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
修复:
改进:
修复:
现在这个网盘处于启动阶段,我们将会进行现金奖励的方式推广我们的 ipfs 网盘。
🧧 活动规则: 📦 每分享一个文件,只要被下载 1000 次,你就能获得 ¥1 元现金奖励!
💰 累计满 ¥70 即可提现( usdt )!
🚀 为什么选择 IPFS 盘? ✅ 真正的去中心化网盘,稳定、不限速
✅ IPFS 技术保障,全球数千 ipfs 节点
✅ 支持小文件分享、页面整洁
✅ 下载无需注册,体验极佳
体验入口: https://ipfspan.com
]]>https://coastal-silver-moose.myfilebase.com/ipfs/QmNUxGJsRXq8aDnGkyQhrQyoNQZCzjV13771qii6ET8bEb
当网关挂了导致图片无法加载时,将/ipfs/xxx 前面的部分动态替换掉。
能否用油猴脚本实现
]]>比如你可以在这个页面上看到 CIDv0 链接:
这张图片的 IPFS 地址(通过 eth.sucks 网关):
https://eth.sucks/ipfs/QmQLxpXPiLm9Mnsw86MRYofiz4Bv65pRiW7g5tbj762QFt?filename=vZthp43U.png
]]>付费 s3 这种存储只要你付费图片一直就在,但是流量成本很高。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结合一下,图片先上传到 ipfs ,然后拿到 ipfs 的图片哈希,然后根据这个哈希保存到 b2 。
访问图片的时候优先走 ipfs ,如果 ipfs 找不到,那就走 b2 ,并且同时再上传一次到 ipfs 。同一个文件在 ipfs 链接是一致的,重复上传后,老链接就可以恢复访问。
另外有几十个公共的 ipfs 网关,每次图片可以随机调用一个网关,这个网关就会保存一份这个图片,等于你的图片复制到几十个网关的缓存里面。
]]>一个完全基于 ENS+IPFS 的真正的去中心化的 Reddit 类型网站,透露着一种混乱邪恶的感觉。
]]>用这个新的网关的话,就是:
和 eth.limo 相比,主要的新功能就是支持在 CDN 边缘进行图片优化,及一些缓存时间上的优化。这样使得用这个新网关打开那些有大量图片的网站会更快,比如可以对比下面两个地址的打开体验:
除此之外,eth.sucks 还可以支持直接打开 CIDv1 或者 IPNS ,比如:
]]>主要是为了校验下载完整性或者上传完整性。
求大佬解答下。
]]>后端的存储空间是 100t ,上次图片后可用使用各个公共网关进行访问,本站也会自动播种到其它 ipfs 网关,增加数据的可用性。
注意:本站完全免费,所以不承诺永久可用性,但是你可以使用其它网关,只要有人访问这些图片,这些图片就能持续保存在 ipfs ,就可以一直可以访问。
]]>首先介绍一下 IPFS (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中文称为星际文件系统,是一个旨在实现文件的分布式存储、共享和持久化的网络传输协议。
IPFS 是 WEB 3.0 时代的基石之一,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开源分布式存储系统,有着最为广泛的 web 3.0 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 IPFS 的客户端或者 IPFS 网关来访问存在于该系统上的文件。也可以通过主动的分享自己的文件将文件分发至全世界。当你使用 IPFS 时你可以通过客户端利用 P2P 网络进行文件传输,如果有人不知道 IPFS 或者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传统的 HTTP 服务通过其他人公开提供的网关来获取你想要的内容。而这种模式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 IPFS gateway (网关)。
目前 IPFS 的网关大多数都是国外节点,国内用户使用极其困难。你可以通过公关网关查询网页查看当前可用的公开网关。
IPFS 公开网关查询: https://ipfs.github.io/public-gateway-checker/
你可以在其中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网关进行使用。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大部分网关的国内连接质量都令人捉急。所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如何在境内搭建一个自己的网关。
IPFS 官网:ipfs.tech|ipfs.io
先简单说一下 IPFS 网关的工作原理,IPFS 本身是一个 P2P 的文件传输系统,网关则是其提供的通俗易用的一个功能,可以让人通过 http 访问 IPFS 系统上的内容。当我们使用网关访问一个 IPFS 上的数据时,服务器后台之中的 IPFS 节点服务首先会在本地搜索是否有该数据,如果没有就去给连接的其他 IPFS 节点发送该数据的 CID 数据,其他节点有的话就会先拉取到本地节点然后再通过网关来提供给用户。你可以将 IPFS 网关看成是 BT 客户端的提供的 Web 服务器。
简单了解 IPFS 网关的功能之后我们来自建一个试试看
你可以部署多个节点,每个节点数据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看你需要什么效果。我这里用腾讯云的境内轻量服务器做演示。如果是面对境外服务其实可以直接用上面提到的公开的网关。境内因为带宽价格昂贵所以几乎不存在公开的网关。
由于 IPFS 存储时会把数据切分成 1MB 或者更小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都会分配一个 CID (content identifier)。读写这些数据的时候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所以服务器 CPU 不能太弱鸡,最起码也得是 2C 起步,内存不得低于 2GB 。我这里作为演示的机器为 2C4G 。至于硬盘大小的话就得看你自己需要存储的数据了。一般服务的话可以大致估算一下一个月内的常用数据有多少,比方说我是存图片,每个月大概 10GB 的新图还有 5 个 GB 的热门访问图片,那么我硬盘大小只要超过( 10+5 )/0.7=21.4GB 就差不多够用了。其他数据你可以继续放硬盘也可以定期存储到 filecoin 链上,只需要一点 FIL 作为交易的 gas 费即可(目前有很多免费提供存储提供商)。至于本地存储的数据如果超过我们给的限定就会删除掉部分冷门数据以腾出空间。
我准备的是 2C4G6M 的腾讯云轻量。
镜像选择的是宝塔。
购买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开放一些 IPFS 需要用到的端口 8080 端口(默认网关端口) 4001 (节点通信端口) 5001 ( API 节点)
进入服务器控制台选择防火墙-添加规则
UDP 这几个端口可开可不开。如果经常连接其他节点和其他节点互通数据建议 UDP 协议也打开。
如果有大量数据存储需求可以买额外的云硬盘然后通过控制台挂载到服务器上后面 IPFS 初始化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先设置环境变量。不然 IPFS 初始化之后会默认配置在系统盘。读写数据全放系统盘很容易占满。
官方教程地址: https://docs.ipfs.tech/install/command-line/#official-distributions
1.1 、下载压缩包(选择合适的下载源)
wget https://dist.ipfs.tech/kubo/v0.15.0/kubo_v0.15.0_linux-amd64.tar.gz (官网) wget https://github.com/ipfs/kubo/releases/download/v0.15.0/kubo_v0.15.0_linux-amd64.tar.gz ( GitHub ) wget https://ghproxy.com/https://github.com/ipfs/kubo/releases/download/v0.15.0/kubo_v0.15.0_linux-amd64.tar.gz ( GitHub 下载加速服务适合国内)
1.2 、解压
tar -xvzf kubo_v0.15.0_linux-amd64.tar.gz
1.3 、进入kubo
文件夹并如下安装脚本
cd kubo bash install.sh
1.4 、测试 IPFS 是否正确安装
ipfs --version
这样就是安装完成了。
2.1 、设置环境变量并初始化
如果你直接初始化的话 IPFS 会直接在当前用户文件夹下生成一个./ipfs
隐藏文件夹。
如果你想初始化在其他指定硬盘 /文件夹就需要先设置环境变量再初始化
假设我们要设置的目录为/root/ipfs
先创建文件夹
mkdir /root/ipfs
设置环境变量并初始化
export IPFS_PATH=/root/ipfs ipfs init
这样就是初始化配置成功了。
3.1 、查看说明
ipfs cat /ipfs/QmQPeNsJPyVWPFDVHb77w8G42Fvo15z4bG2X8D2GhfbSXc/readme
3.2 基础功能
3.2.1 添加文件 /文件夹
ipfs add filename (添加文件至 ipfs 节点) ipfs add -r dir (添加文件夹至 ipfs 节点)
我一共添加了三个文件分别是 1.png 1.mp4 1.txt 图片、视频、文档都有,返回的 Qm 开头的就是文件的 CID ,我们后面用网关访问就需要用到 CID 了。
如图所示添加相同文件 CID 的不变,文件夹内每个文件都有单独的 CID ,文件夹本身也有个 CID 并保持了原有的结构。
root@VM-8-14-debian:~/testdata# ipfs add -r data added QmZ8dHcccdqNBNgEHKnSMCVjAAhLc293tmhDZZcptfF5eD data/1.mp4 added Qmf7MKAKynNNt12EZyBNFWhvDn39y2P8pZ9tAaEtDRVZ1f data/1.png added QmYWAifyw2V5dEq7c5GgdSPffeKoYXQZggnYzw5RbXpig4 data/1.txt added Qme6r14w9pyGrjMU9UUzkNAuSmCY3d1svZtvNRfyyhNHFL data
3.2.2 读取数据
命令行下只能读取文本数据,我们以上面的 1.txt 为例
ipfs cat QmYWAifyw2V5dEq7c5GgdSPffeKoYXQZggnYzw5RbXpig4
3.2.3 长期保存某数据
根据 IPFS 的设置如果超过设置容量的阈值就会自动删除部分冷门数据,所以如果想长期保存某些数据还需要进行额外操作。
ipfs pin add CID ( pin 文件至本地存储) ipfs pin ls [CID] (列出所有文件 /有 CID 参数时列出该文件状态)
3.2.4 、删除数据
ipfs pin rm CID
这个没啥好说的。
更多其他的命令可以自行探索
建议先安装 screen ,在 screen session 里执行,这个命令不能直接后台运行,这也算是比较蛋疼的一点。
# 安装 screen apt install screen -y (ubuntu/debian) yum install screen -y (centos) # 用 screen 新建一个 session screen -R ipfs # 开启 ipfs ipfs daemon
然后 Ctrl +A ,Ctrl +D 挂起 screen 即可
这样就是成功启动了。但是目前还不能直接通过 IP 访问,我们可以进行反代或者直接修改配置文件,由于服务器安全性问题,这里我建议直接反向代理,不要修改配置。
1 、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也没啥好说的,解析域名到服务器 IP ,然后先申请 SSL 证书然后再开启反向代理,把网关地址 127.0.0.1:8080 反向代理即可。
然后直接访问域名 /ipfs/CID 即可
如我想访问上面添加的 data 文件夹,它的 CID 为:Qme6r14w9pyGrjMU9UUzkNAuSmCY3d1svZtvNRfyyhNHFL 。假设我的域名是 ipfs.2demo.top 则访问 https://ipfs.2demo.top/ipfs/Qme6r14w9pyGrjMU9UUzkNAuSmCY3d1svZtvNRfyyhNHFL
这样你就成功搭建了一个境内可用的 IPFS 网关了。
2 、修改配置
如果你只开放网关的话只要修改配置里的 Address.Gateway ,如果你要用图形界面( webui )还需要修改 Address.API 和 API.HTTPHeaders
一个修改为 0.0.0.0 ,一个修改为服务器内网 IP (没有内网 IP 就用公网 IP )就行
要用 webui 可以先进入 IP:5001/webui 会自动弹出来一个修改配置的命令,复制粘贴然后重启 ipfs 即可
复制 2 之中的命令到服务器运行一下然后重启 ipfs 之后就会显示已连接 IPFS 了
你可以查看 ipfs 节点状态,文件,节点连接情况等。不过还是不建议公开 webui ,没有鉴权很容易导致别人乱存东西。
创建文件 /etc/systemd/system/ipfs.service 写入
[Unit] Description=IPFS Daemon After=syslog.target network.target remote-fs.target nss-lookup.target [Service] Type=simple ExecStart=/usr/local/bin/ipfs daemon --enable-namesys-pubsub User=milton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然后通过 systemctl 添加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enable ipfs systemctl start ipfs systemctl status ipfs
可以通过修改 Datastore.StorageMax 来限制 ipfs 占用的硬盘空间大小,默认是 10GB
无限存储有点夸张了,但是有这个思路就行,我自己的话已经存了 2 个 TB 的数据到 filecoin 的存储提供商了,对于新手可以去 GitHub:lotus,研究一下怎么用这个,只想存数据可以直接看这个:store-data,每个月能领 30GB 的 datacap ,特别大的数据存储直接去申请就行,一般审核都不会太严。这里不对这方面多做叙述,只能把思路告诉大家。不然怕蝗虫过境。
ipfs 作为一个分布式存储可以说是自一开始就很有话题性,我们可以轻松的通过一个节点连接到全球,获取全球的数据,或者分发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数据被其他节点保存之后,你再删除自己节点内的数据也是无效的,其他人仍然能够通过其他节点访问该数据。反之,如果一份数据所存在的节点全都下线了或者删除了该数据那么也无法访问到该数据了。
尽管国内很多宣传 ipfs 服务的都说存上去就是去中心化了就永久保存了。这都是屁话,重要数据建议多备份,私密数据可以先加密再上传。我之所以用 IPFS 是因为我可以白嫖 filecoin 那些存储,只要我定期存一次数据就能直接不受限于我的服务器硬盘了。相对而言如果访问量高的话会导致带宽占用过多,从其他节点获取数据会让 CPU 保持一个较高的负载。但是我用的轻量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也偏向于冷存储,上传带宽远小于下载带宽,本身也不是为了高并发去的,所以无所谓。要想体验好还是建议选个大点的硬盘,能够尽量存储更多的热门数据,部分低访问的数据存在其他节点即可。
]]>https://zu1k.com/posts/tutorials/p2p/ipfs-easy-use/
文章也可通过 IPFS 方式访问: ipns://zu1k.com/posts/tutorials/p2p/ipfs-easy-use/
]]>有共同爱好的可以交流一下
]]>https://ipfs.drink.cafe/ipfs/QmW87NbxHfFbBkBLUhGX9oeKqd8KocXVdhoAzxR7hCJGtt?filename=2.mp4
]]>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缩写IPFS)是一个旨在创建持久且分布式存储和共享文件的网络传输协议。它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的对等超媒体分发协议。在 IPFS 网络中的节点将构成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它是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自 2014 年开始由Protocol Labs在开源社区的帮助下发展。其最初由Juan Benet设计。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 IPFS 是个 P2P 网络,和我们日常可能会使用的 BT 下载的原理类似,但是 IPFS 相比于 BT 来说做了非常多的改进,使得 IPFS 的性能和扩展性都有很大的提升。
在 IPFS 网络中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独特的 CID,当你把一个文件放入 IPFS 网络中,其他的用户就可以通过 CID 来获取到这个文件而不必考虑这个文件存放在何处。此外任何用户可以选择 pin 住一个文件的 CID,从而帮助 IPFS 网络长期的保存某个文件。
Distributed Wikipedia Mirror 是 IPFS 官方团队维护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将 Wikipedia 带入 IPFS 网络,以及最终构建出一个纯分布式的 Wikipedia 。目前该项目已经提供了:英语、土耳其语、缅甸语和中文的 Wikipedia 镜像。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中文版的 Wikipedia IPFS 镜像。
镜像的地址为:
zh.wikipedia-on-ipfs.org
bafybeiazgazbrj6qprr4y5hx277u4g2r5nzgo3jnxkhqx56doxdqrzms6y
请注意本项目的 CID 地址会随着分发的 Wikipedia 镜像版本更新而改变,你可以通过访问此地址或者使用 ipfs name resolve zh.wikipedia-on-ipfs.org
获取到最新的 CID 。
我接下来会介绍 3 种不同的方式来访问本镜像。
公共网关是目前访问 IPFS 网络上内容最简单的方式,但这也是最容易被封锁的方式。我将以官方的网关为例来演示如何使用公共网关来访问 IPFS 网络上的内容。
官方公共网关地址: https://ipfs.io
如果你决定使用 CID 地址来访问镜像的话,你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按照如下格式输入:
https://ipfs.io/ipfs/<CID>
在我们的例子里就是:
https://ipfs.io/ipfs/bafybeiazgazbrj6qprr4y5hx277u4g2r5nzgo3jnxkhqx56doxdqrzms6y
如果你决定使用 DNSLink 地址来访问镜像的话,你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按照如下格式输入:
https://ipfs.io/ipns/<DNSLink>
在我们的例子里就是:
https://ipfs.io/ipns/zh.wikipedia-on-ipfs.org
如果你在使用最新版的 Brave 浏览器,你可以直接使用 Brave 内置的 IPFS 节点来访问 IPFS 网络上的内容。你在第一次使用 Brave 浏览器访问 IPFS 内容时,Brave 浏览器可能会询问你是否要启用本地 IPFS 节点,建议选择启用,如果没有启用,Brave 会自动使用公共网关来访问 IPFS 网络上的内容。此外你可以通过 Brave 设置页面中 IPFS 相关的选项和内置的 IPFS-Companion 插件中的选项来调整 IPFS 节点类型。
如果你决定使用 CID 地址来访问镜像的话,你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按照如下格式输入:
ipfs://<CID>
在我们的例子里就是:
ipfs://bafybeiazgazbrj6qprr4y5hx277u4g2r5nzgo3jnxkhqx56doxdqrzms6y
如果你决定使用 DNSLink 地址来访问镜像的话,你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按照如下格式输入:
ipns://<DNSLink>
在我们的例子里就是:
ipns://zh.wikipedia-on-ipfs.org
IPFS Desktop 对于是目前普通用户使用本地 IPFS 最容易的方法,你可以在这里下载最新版的 IPFS Desktop 。在启动成功之后,IPFS-Dekstop 会默认在你本地地址的 8080
端口启动一个网关服务器,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本地的网关服务来访问 IPFS 网络上的内容了。
当然你可以通过修改 IPFS-Desktop 中的 Gateway
项,来修改默认的端口地址。
如果你决定使用 CID 地址来访问镜像的话,你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按照如下格式输入:
http://127.0.0.1:<port>/ipfs/<CID>
在我们的例子里就是:
http://127.0.0.1:8080/ipfs/bafybeiazgazbrj6qprr4y5hx277u4g2r5nzgo3jnxkhqx56doxdqrzms6y
如果你决定使用 DNSLink 地址来访问镜像的话,你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按照如下格式输入:
http://127.0.0.1:<port>/ipns/<DNSLink>
在我们的例子里就是:
http://127.0.0.1:8080/ipns/zh.wikipedia-on-ipfs.org
]]>如果你熟悉 IPFS 的话,以下是地址
CID: bafybeierrdxblmthjga6wap3tpk53icgzb7owstz5gbd6qxcy3kspktymm
IPNS: k51qzi5uqu5dirl3inwnhrl6nicsaq9snlzg2aj7blt2komssvff4c9ln8tch3
简单来说这是个用 IPFS 运行的中文版 Wikipedia 的镜像,这里的镜像用的是 Kiwix 提供的 wikipedia_zh_all_maxi_2021-01
版本镜像。IPFS 是一个类似 BT 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具体的介绍可以参照 Wikipedia 的「星际文件系统」条目。
接下来的我会介绍三种使用方法,难度从易到难。
目前来说使用公共网关来访问 IPFS 上的内容是最为简单的方法。
首先你需要找到一个公共网关的地址,我们以 IPFS 官方提供的公共网关举例:
https://ipfs.io
接下来看你需要访问 CID 的内容还是 IPNS 的内容
如果是 CID:
https://ipfs.io/ipfs/bafybeierrdxblmthjga6wap3tpk53icgzb7owstz5gbd6qxcy3kspktymm
如果是 IPNS:
https://ipfs.io/ipns/k51qzi5uqu5dirl3inwnhrl6nicsaq9snlzg2aj7blt2komssvff4c9ln8tch3
当然官方提供的公共网关已经被墙了,你可以在访问这里寻找没有被墙的公共网关。
目前 Brave 浏览器原生支持了 IPFS 链接,使用 Brave 浏览器访问 IPFS 上的内容也很简单。
首先你需要下载 Brave 浏览器,然后下载完成后,在你的地址栏里输入
ipfs://bafybeierrdxblmthjga6wap3tpk53icgzb7owstz5gbd6qxcy3kspktymm
或者
ipns://k51qzi5uqu5dirl3inwnhrl6nicsaq9snlzg2aj7blt2komssvff4c9ln8tch3
第一次访问 IPFS 的链接 Brave 可能会问你要不要使用本地 IPFS 节点,建议选择使用,如果不使用本地节点,Brave 会自动 fallback 到公共网关。
IPFS-Desktop 是 IPFS 官方开发的一款 IPFS 的图形化操作软件,你可以在这里下载到最新版。
在你下载启动 IPFS-Desktop 之后,IPFS 会自动监听127.0.0.1:8080
作为本地的网关。
所以你可以打开你日常使用的浏览器输入(你可以安装 IPFS- Companion 插件来方便访问):
http://127.0.0.1:8080/ipfs/bafybeierrdxblmthjga6wap3tpk53icgzb7owstz5gbd6qxcy3kspktymm
或者
http://127.0.0.1:8080/ipns/k51qzi5uqu5dirl3inwnhrl6nicsaq9snlzg2aj7blt2komssvff4c9ln8tch3
来访问。
本中文 Wikipedia 只是一个静态的镜像,无法添加新的内容,另外目前也不支持搜索功能。不过你可以通过自己改变 URL 来访问不同的页面,比如:
ipfs://bafybeierrdxblmthjga6wap3tpk53icgzb7owstz5gbd6qxcy3kspktymm/wiki/计算机科学
你只需要改变链接 wiki
后面的名字就能访问不同的页面。
这个项目是完全免费的,现在也是之后也是,随着用户的增多这个项目消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如果你愿意帮助分发本项目或者想自己建立一个镜像请看之后的链接。但是目前维护这个项目每个月还是会有一定的成本。目前这个成本我可以自己承担,另外我也持有了一定的 FileCoin ( IPFS 上层的激励币,另外这个不是投资建议,请不要盲目投资加密货币),如果你希望这个项目可以长期维持,我非常建议你了解甚至开发 IPFS 相关的项目,这样我手上的 FileCoin 就可以升值了,也就可以抵消相关的成本了。
另外我也接受加密货币的捐款。
FileCoin 捐款地址: f1sbsblwklyr4drmi3ajzez5vglgvpwxudgtuyqqy
请参照我写的另一篇文章.
]]>因为 Bootstrap 节点可能被墙了,建议代理打开。
算是一个技术验证类型的东西,这里的过程是在你打开这个网页的时候在浏览器里启动一个 IPFS 节点。然后通过这个 IPFS 节点获取 IPLD 数据结构的对象,然后把这个对象渲染出来。
不过经过测试在浏览器里跑 JS-IPFS 的限制还是很多,比如 DHT 网络就不能用,目前看来只能和开了 Websocket 链接的服务器通讯,之后可能会好点(比如利用 WebRTC 技术来实现 DHT 网络?)。
代码在这里,非常简单,用了 React 框架
]]>访问地址: https://post.ipfs.uno
开源地址: https://github.com/SaltyLeo/Post-Pages-to-IPFS
IPFS 可能有些人并不了解,就简单把它当作 BT 的下一代实现好了。目前最大的优点就是数据的分布储存。
你在这里发布的文章后,可以立即在任意一个 IPFS 网关上访问,当然你在命令行也能很快的访问该文件。
支持 MD 、HTML 语法即时预览。这只是一个简单的 demo 实现,测试网关间传播数据的速度。
]]>官网关闭,APP 下架,购买群解散,多名负责人无法联系到。疑似跑路。 以前群里有多位大量购买设备的大佬,看到了来集合一下维权。
]]>个人角度看来
这东西不就是做了一个分布式 CDN ?
和迅雷星域云之类的产品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开源? 以及 filecoin 和区块链扯上关系?
我能想到的好处:
弊端:
另外查了一下 cf 官方早就加入了对 ipfs 的支持
可以使用 cloudflare-ipfs.com 直接访问 ipfs 的资源
还可以 CNAME 和 TXT 记录的形式 直接使用户无感切换到 ipfs
那么问题就来了 cf 干的这活 一方面看起来像是 CDN 套 CDN 多重 CDN
另一方面解决了现在 ipfs 节点少 速度慢的劣势 带宽资源从 cf 走 妙啊
不过个人还是奇怪为什么 cf 会干这种事情 是我没看懂这个技术么
在我看来 cf 这样做就是看好 ipfs 啊 而我个人持怀疑态度 有没有大佬了解的可以分享分享
Please try it first: English version: https://ipfs.io/ipfs/QmbYGgftfC8j5mpWoDNfN8X29YMfG7EhV4tgp67YaxLzen Japanese version: https://ipfs.io/ipfs/QmeZrjCbsRWS2HSD2ncKen3N7hkHpWBNeNvrGucZTDdA2C Chinese version: https://cloudflare-ipfs.com/ipfs/QmNzJRXfu5nBYr1R4fKXM5cwEXaPavJwWcEQ7HjdH22ipU
如果认为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但是大家都知道吗? IPFS 并不是区块链项目,它是一个类似于曾经我们爱用的 BT 下载模式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协议。简单的来说,就是越多人在 IPFS 的网络里共享自己的硬盘空间,并在 IPFS 网络上上传存储信息,那么 IPFS 网络就可以越快速度的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同时因为你上传的信息是分布在各个 IPFS 节点上的,所以你上传的信息永远不会丢失。那么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IPFS 网络提供自己的硬盘空间,这个网络的速度就会越快。
HTTP 是个古老的超文本传输协议。因为它是中心化的,所以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文件易丢失等问题。而 IPFS 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声称自己要取代 HTTP !小编也是因为 IPFS 如此厉害的功能而被它吸引。
IPFS 入门
但是话说回来了,IPFS 并不是区块链(币圈)项目呀。为什么区块链(币圈)爱好者如此趋之若鹜呢? IPFS 研发团队协议实验室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 IPFS 的网络里,Filecoin 作为激励层应运而生。在 Filecoin 诞生后,大家似乎像发现新大陆一般,重新意识到了 IPFS 的强大。Filecoin 是建立在 IPFS 网络上的一个激励应用,Filecoin 作为代币用来奖励在 IPFS 网络上提供自己硬盘空间的存储类及检索类矿工。因为这个网络对于硬盘空间的需求,硬盘矿机迎来了春天。
我也一下子被不同的币友拉进了各种 IPFS 矿机群。因为 IPFS 网络的特殊属性,它和比特币挖矿是不一样的,比特币挖矿只是对电有要求,只要机器不坏,不断电,就可以越挖越多。所以电费作为比特币挖矿最大的成本,矿工们都纷纷把矿机矿场搬到电费低廉的深山里。但是 IPFS 不同,它的网络属性使得一定要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才可以利益最大化,人越多的地方对于存储的需求越大,同时对于 IPFS 网络内热门资源的下载需求也越大。所以一线大城市更加适合 IPFS 挖矿。在群里没少学到东西。
但是以为自己已经非常懂 IPFS 的小编,在收看了比特币世界 5 月 25 日晚上有关 IPFS 的直播后,惊奇的发现,还有最最重要的信息,我以前并不知道!!!!
敲黑板
重点一:Filecoin 主网上线前,任何硬盘矿机都无法进行 IPFS 网络的挖矿行为。而且 Filecoin 何时上线,也还遥遥无期,白皮书上说了最晚 2022 年还不上线就会把之前参与 ICO 的代币退还给大家。
重点二:即使 filecoin 上线了,空有矿机你还是没有办法挖矿!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 IPFS 团队为了 IPFS 网络可以更加稳定的运行,做了一套机制,就是所有 IPFS 矿工必须要先拿出一部分 filecoin 代币做抵押才可以进行挖矿!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参与 IPFS 挖矿本身没有太多的要求,对于硬盘的要求并不高,所以硬盘矿机可以自己组装也可以买专门的矿机。唯一有点要求的是网络上行带宽要足够大。所以理论上来说大家都可以在家里参与挖矿。那么既然不需要花巨资买昂贵的矿机,为了保证矿工们可以时刻在线工作,而不是想挖就挖,不挖就关机断网。IPFS 团队需要所有参与挖矿的矿工们先抵押部分 filecoin 才能开始正常挖矿。也就是说矿工们需要在 filecoin 主网上线后,先购买 filecoin。才能正式开启 IPFS 挖矿。如果不认真对待挖矿,出现停机或者断网等情况,IPFS 网络会相应的扣除你作为抵押的代币。当然如果你运营的非常好,也会有相应的代币奖励。
重点三:关于参与二级市场的朋友,现在在交易所可以买到 filecoin 的期货,这个期货是交易所通过参加 filecoin 项目 ICO 时购买的额度。但是大家购买后,并不是上线主网后就可以马上拿到币,而是要在项目上线主网 6 个月以后才能拿到币。如果你是矿工,你如果是通过购买期货来获得用来做抵押的 filecoin 代币,那是非常不划算的,因为在主网上线后 6 个月才能拿到代币的你,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挖矿时机。以上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需要投资者注意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