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辆真假
2.什么价格合适
[闲鱼] https://m.tb.cn/h.hxBCBLl?tk=fHrK4nFVpkt MF287 「快来捡漏 [美利达 23 年挑战者 300 ,几乎全新,车架 19 ,一共骑了不到 2 ] 」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先感谢~
]]>这是回来的路上 不禁想起《末路狂花》里面的公路场景 虽然人家开的是福特雷鸟 我这是个俩轮脚蹬子
]]>初来乍到,若各位大佬有所指点,不甚感激。
请问基于本人的当下训练情况和训练需求,对身体数据分析,器材要求和备选方案的初步分析是正确的吗,有没有需要修正,补充或删改的地方?基于身体数据分析和器材需求,备选方案与个人的初步结论,是否还有需要补充,修正,优化,或进一步深入的空间?或者说,是否存在更好的选择方案?
本篇的备份和更新也可参考本人的 Github 备份仓库: https://github.com/gochri/CyclingHelp
公路车选择 二区功率骑行 爬坡训练 功率计 齿比绵密性 Fitting 自行车维护与保养 套件选择 整车品牌
初步控制整体预算在 5000~10000 范围内,包括整车,功率计以及其他可能会产生的一些相关费用。
最初没设置预算的本意是寻求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满足我需求方案的相对最优解和性价比解的一般价格,然后适度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和预算,但似乎容易造成推荐和进一步调研上的困扰,故先锁定大致范围
个人整体运动水平可以参考 Strava:JY Cheng
要点:
需要一台公路车(或者说任意骑行设备)以完成:
如之前 训练情况 中所述,当前本人是以 山地车 + 骑行台 的方式模拟训练,出门长距离时租借 公路车 的方式完成当下骑行训练任务的。但针对新的训练需求,当前的方案有以下几个问题,主要表现为:
车辆几何的适配性,骑行功率的可控性等,具体来说:
一方面是 山地车 很难找到适配的盘爪功率计,只能在相对不够准确的 贴片功率计 和价格相对高昂的 脚踏功率计 中选择(参考佳明 Rally RS200 双边 售价 7000 ~ 8000 ,迈金 P705 售价 3000 ~ 4000 且很快从官方旗舰店下架); 另一方面是 山地车 本身的齿比设计与整体取向并不指向 公路耐力骑行 这个领域的适配,过大的齿比变化与过高的骑行阻力,很容易导致功率的短时间过高,从而加速 LSD 后期的心率漂移,从而影响 LSD 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或许个人需要一台合适的公路车了,来满足 替代山地车 + 进一步改装 以符合接下来的训练目标
接上文,初步可知,满足需求的公路车大致需要满足:
其他参考数据
换算为车辆数据后,参考值:
几何类型 | 堆高 Stack | Reach | STR | 适合描述 |
---|---|---|---|---|
耐力型 | 540–555 | 365–375 | 1.47~1.52 | 长距离 |
综合型 | 515–535 | 375–385 | 1.34~1.42 | 爬坡 |
气动型 | 500–515 | 385–395 | 1.27~1.34 | 竞赛 |
参考:Reach 一旦太长,肩膀和腰会有负担; Stack 过低则对核心与柔韧性要求高。
(注意 2025 PCR LTD 2/2+ 均为分体把,2026 款均为一体把,2/2+ 的区别在于 综合架/破风架 + CD 油碟/碟刹油碟,需综合价格平衡取舍)
新增备选方案:
(核心在于是否要为 全碳 + 品牌 + 专业支持 付出相当一部分溢价) (车架 STR 值从 XS 码数到 L 码数由 1.375 变化至 1.44 ,需要实际试骑感受辅助判断) (注意 TCR ADV 3-GC 2025 飞轮为 12-28T ,设计更倾向于平路竞速,售价在 7000~8000 ,不要搞混)
(作为一款经典的闪电背书的耐力车型,其几何,车辆设计,人体 Fitting ,官网资料等可以作为选车的重要参考,很可能极具价值) (劣势在于价格,二手的不稳定性,以及门店支持路途遥远)(约 8000~20000 ) (其 52 码数车型 车把宽度 为 400MM ,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其他待选方案:
(几何是否适配,如 300 系列 STR 一般偏高倾向长距离,但需要具体款式具体分析) (注意 300/600 飞轮可能为 CS-HG500 12-28T 或更低齿数,且短腿后拨改造难度大,爬坡能力可能存在不足)
(需要线下支持的话只能从线下购入,价格不以线上为准) (一体把可调节难度大,参考 S 码数 380CM 可能与 Fitting 不符)
部分暂时已经淘汰的方案:
(另外 RS550 STR 1.42, AD350/AD500 STR 1.37 ,两者取向略有不同) (另外 AD350 为单盘系统)
参考对比表格:
型号 | 品牌 | 车架材质 | 前叉材质 | 前叉类型 | 车架取向 | 套件 | 飞盘齿数 | 飞轮齿数 | 齿比范围 | 等效速度范围 | 刹车 | 中轴 | 轮径 | 码数 | 跨高 | Stack | Reach | STR | 重量 | 价格 |
---|---|---|---|---|---|---|---|---|---|---|---|---|---|---|---|---|---|---|---|---|
AF105 | 迪卡侬 | 铝 | 铝碳 | 分体把 | 耐力 | 105 R7000 | 50-34T | 11-32T | 1.06~4.5 | - | 圈刹 | - | 25~28 | S | - | 543 | 385 | 1.41 | 8.87 | 3000~4000 |
AF105 Tiagra Ncr | 迪卡侬 | 碳 | 碳 | 分体把 | 耐力 | Tiagra R4720 | 48-34T | 11-32T | 1.06~4.3 | - | 液压碟刹 | - | 25~35 | S | - | 543 | 386 | 1.40 | 8.8 | 7000~8000 |
TCR ADV 3 2025 | GIANT | 碳 | 碳 | 分体把 | 耐力 | Tiagra R4720 | 50-34T | 11-34T | 1~4.5 | - | 油压碟刹 | - | 25~33 | S | 722 | 528 | 383 | 1.38 | 8.7 - | 10000~11000 |
TCR ADV 3 2025 | GIANT | 碳 | 碳 | 分体把 | 耐力 | Tiagra R4720 | 50-34T | 11-34T | 1~4.5 | - | 油压碟刹 | - | 25~33 | M | 743 | 546 | 388 | 1.40 | 8.7 | 10000~11000 |
PCR LTD 2+ 2025 | GIANT | 铝 | 碳 | 分体把 | - | Tiagra R4720 | 50-34T | 11-34T | 1~4.5 | - | 油压碟刹 | 压入式 | 25 | S | 748 | 528 | 378 | 1.39 | 9.8 - | 5000~6000 |
PCR LTD 2 2025 | GIANT | 铝 | 碳 | 分体把 | - | Tiagra R4720 | 50-34T | 11-34T | 1~4.5 | - | CD 碟刹 | 压入式 | 28 ~ 32 | S | 719 | 540 | 374 | 1.44 | 9.9 - | 3000~4000 |
瑞克多 700 | 美利达 | 铝 | 碳 | 分体把 | - | 105 R7020 | 52-36T | 11-34T | 1.06~4.7 | - | 油压碟刹 | - | 25 | XXS | 740 | 516 | 376 | 1.37 | 9.7 + | 6000~7000 |
瑞克多 700 | 美利达 | 铝 | 碳 | 分体把 | - | 105 R7020 | 52-36T | 11-34T | 1.06~4.7 | - | 油压碟刹 | - | 25 | XS | 766 | 528 | 383 | 1.37 | 9.7 + | 6000~7000 |
SCULTURA ENDURANCE 300 2025 | 美利达 | 铝 | 碳 | 分体把 | - | Tiagra R4720 | 50-34T | 12-28T | 1.2~4.2 | - | 油压碟刹 | SM-BB72-41B | 25~32C | S | 752 | 565 | 376 | 1.50 | 9.8- | 5000~6000 |
SCULTURA ENDURANCE 600 2025 | 美利达 | 铝 | 碳 | 分体把 | - | Tiagra R4720 | 52-36T | 11-28T | 1.28~4.7 | - | 油压碟刹 | - | 25C | 50 | 731 | 528 | 383 | 1.38 | 9.8- | 5000~6000 |
RS550 | 喜德盛 | 铝 | 碳 | 一体把 | - | Tiagra R4720 | 50-34T | 11-34T | 1~4.5 | - | 油压碟刹 | - | 25 | 510 | 749 | 537 | 380 | 1.41 | 10.7 | 5000~6000 |
RS7 105 DI2 | 喜德盛 | 碳 | 碳 | 一体把 | - | 105 DI2 | 50-34T | 11-34T | 1~4.5 | - | 油压碟刹 | - | 25~30 | S | 752 | 535 | 370 | 1.44 | 7.98 | 10000~15000 |
Aethos Sport 105 | Specialized | 碳 | 碳 | 分体把 | - | 105 R7020 | 50-34T | 11-34T | 1~4.5 | - | 液压碟刹 | BSA BB | 25~30 | 52 | 728 | 527 | 380 | 1.38 | 7.8 | 8000~20000 |
备注:等效速度范围计算参考 90 踏频下最大与最小齿比计算得出的速度,用于推断爬坡能力与车辆支持的最大速度。
待更新细节,目前先构成初步方案和参考价格(该方案需要的动手能力与相关知识,还需要大量提升,学习与实践)
车辆组成需要:
组装工具需要:
合计约 8000~10000 ,浮动较大,需要以最终实际组装结果为准
地区内有(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二十公里内距离),具体来说(已经前往店面体验):
劣势在于目前 PCR LTD 2+ 2025 已经缺货,考虑降级购入 PCR LTD 2 2025 ( 2026 款均为一体把) (价格相对透明,可参考线上价格)
仅可调货 特斯拉 300/600 ,无法调货 瑞克多 700 (店主因之前 特斯拉 95/93 降价积压了大量库存,目测损失惨重)(店铺重心已经完全倾向于电动车销售)
关键点在于线上/线下因价格利润不一,售后责任划分不一致导致矛盾重重,线上价格优势无法与线下售后服务统一(存在拒绝服务的其他店铺先例) (同时车辆本身的 一体把/数据无法同步导出 等问题依然存在)
省内有(迪卡侬/闪电 等,一百二十公里内距离),具体来说(电话咨询):
综合以上相关信息,在目前可挑选的车架中选择,比较实际的初步满足需求的条件有:
综合以上要求,目前实际可选择的满足需求的初步方案有:
(后期可适当改造 轮组/把手 等,可初步满足训练要求,但后期如有比赛需求需重新物色更好的整车方案,如需要 碳架/105 套件等的场景)
(后期可适当改造 轮组/把手 等,且改装后接近一步到位,在满足训练需求的同时为后续可能的比赛需求留下一定余量) (当然后续是否满足,还要看赛事具体要求和个人具体目标) (目前来讲是价格相对最高,但满足需求最好甚至略有超出的方案)
(后期再自主改造 轮组/座垫 等。) (劣势在于 无法试骑直接购入 + 维护路途遥远,优势在于车辆配置上接近于一步到位,满足训练需求的同时为后续可能的比赛需求留下一定余量) (当然后续是否满足,还要看赛事具体要求和个人具体目标)
目前来看,个人更倾向于在 方案一 和 方案二 中进行选择,但 方案四 依然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其 COST 与潜力空间。
--我手机是 xiaomi14pro
]]>有大佬给点建议吗?
]]>可是我发现这些教程都不会提及心率二区用最大心率还是储备心率。
为什么我会纠结这个问题呢?下面是 30 公里骑行数据,最大心率 184 ( 220-年龄)。
我用最大心率骑行,我骑行基本在 4 区为主,3 区为辅,2 区稀罕的无氧运动了。 用储备心率骑行,我就是 1 区为主,2 区少量,3 区短时间。
我只要骑车,均速保持在 27 ,心率就 150 了。这个时候我觉得很轻松,完全没压力。速度提升到 30-33 ,心率直接 165-175 ,很难长时间保持。
我怀疑我一直骑行都处于无氧为主(最大心率来说),才导致自己的骑行效果不大?
因此,骑行应该用最大心率还是储备心率呢?
]]>需求: 1. 日常上下班通勤 5km (有单车后,下班打算再多骑个一小时再回去) 2. 周末骑 4 小时左右 3. 偏休闲骑,看风景 4. 锻炼身体 5. 太宅了,增加外出时间 (现在早上公交车,下班共享单车,上周还刚开了美团的单车季卡,血亏)
地点:深圳(现在也开始降温了,早上也不会太热,更适合骑单车)
预算:最多 1600 ,优先考虑二手,最好 1000 以内。(因为不确定能不能坚持下去,所以更多考虑是二手的,当然超预算也不是不行)
车型: 1. 瓜车:喜德盛 gt300/gt350 ,坎普 GX300 ,美涵达幻影 200 2. 公路车:喜德盛 rc200/rt180 ,迪卡侬 rc100 ,速比特 triton ,java rapida 3. 山马:(好像都是自己改造的?) (其实主要是想要瓜车的,但瓜车入门车是真的贵,超预算了;又看了公路入门车,价格合适但需要趴着;又看到有山马这种车型,感觉也挺合适的)
进阶:对于各种配件和自己组装,等入门成功,能坚持下去再考虑。
问题: 1. 车辆推荐。 2. 咸鱼车贩的车可以买吗?阿昌和白泽这两个 b 站也有号;还有一些号称未下地的单车,价格砍了四成。 3. 需要买什么保险吗? 4. 怎么注意防盗?(之前大学实习时,地铁上被偷过一辆几百块的上锁山地车) 5. 另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点吗?
]]>1:能用——容易沾灰,时间长不搭理会有损链条寿命
2:非常润滑好用
有试过的 v 友麻烦说说吧。机油有用剩的,不想浪费
]]>由于从来没有对自行车有过多的了解,我也不知道什么牌子的车子质量好,性价比高,请各位推荐一下认为比较好的车子吧。
感谢~
]]>但是目前我看国内还没上线,有人开通过吗?
Strava's family plan is available for up to three family members or friends. You can add anyone to your plan as long as they are not an existing Strava subscriber and they live in the same country as you. 我看要求是需要家庭版的成员必须在同一个国家,我在想如果我在外区开通家庭订阅,能否在国内正常使用?有没有骑友尝试成功的?
家庭版订阅说明: https://support.strava.com/hc/en-us/articles/26013043116173-Strava-s-Family-P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