是因为如此,八宝饭笔下的角色一直很有“人气”。到了这本书,主角更是化为乌龙山的一个小小匪修,为了几块灵石终日奔波,给人割稻谷、跟人抢富户、和人当劫匪,疲于奔命朝不保夕,直到阴差阳错间成了倒插门的上门女婿,才终于混到一口饭吃。可以坦诚的说,这本书真的很不爽很不爽,时常有读者留言,说不知道主人公天天在干什么,不好好修炼,不努力不上进,没个主线。说的很对,但我偏偏就好这口,那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主角不断重复逃命、修炼、装逼、砍人、换地图的戏码真的看够。我想看的就是角色真正“生活”在修仙世界当中,在修炼实力金手指之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讲。

缺点方面是真的很挑读者,不喜欢看不了一点,也不太适合正义感爆棚的读者。


《西游之斩业真君》

作者:蓝色纱窗

西游背景的小说,目前看来没有那么多阴谋论,没有那么多苦大仇深。主人公是山间的一条小蛇,受到山下居民供奉修炼成人,拜镇元大仙为师,从此踏上征伐不公,荡涤寰宇之路。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写作风格很有西游原文的特点,动不动就是定场诗,人物打架之前要像报菜名一样报跟脚,主角行事作风很正派,喜欢西游记原著的读者应该会很喜欢。

缺点可能是主角升级节奏有点过快,目前我还没看到上架,但是主人公已经可以和大闹天宫的猴哥大战三百回合不落下风。有点担心后面的故事要怎么讲。


《剑出大唐》

作者:一片苏叶

《大唐双龙传》同人文,主人公开局太平道新任天师。武学奇才,悟性第一,再难的武功一学就会,为在乱世求活,决定争霸天下。我没看过大唐原著,但不影响我很喜欢这本书。本书真的是爽感拉满,作者很擅长写出画面感,总能在恰当的时刻将情绪烘托到位,主角施施然出手,又飘然远去。最吸引我的可能是原著那些功法,角色,是在金古作品宇宙当中看不到的,很新奇。

缺点可能是最近一段剧情有点太过于顺风顺水,缺乏起伏,主人公总给人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另外江湖和争霸部分有点乱,搞不清。


《你不努力我怎么当上海贼王》

作者:江湖不简单

海贼同人爽文,主角的金手指是船员提升能力,自己也会同等提升能力。基本上是一路砍瓜切菜重走伟大航路,最大的看点还是海贼里那些最有魅力的角色。可以说写同人文最大的好处就是,即使作者笔力差一些,读者也能自动脑补配角和反派,缺点就是人物也因此被定型不能偏离原著太多。可以一看,无聊用来打发时间,还不错。


《盖世双谐》

作者:三天两觉

本书是双主角,人员原型是星际争霸的主播孙黄二人,因为意外穿越到武侠世界。行文诙谐,自带主播梗,我没看过二人直播也不玩星际,但仍然很喜欢这本书。本书讲故事的方式有点像讲评书,常常跳到第三人称视角吐槽,很有趣。三天两觉是网文界的大神,笔力很强,因此小说质量完全不需要担心。整个故事的节奏分为不同篇章,看起来很像是在看长篇的冒险故事,没有传统网文的疲劳感。很推荐通过听书的方式听这本书,真的很适合。

缺点:更新太太太太太慢,作者沉迷外出取。


《怪异幻想入侵中》

作者:伊巍蟹

偏二次元的幻想校园文。故事讲述穿越到异世界的主人公意外发现世界被异次元碎片入侵,自己身边的几个妹子获得不同能力的修改器,自己必须让她们自愿放弃使用修改器。整个故事很像“五等分的花嫁”+“魔法少女小圆”+“辉夜大小姐”,很有校园番的感觉,人物描写出色,情感细腻,内心戏很足。多女主的设定注定会有天降之物大战青梅竹马,傲娇,腹黑,病娇各种要素应有尽有。看腻传统网文看看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作者:快餐店

太监警告!上次更新是在一个月前。本书是很标准的传统修仙网文,偏苟道流。很典型具备凡人流后修仙网文的大部分特点,设计感很强,对读者爽点的把握简直妙到毫巅。我相信大部分读者看这本书都会欲罢不能,阅读过程中甚至看到好多人借鉴这本书的框架开新书,结果同样火了,说明这真的是一套很生效的模板,作者真是把网文琢磨透了。

前面推荐的几本书,除了海贼那本,其他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写作天赋,写作直觉。这是很难描述,常人也很难模仿的能力。但这本书不一样,这本书重框架和节奏而轻人物故事。因此个人觉得普通人想吃网文这碗饭,可以模仿本书来写,不需要你有什么写作天赋,只要用心加勤快不会太差。

]]>
书荒,求书籍推荐 tag:www.v2ex.com,2025-05-29:/t/1135309 2025-05-29T23:20:45Z 2025-05-31T05:27:21Z forgottenPerson member/forgottenPerson 觉得以下书籍不错: 血酬定律 邓小平时代  长安的荔枝 绝叫 红楼梦 极品家丁 贝叶斯的博弈

康熙的红票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叫魂  史记  万历十五年 设计数据密集型应用

老哥门有好看有趣的书籍推荐吗,有点意思或者干货的书籍,老哥们有推荐吗,多多益善。

]]>
歌有抒情歌,书有没有抒情的书? tag:www.v2ex.com,2025-05-29:/t/1135221 2025-05-29T08:22:07Z 2025-05-29T17:57:12Z NoCash member/NoCash 因为最近可能要失业了,失业之后感觉是一个重新寻找自己的机会,想多看看一些书,,所以
想知道书有没有能达到抒情歌曲这样效果的书,有的话请 V 友们推荐一二,感谢! ]]>
我也是服了某些“伪 PDF”的电子书了 tag:www.v2ex.com,2025-05-24:/t/1134001 2025-05-24T05:12:23Z 2025-05-25T00:11:25Z intoext member/intoext 曾几何时,什么 epub 、aws 、mobi 等格式大行其道。 当然这我没啥意见,毕竟看网小时,txt 我还看的津津有味呢。--更何况,我自己整理过电子书,也感谢最初扫描、整理人的辛苦。-不然还得花钱买原版书。 问题是, 那些图文并茂的书籍,只有 PDF 扫描版才是原汁原味不影响阅读和理解啊。 就最近看一些数学里涉及几何题目的书,首先那种切割的七零八落的 epub 、mobi 都不咋地。 我就更多的去关注 PDF 版本。没想到的是,很多所谓 PDF 版本,只不过是后缀格式是 pdf ,内容和显示,还是照顾在小屏幕上阅读的格式,一个三角形的证明题,过程和图形能给跨 3 页! 真真是无语了。

]]>
一人推荐一本适合青年人/大学生看的书籍 tag:www.v2ex.com,2025-05-23:/t/1133845 2025-05-23T07:12:08Z 2025-06-01T09:00:38Z kkj123 member/kkj123 有事请教各位书友 tag:www.v2ex.com,2025-05-22:/t/1133487 2025-05-22T03:23:18Z 2025-05-22T11:43:26Z RIckV2 member/RIckV2 经常会遇到一个困局:当我开始看一本书之后,发现这本书写的很拉跨,但是已经耗费了精力和资金在这上面,应该何去何从?

比如我想系统性的看一下金庸,目前在逐渐攒币买,已经买了 80%的书了,我看完了《笑傲江湖》,目前在看《飞狐外传》,但是觉得实在看不下去了,所谓的江湖,全是逞能之辈、全是恃强凌弱之辈、全是两句话说不对就大打出手之辈,全是误会,所谓的仇人都是狗屁,没有任何心胸,小道鸡肠,没意思。

金庸还有 10 本以上的书要读,这种情况,是应该全部抛弃,另择目标,还是捏着鼻子全部读完。

]]>
请教点书看 tag:www.v2ex.com,2025-05-19:/t/1132620 2025-05-19T01:37:55Z 2025-05-23T03:10:11Z pcxys member/pcxys 刚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感觉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讲。

想问问各位大佬,有没有类似这种有趣、真实、丰富的历史书籍,如果有的话,麻烦大家告诉一下书名,如果有 epub 格式的电子书(想导入 Kindle ),希望能给下链接。

还有就是找到了二月河的清帝的几部小说,不知道咋样,推荐看吗?

]]>
以后文史哲知识学不会,再也不能怪外部环境,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tag:www.v2ex.com,2025-05-11:/t/1130948 2025-05-11T02:33:18Z 2025-05-24T02:18:31Z imaxwell member/imaxwell 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古文言文和医古文,现在借助 ai+搜索可以找到名家或是专业人士的专业解读。两相对照大部分已经可以看懂,如果依然看不懂,再追加如下的的提示词丢给 deepseek 或者同等水平的 ai——
"请先对原文直译,再说人话给外行扫盲以下这些信息:"

基本上只要肯刨根问底,再结合实践出真知,没有什么搞不懂的了。
理工类的不好说。因为以前遇到过奥数金牌得主他也有感觉很烧脑的数学问题,可能不是光靠解释就能够懂。 ]]>
2025 四月读人类起源 创伤疗愈 育儿 投资 小说 游记…… 10 本 tag:www.v2ex.com,2025-05-07:/t/1130137 2025-05-07T05:17:58Z 2025-05-07T05:17:58Z conge member/conge 原文链接: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5/05/06/reading_summary/

目录

引言

关于“我是谁,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我已经不需要答案,于是对人类起源,演化这样的话题兴趣大减。在《人类的演化》《人类的旅程:基因的奥德赛之旅》,《人类起源的故事 :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和《我们人类的进化:从走出非洲到主宰地球》这四本中,选了《人类起源的故事》来读。作者在这方面是领军人物,在古 DNA 测序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上均很有建树。利用古 DNA 数据,作者将研究应用在史前史的重构上,指向的是人类祖先的融合过程,而非分裂。虽然故事精彩且游泳,但个人认为不值得在上面花钱。《横断浪途》是一本旅行札记,负责诱惑人们走出家门,也正是在旅途上读的。

身体从未忘记》在我书架上放了很久,终于读了。从中学到一些创伤的替代疗法如 EMDR ,催眠,家庭系统排列,心理剧场,生物反馈等对创伤疗愈的效果,也学到了 CBT 这种谈话疗法在创伤治疗的局限性。作者在介绍创伤性应激障碍之余,还重点介绍了儿童期心理创伤的。仿佛是让我对创伤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杰拉茨菲尔德的《夜色温柔》,描述了一位童年心理创伤患者和其照顾者的故事。用这个角度反观天才赌徒和投资者爱德华索普的自传《战胜一切市场的人》时,注意到他不轻易相信他人,倾向凡事都去验证的习惯,可能与他在书中不怎么提到的母亲有关:他母亲因为偷情而跟他父亲离婚。虽然不轻信与他最终的事业成就有关,但超脱转换的过程中,他必承受其苦。《胡林的儿女》是《魔戒》的前传的前传吧。人类无法逃脱被诅咒命运的故事。看着子女受苦,是恶魔能给一个父亲的最痛苦诅咒。

跟随着这个逻辑,读一些育儿书,好好教育孩子,避免他们的童年创伤,则是当作之事。《[何以为父](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5/05/06/reading_summary/#02-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迈克尔 j 戴蒙德)》与《强爸爸好女儿》放在一起看,为父最重要的,就是作为一个刚柔并济的男子汉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做到 4P:养育( provide ),保护( protect ),陪玩( play ),保持在场( present )。如果只懂刚强,可以看看温情漫画《嗨,我喜欢你》,来培养柔情的一面,用《高情商聊天术》学习好好讲话的技艺。

人类演化

01. 人类起源的故事

2025-04-05 读过 | 科普 | 豆瓣评分 8.1

我给它 [ 7 分] :书的英文版书名,大概可以译作“我们是谁,来自何方”。作者的工作,是通过基因测序研古代人类遗骸的 DNA ,并与现代人古代人的基因序列对比,确定基因融合的年份,借以讲述古代人类的迁徙和融合的科学发现。

作者的科研贡献,有许多是数据上和方法上的,他的实验室参与发明了一些方法,能提高从腐坏比较严重的古代遗骸中提取 DNA 对成功率,并通过某些假设和方法,根据基因突变的状况,粗略测定基因序列与现代人的亲缘关系和共同祖先大致出现的年代。原理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基因序列大致相同,随着时间突变增多。对比突变数量差异,可以确定人群共同祖先的大致年代。属于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毛估估”的粗略定年法。

根据这些方法,作者做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古 DNA 数据,确定人群基因融合的大致年份,并以此为根据,结合史前史,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知识,确定人类迁徙的大致年份和彼此融合的群体分属何种种群。以基因交流为基础,作者的研究颠覆了许多人类学所谓的常识。比如,人类起源的走出非洲假说被修正,代之为走出非洲的那个人类种群也与非洲以外的古老人群发生过混血。而那些非洲以外的古老人群可能是更早的时候走出非洲的。比如约 9000 年前以后,近东核心地区的农民向外扩散,一股从安纳托利亚出发走向欧洲,另外一股从伊朗去了印度。比如从亚洲进入美洲的大迁徙之少发生了两次,使用了不同的路线,等等。因为人类的文化与语言随着人类进行迁徙,人类古 DNA 的发现也为语言学中的语言起源厘清了路线。

作者的主要学术成就在于颠覆以前的错误认知,而非建立新的理论,他也不断强调,自己树立的发现很可能很快就被新的证据推翻。所以,对于“我们是谁,来自何方”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答案。

在当下美国的语境中进行有关与群体 DNA 的研究,很容易引起种族的联想。因此在书的第三部分,作者花了不少篇幅,向读者合理化自己的研究动机,与被主流机构认定为的种族主义的研究者们划清界限,在宗教上寻求确认。强调自己对平等的认同。在说明研究动机的时候,他强调自己尽管在申请研究基金的时候要强调各种社会意义,但实际驱动他的,是好奇心。

[评价]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人类了解自己的身体构成,揭示人体的秘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与其为当下人类解决身体问题(比如疾病),作者把自己的研究兴趣转向了解释史前史。这固然是对历史,考古,人类学,语言学的一次革命性的科学化,但距离了解“我们是什么”,没有提供实质性的答案。做研究,好奇心驱动比恐惧驱动要好很多,但是拿纳税人的钱去满足科研好奇心,是不足取的。

作者对自己的数据解释的时候,非常强调人类的混血与融合。反应了他的种族平等思想,似乎强调融合,就能消除人类的分歧与争端似的。没错,人类的繁衍方式是由分别来自于父母双方基因融合产生新生命,但是不应忽视的是,生殖细胞的生成过程,来自于自体细胞的 DNA 分裂。而且,强调具有相同的血统,也不能消除冲突与对立。不然,就不会有“窝里斗”这个词了。

本书的汉化工作的一部分参与者,是作者培养出来的。写的推荐序和译后记,对作者大加赞赏,实际是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这一窝,很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育儿

02.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迈克尔·J.戴蒙德

2025-04-30 读过 | 育儿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作为一个男人,会有很多身份,代表多重关系。父亲这一身份存在于父子关系中。从出生开始,我们先要为人子。为人父,则从自己的孩子出生开始。何以为父,怎么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父亲,是本书的主题。

本书按照儿子一生的生命阶段,分为出生前的孕期,婴儿期,学步期,童年早期,童年中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老年期一共九个时期,分别介绍儿子的主要成长特点和为父的主要抚育任务,同时点出儿子对于父亲自身成长的影响。

出生前,准父亲要全面的支持自己的妻子,成为养育同盟的重要基石。孩子婴儿期要承当照顾妻子和孩子的任务,给妻子提供情绪和家务支持,让妻子充分的享受母子的亲密联结,“做一个温暖抱持的父亲和一个令人兴奋的爱人”。学步期的孩子需要父亲把儿子做出与外在物理世界连接者,带他玩耍,与他共情,划定边界,做男性榜样。童年早期帮助儿子体验与母亲分化过程中对父亲的竞争性,在适当的游戏打闹中建立自主性和探索欲,体认男性身份和性别差异。6 到 12 岁的童年中期,带领儿子加入团体活动,学习合作与竞争,发展兴趣与才华,调节情绪,理性应对失败,进一步社会化。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亲则逐渐退出,用包容,共情、接纳与支持,帮助他心理断奶和寻求自我身份。儿子成年早期,父亲要转为老一点的更有经验一些同伴,退守在场外,给与祝福,等待召唤。儿子成年中期,可能会忙于自己的家庭,父亲老去,也许会产生为后人留下遗产的“繁衍感”。父亲可能有所助益的,其实是找到面对死亡的态度并在离世前和孩子分享。儿子到了老年,如果父亲幸运的仍然在世,应该是年迈的父亲依赖儿子的时候了,接受自己的衰老,直面迟暮,体验生命的完整性,是父亲的最后任务。

至此,男性一生中最重要的交互:父子关系,也就交到了儿子手上了。实际上,早就交了。

作者强调,好好抚育自己的儿子,父子双方皆可在一个充满爱的关系背景中,持续不断地发展和成熟。父亲要有始终愿意参与到孩子生活中去的、不退场的勇气。大写的男人,既珍视联结,又强调自主;在接受自己和他人之脆弱、柔软和依赖的同时,也有能力获得力量感、权威性以及相互依恋的关系。

但,无需有做完美父亲的执念。也许我们在时间轮回无数次,但每次重来都清空了记忆。所以,谁都是第一次当儿子,也是第一次当父亲,在一段关系中,余生互相指教。

何以为父?持续在场。

03. 强爸爸好女儿

2025-05-01 读过 | 育儿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我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她出生的时候,我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女儿嘛,会跟妈妈学,做楷模榜样的重担在妻子身上。我呢,就无须担心自己是不是能胜任爸爸的身份啦,做成什么样,应该也不会对女儿有太大影响。我错的离谱。女儿现在十岁,的确有妈妈身上的许多优点,但我也发现,她很多地方非常像我,尤其是缺点的部分。

本书作者米克,是个儿科医生,行医和生活中发现,美国社会的流行文化、学校教育、政治正确,对女孩非常不友好。过早的性活动、抑郁症发病率的飙升,酒精毒品的使用和各种媒体的轰炸,导致女孩子们各种身心问题,比如饮食失调,抑郁,性病,药物滥用……而家庭中父职的过早退出孩子们的生活,与这些问题紧密相关,而强有力的父亲的存在,则能让女孩子们与这些问题隔离,避免或推迟有毒文化的侵袭,强大的父爱也能助力女儿们从困境或毒害中尽快摆脱和恢复。于是她写了这本书,强调父亲在女儿养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做一个强大的父亲。

女儿需要父亲的养育、保护和陪伴,她们需要一个英雄式样的人物,做她的指引。也许没有人喜欢权威的号令,但天塌下来时还是希望有人顶住。父亲要做这样的事行驶自己的权威。父亲会是女儿所接触的最重要男性,她会将她遇到的每个男性与父亲相比。

父亲要与女儿和家庭互动,尽可能地多待在家里,与孩子们完了。保持稳重、有爱心、亲切、善良、耐心。要是个真正的男人:勇敢、坚毅、正直,做一个强大的、充满爱的丈夫和父亲。与女儿一对一的交流,互动,帮助她感到身心愉快,提升她的自我评价。以身作则的告诉谦卑是一份美妙的礼物。尽早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尊重他人。适当的时候让女儿明白,性是为以后准备的。让女儿明白,礼物、爱和关注固然是美妙的,但是,她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父亲要维护家庭团结。要做到诚实,说真话,不保守秘密。让她知道饮酒过度是危险。引导她形成信仰,认识上帝,保持希望。教给她战斗,保卫她不受对女性不友好的恶毒文化的侵害。都要专注于她,倾听她的意见,同她一起做事,帮助她与现实保持接触,不要让电子产品或者工作挡在你们之间。

花时间陪她,与她保持连通。她对待未来的态度会取决于久远的记忆中,你与她共度的那段时光。

面对有毒文化,父亲要做到 Protect ,Provide ,Play ,Present (保护,养育,游戏,在场),刚强起来,爱孩子,不要退场。

心理学

04. 身体从未忘记

2025-04-18 读过 | 创伤, 疗愈, 心理学 | 豆瓣评分 8.8

我给它 [ 8 分] :本书的核心议题,了解并处理心理创伤。

身体从未忘记什么?痛苦。痛苦来自什么?创伤。

心理学家对于创伤的系统性了解,是从战争归来的军人身上的精神问题开始的。一战时出现的炮弹休克症的诊断,后来被称作战争神经症,到今天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是退伍军人身上常常出现的对危机的过度警惕和敏感,导致他们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影响自己和身边人的正常生活。后来人们发现,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比如地震火灾车祸暴力等天灾人祸,也可能导致 PTSD 。PTSD 导致人陷在创伤事件中无法自拔,自我失控,情感麻木,人格解体,安全感崩塌,信任丧失,不能与人类情感产生连接。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无法解释的心理疾病患者,都经历过可怕的童年,受到过虐待、强暴、或者忽视。此种创伤与 PTSD 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根本区别是创伤来自于其童年生长环境,因此命名为发展性创伤障碍(Developmental Truama Disorder, DTD)。DTD 和 PTSD 造成的心理疾病最难治愈,因为这些病患的信任系统彻底崩盘,有的是失去最自己的信任,有的是失去对亲密他人的信任,而当前心理治疗起效的最重要前提,是与治疗师建立起信任关系。

前面几章介绍了心理创伤的神经基础,包括脑回路和神经递质系统。书中擅长通过病例介绍心理创伤的种种表现。然而,如果读者也收到过创伤且还无能力面对,读实例时可能引起自己的创伤回忆。

创伤造成的心理问题可以表现为非常多的不同症状,比如抑郁,焦虑,强迫行为,记忆闪回等等。传统的疗法如药物治疗,谈话疗法(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对于创伤的疗愈都非常有限,药物通常是针对症状但非病因,且有副作用,停药之后容易反复。谈话疗法难以起效出了前面提到的信任问题外,还在于许多病人无法将强烈的创伤经历付诸语言,而每次的回顾都是创伤重演,造成二次伤害。

作为科班出身的作者,亲身实践许多非主流的替代疗法,并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一些:按摩,EMDR ,瑜伽,催眠,家庭系统排列,身心治疗,神经反馈,即兴剧团。这些疗法似乎能扔崇尚经历着重塑身体与现实的连接;将创伤经历整合到生命故事线中,变得可以触碰、分析和消解;整合身体与心灵;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重新调整内心地图,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力量,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剧本,从而化解创伤所带来的适应性问题。

创伤不是问题,不是病。它的目的是帮助。创伤经历形成的神经通路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为的是当类似情景再次出现时,我们能做出快速的反应。身体从未忘记。我们要做的事,接受创伤已经发生的事实,感恩我们已经幸存,并且身体留下了下次应对的能力。然后,认识到当下事安全的,让身体学习在安全的环境下生存。

[摘抄]

  1. 创伤治疗师的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恢复记忆、让他们明白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帮助他们,让他们不再无时无刻被过去那些可怕的感知、情绪和反应挟持。
  2. 康复的核心是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在创伤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当时”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 情商意味着能够觉察你自己的感受,而且能感受到自己周围的人的感受。
  4. 人们或许可以不用说出创伤经历而达到治愈的效果。EMDR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帮助病人审视过去经历的方法,和传统的叙述与倾听方式截然不同
  5. EMDR 最惊人的特征是,它可以明显自动地激活一系列毫不相关的感受、情绪、图像、想法,并且把它们与原本的记忆联系起来。
  6. 即使病人和医生之间没有信任关系,EMDR 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7. 心率变异性测量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系统的平衡性。当我们吸气时,我们刺激了交感系统,让我们心率增加;当呼气时,我们刺激了副交感系统,让心跳减缓。健康人的呼气和吸气产生了平稳的、有节奏的心率波动。
  8. 和语言一样,舞蹈、游行、歌唱,都是人类独有的、传达希望和勇气的方式。
  9. 运动、演奏乐器、舞蹈和戏剧表演都可以促进自主性和沟通性的发展

文学传记

05.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2025-04-13 读过 | 自传, 投资 | 豆瓣评分 8.4

我给它 [ 8 分] :爱德华·O·索普的自传,2017 年 85 岁时出版。现在老爷子还活着,93 岁。

索普是个早慧神童,不仅识字读书早,且爱上了学习。六岁时读十年级的历史书,能把不费力记住历届英王的统治时间,震惊了他父亲的同事。他引以为傲的特点是不盲目接受结论,亲自验证后才信。

父母的忙于生计无暇管束,让他在自己的天地里探索世界,甚至接触诸多爆炸物的实验。中学时就学于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却通过老师指点,参加化学和物理竞赛,为学校争得名声,为自己挣得奖学金。大学先学化学,后转去学物理。为了物理博士学位研究时补充数学知识,却因对数学研究的深入,到拿了个数学博士。之后,以数学家的身份做教职,做到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数学系主任。

他的传奇开始于他对赌博的兴趣。赌博中,庄家总是最后的赢家,这不仅是大众的常识而且有许多数学的论证。但索普不盲目接受结论的性格,促使他研究 21 点赌博游戏,并且发现随着牌局变化,胜率会有偏向玩家的时候。他把发现写成论文,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却被赌场嘲笑。于是他将自己的理论化成投注策略,利用假期去赌场,去验证自己的理论,不仅赢了钱,而且见识了赌场应付赌客的种种恶劣方法,包括作弊,下药,黑名单等等。然后写出《击败庄家》,将自己的 21 点赢钱的策略公布,到了迫使赌场改规则的程度。在 21 点之后,他还和学术大咖、信息论的创立者克劳德·香农一起搞事情,研究轮盘赌的赢钱策略,并为此研发了现代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鼻祖,用于赌博。

《击败庄家》的出版让他成为了不受赌场欢迎的人,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不得不离开赌桌。之后,他的兴趣转向证券市场,研究投资的不确定性中,是否有好的盈利策略,并由此开始运营量化基金。索普在巴菲特的影响下,开设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并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合伙人。他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和风险管理理念,开发出风险对冲算法和统计套利工具,通过普林斯顿–新港合伙公司和山脊合伙公司运营市场中性基金,在投资市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他不相信市场有效理论,认为市场常常无效,而市场失效往往意味着套利机会。他写出《击败市场》介绍对冲技巧以在任何市场条件下获利。

在厌倦了派系斗争和将注意力转向华尔街之后,他最终在 1982 年辞职,结束了学术生涯。2002 年,之后他不再为他人理财。本书中,索普坦承,华尔街在欺骗普通投资者方面,与赌场相比,只有方式的不同。

索普对自己妻子赞赏有加,说妻子往往能凭借很少的信息看出一个人是不是靠谱。而且她对他的各种探索提供了无条件的支持。他们俩合作参与了许多慈善捐助事业,回馈社会。

除了介绍自己的经历,索普还将自己对博弈、投资、风险、资产管理、财富创造和人生的经验和思考注入书中。限于书评篇幅不能多写,读者可亲自读读。

[摘抄] :

  1. 理解并正确处理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平衡对于所有赌徒和投资者而言都是最基础的挑战。
  2. 如果你知道某个问题可以解决,它通常将更容易解决。
  3. 大部分教你选股票的报道、建议或者推荐压根一文不值。
  4. 自从股市在 17 世纪出现起,我们身边就一直充斥着各种欺诈、骗局、狂热与大规模的不理性金融行为。当然,这些不断重复的揭发与曝光,并没有被那些有效市场理论的狂热者重视。
  5. 凯利公式的几个主要特征有:( 1 )投资者或者赌徒通常可以避免损失全部的资产;( 2 )优势概率越大,赌注越大;( 3 )风险越小,赌注越大。
  6. 生活像是读一本小说或者跑一场马拉松,到达终点往往不那么重要,旅途本身和沿途的体验更为珍贵。

06. 夜色温柔

2025-04-25 读过 | 小说 | 豆瓣评分 8.3

我给它 [ 8 分]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开篇有许多著名作家的溢美之词,书后有详细的创作研究以及和作家生活的对比,说明小说是基于小说家的生活而创造的。

小说主体分为三部分,分别跟着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以他们的视角和内心为主,展开故事情节曲折。第一部分是刚刚成年成名的明星演员罗斯玛丽的视角。她在欧洲与母亲一起度假的时候,结实了迪克和妮可儿夫妇,两位的所倾倒,前者风度翩翩,后者优雅豪奢。罗斯玛丽对迪克一见倾心,“她选中了他”,又“小小的叹息,因为他已经结婚了”。在度假一系列的与迪克的新老朋友的派对,狂欢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迪克和妮可儿的华丽生活后的虱子现出了面目。迪克陷入了与罗斯玛丽的恋情,而妮可儿,则被发现,是个情绪经常失控的精神病患者。

第二部分的视角,是迪克的。交代了迪克的生平,与妮可儿的解释。迪克是一位心理医生,学术明星。原本是作为移情对象参与对妮可儿的治疗以帮助她重新建立对人的信任。治疗结束本应断掉关系。但,迪克最终娶了妮可儿。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妮可儿可观的家产?但迪克从此走向了下坡路,包括酗酒,打架,包括重新遇到罗斯玛丽后的旧情复燃,包括学术生涯出现污点……

第三部分的视角,是妮可儿的。无疑,嫁给迪克时,迪克是带有光环的。但妮可儿心理创伤所带来的崩溃,不断击垮的,不仅仅是她自己。而迪克的堕落与失败,给妮可儿带来了新的伤害。她并非一味的软弱,而是也开始引入第三者,甚至与迪克明牌。在情感中,进一步创伤自己。

罗斯玛丽,迪克,妮可儿,是菲茨杰拉德所处的时代的上流社会的人物。人物原型来自于作者自己和其所追逐的生活中。表面的光鲜下,那里也是一地鸡毛。夜色温柔,能否掩盖诸多的不堪?有病失控的,是否只是妮可儿崩溃的夜晚?

究竟什么,又是存在感?

07. 胡林的儿女

2025-04-08 读过 | 小说 | 豆瓣评分 8.5

我给它 [ 6 分] :托尔金的《魔戒》宇宙中人族,精灵,矮人,霍比特人,黑暗魔君,奥克,恶龙之间,在中洲的土地上,上演的联盟与争斗的戏码。胡林的子女的故事在时间线上处于《魔戒》之前的上古传说。

故事梗概如下(严重剧透):

胡林在泪雨之战砍倒无数敌人,终被黑暗魔君魔苟斯俘获。魔苟斯为折磨他,为他的子女发出诅咒,并让胡林亲自看着他子女的命运。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沦为奴隶,胡林的妻子送儿子图林逃走,之后生下图林的妹妹涅诺尔。

图林辗转到了精灵的领地,成为精灵王的养子,长到 17 岁,去边境对抗奥克历练本事。之后,因与精灵王的下属赛洛斯发生摩擦,致其死亡后,负气出走。

图林的一身本领,不得其用,反而加入匪帮,意志颓唐。他的精灵朋友贝烈格辗转找到他,带给他哈多的龙盔,意图让起恢复斗志。图林的骄傲,使其不能接受精灵的好意。贝烈格不离弃,处处相帮。悲剧的是,图林在一次战斗中,失手杀了贝烈格。他继承了贝烈格的“黑剑”,将它命名为“死亡之铁”古尔桑。

恶灵附于格劳龙,寻到图林,向他发出评判“胡林之子,你所作所为皆是邪恶。蒙人养育却不知感恩,犯罪不法,杀害挚友,窃他人所爱,篡纳国之权,为将则有勇无谋,为子则遗弃至亲。你母亲与妹妹在多尔罗明为奴,境况悲惨穷困。她们只有破布蔽体,你却盛装如王侯。她们想念着你,你却漠不关心。你父亲若知道他有这样一个儿子,可会心喜?而他必会知道。”这一番话,引起了他救母亲妹妹的心。他回到多尔罗明,他儿时居住之地打探消息,却将死亡带给自己儿时的知己。

格劳龙使得涅诺尔失忆,阴错阳差的到了改名为图伦拔的图林的怀里。格劳龙又兴风作浪,图林不打算继续逃避,黑剑刺破了格劳龙的肚腹,但格劳龙死前向涅诺尔道出了兄妹结婚的事。图伦拔,命运的主宰,却仍被命运主宰了。涅诺尔跳了河,黑剑饮了图林的血。

图林和涅诺尔死后,魔苟斯释放了胡林。胡林在图林屠龙的石碑下,找到了自己的妻子墨玟。一身叹息,他死了。

[评价] :

托尔金的这部作品,是许多手稿编辑而成的。部分内容读上去,更像是故事梗概,而非是成熟的小说。怎么说呢,就是太多地方,是一种告知而缺乏描写,文学性稍差。但对于魔戒迷来说,补足中洲上古三大传说之一,是非常值得的。

图林的故事,是一个命由天定,诅咒无法摆脱的悲剧。然而图林本身的大男孩式的骄傲、自以为是的性格,更像是其悲剧的内核。而整个故事的黑暗厄运,竟然是伦理的。

08. 横断浪途

2025-04-21 读过 | 散文, 游记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6 分] :作家们以为自己有重塑语言的特权,用字常常很任性。横断浪途,横断是很有力的一个词,阻挡截断,多么决绝。浪途呢,本没这么个词,途是旅途,道路,意思较窄。而浪,可以是海浪,流浪,可以是浪漫,可以是骚的意思……所以,书名的意思就很能迷惑人,能组织出许多。

然而,横断指横断山脉,浪途就是旅途的一种发浪说法。本书记录作者和高摄影的同伴在横断山脉的旅行的所遇所感所思所想。文艺青年向。

无法将其做旅途指南。作者很清楚的,出行指南,网上一搜一把,连她自己的出行,也是从搜攻略开始。这书可以说是经历心情随笔。感觉作家去旅行,好累呀,脑子要记那么多有的没的,还要给其中赋予意义,还要想怎样用语言表达,描绘。还是摄影师简单些,用快门咔嚓咔嚓。

为什么旅行,书里倒是问了这么个有趣的问题。回答的一塌糊涂。说白了就是闲不住。为啥要写作呢?经历了就埋在心里不好吗?不好,吃了就要啦啦啦,见过就要分享。读书不也是吗,读了要输出,还要通过输出倒逼输出。

人就是跟管子,真是不假。

读者可能要问了,还以为你写的是书评,好像跟书没啥关系啊?哦,没错,这书啊,跟我的书评一个德行,以为要写横断旅行呢,其实自顾自的说了一堆感受。你要想有那些感受,就出门去旅行吧。

社交聊天

09. 高情商聊天术

2025-04-12 读过 | 沟通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6 分] :啥是高情商,本书没说,但是举了很多例子,说高情商的人怎样说话,怎样的话是高情商的人说的。高情商的话术,有哪些特点呢?

一、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感受:

二、要懂得赞美对方,却不要随便恭维。

三、要注意情绪表达的方式:

四、用倾听和讲述增进信任

五、懂得平衡

作者举了许多具体的例子,多是应用在职场情境的人际交往中。此种“术”的书,不能只读不练,必须有意识的练习,反思,融合到日常中去。否则白读,几天后就忘干净了。<-说的就是我。

暖心漫画

10. 嗨,我喜欢你

2025-04-02 读过 | 漫画 | 豆瓣评分 5.0

我给它 [ 8 分] :此书是 160 幅 4 格漫画,每幅漫画,是一个简单场景,一个到两个角色,描写一幅场景,双方的互动。

喜欢这些小漫画的场景,表现的是看见,帮忙,关注,思念,陪伴,分享,呵护,夸赞,拥抱,撒娇,牵手,照顾,保护,轻抚……

它并不试图教你什么,只是透过一副画,让你的内心舒服明亮起来。带出情感的荡漾涌动,引发人的会心一笑。

这样的漫画,其实不适合集结成册,一次看完。因为每幅画所引发的情感,都如涓涓细流般,需要细细品文。一次性看太多,反而刺激太多,失去感觉。

最适合放在桌角,不经意的遇见,翻一两页,放下。

然后等待下次的遇见。

2025-05-06 初稿 
]]>
2025.4.23 年世界读书日,想买些纸质书看,品类不限,求推荐~ tag:www.v2ex.com,2025-04-23:/t/1127487 2025-04-23T04:20:39Z 2025-04-23T07:00:24Z ifanze member/ifanze 微信阅读阅读挑战,阅读一分钟不算完成每日任务了😭 tag:www.v2ex.com,2025-04-17:/t/1126035 2025-04-17T01:00:44Z 2025-04-17T21:14:00Z tzlovezaq member/tzlovezaq 前几天一分钟的都算做失败了,天塌了

]]>
感觉时间少,材料多,几乎找不到小时候阅读的乐趣了,你们呢? tag:www.v2ex.com,2025-04-16:/t/1125894 2025-04-16T07:37:53Z 2025-04-16T14:40:58Z libasten member/libasten
没事,就在家翻看我哥的教科书教材,他比我高几年级。

有时候去我叔叔家找报纸看,都是过期的报纸,天天看。

有时候去一个远房亲戚家看杂志,亲戚做加油站生意,很多消防类杂志,每一本都从头到尾阅读,封面扉页前后的广告都逐字阅读。

更别提偶然同学中传阅的《故事会》《少年文艺》这样的适合我那时候年龄的书了。

初中时候,开始看金古柳,好家伙,周末时候要是能有一套金古柳看看,那得开心起飞,街上有家出租小说的店,全是杂牌书,没有金古柳,我很是苦恼,后来得知隔壁镇上租书的店有,周末偷偷骑车十公里去。

现在什么书想看都能搞到了,却很“紧张”,感觉自己的时间很“宝贵”,要看书,就要看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然后挑来选去,拿到了一些书,也不能看进去,晚上在家,动不动看下手机,结果到头来,啥也没有看进去。 ]]>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