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暂时不换了,15pm 电池还有 89 还能撑两年
PC 暂时没有更新需求 4070 够够了
手表 gt3pro 坏了 必须更换了
耳机 airpods 也没有更新需求
看来双十一要整个手表了 目前定下来 apple ultra3 似乎 PDD 已经掉到 5500 了
然后有点眼馋大疆最近降价的几个运动相机
还有一直心心念念想整一个 mini 系列的大疆无人机玩玩(我保证买来一定吃灰)
最后一个应该就是 mac mini m4 了 但是没想到买来要干啥 只是单纯跟风 想想看还是算了
看看各位双十一有没有啥要买的 毕竟虽说很多都是虚假打折 但是真便宜也是有的 我暂时想不到要买别的啥
抄一抄各位的作业
]]>还有所谓的“办公鼠标”买过 2 个 anywhere3 ,主要看中了电磁滚轮,不然这💩一样的 125hz 回报率谁会买。
gpw 和 304 还可以,前者主要打游戏后者扔公司用了。
2 个 anywhere 真是用吐了。
蓝牙连 mac 基本上没法用,回报率可能掉到 80 以下,还很飘。插上接收器 2.4g 也是飘,也不知道是我习惯了高回报的鼠标还是这玩意就是飘,两只 anywhere 都飘总不是个例了。电磁滚轮现在也是祛魅了。
200 多买的国产迈从 A5v2 蓝牙连 mac 非常稳,买罗技的办公鼠就是在赤石,又贵又难用。
]]>你走出家门后,发现自己是一个人,是可以被尊重的、是值得被信赖的、是可以有自主意识的、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是可以有自己爱好的、是不用做每一件事都被指手画脚的。我相信我的身体和精神不会说谎。
在家里的床上躺着,闭上眼睛,我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抽动。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直视父母眼睛,因为会被称为在吼他们瞪他们,进而招致臭骂甚至毒打。在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里住着,我会感觉脑袋空空、无法思考,只有在我锁上了房门后,这种感觉才能缓解(是的,我终于有锁门的权利了)。
一声叹息......
父母抚育我长大,吃穿从没少过我的,我也会负责他们的养老。但我想我会尽量减少回家的次数甚至不回家,尽管住在我无比熟悉的家里,我却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假如我们拥有一个程序,这个程序的功能是模拟一个人一天的思维和他周围的环境,从早晨模拟人醒来到晚上模拟人入眠,使模拟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和模拟环境自由交互。在程序开始之前我们将预设好的“记忆”注入到这个模拟人的思维中,这样当模拟人醒来,理应认为这些设定的记忆都是真实存在的,今天如往常一样从床上醒来,明天也会如约而至。
在这种情况下,模拟人应该相信那些预设的记忆就是自己的记忆,记忆中的事是真实的,因为那些记忆是和他周围的模拟环境相符的、合乎情理的。他也应该相信明天会如约而至,就如同他记忆中那样平常。
如果我是那个模拟人,我是不是只能确定当下这一刻,我的意识是存在的。我无法确定我的模拟,或者存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无法确定我的存在会不会在下一刻消失。
当然,如果那个程序是完美的,模拟人始终不会逃离他的模拟环境并发现自己的本质。
联想:
Vsauce: All The Ghosts You Will Be https://youtu.be/xHd4zsIbXJ0
《玲音》 第 1 话 WEIRD-哔哩哔哩番剧 https://b23.tv/ep50188
各位 V 友,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苦恼没有礼物 idea 的时候:
显然我的男朋友深受以上困扰🥲,干脆我来做个小工具网站给他一点灵感的帮助: https://www.gift-for-her.net/
功能还很基础,主要就是一个「礼物灵感库」(而且感觉还是个很 mini 的库。。。)
后面可能会加:
链接再贴一次 👉 https://www.gift-for-her.net/
大家帮忙点点看,顺便给点建议吧 🙏
(如果你有「神级礼物」经验,也欢迎告诉我,造福广大直男同胞 🤣)
骂它变笨了,骂它没有创造力了,骂它回答问题像个死板的公务员。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笑话:有个人祈祷上帝让他中彩票,上帝说你至少得先买张彩票吧。现在的情况是,大家祈祷 AI 不要胡说八道,结果 AI 真的不胡说八道了,大家又开始怀念它胡说八道的时候。
人类真是矛盾的生物。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 AI 的"幻觉"。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就是 AI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比如你问它某个 API 怎么用,它会非常自信地告诉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 API 。就像那种在酒桌上吹牛的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敢说,而且说得特别有道理。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真的希望 AI 永远不胡说八道吗?
阿里的技术专家甄焱鲲最近和人聊了这个话题,他说了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把幻觉单纯当成一个"病",是片面的。
这话听起来有点反直觉,但细想想确实有道理。你看,人类的创造力往往也来自于"胡说八道"。艺术家、作家、发明家,哪个不是先在脑子里胡思乱想,然后才创造出新东西?如果一个人只说 100%确定的事情,那他永远不会有任何创新。
AI 也一样。当你要求它绝对准确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查字典的机器。当你允许它有一点"不靠谱"的时候,它可能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从技术角度来说,AI 生成内容本质上是一个概率游戏。它不是真的"知道"什么,而是根据训练数据计算出最可能的下一个词。
这就像掷骰子,如果你想要绝对的确定性,那就只能用一个六面都是"1"的骰子。但这样的话,你永远不会掷出"6"。
GPT-5 就是这样一个"保守的骰子"。它降低了幻觉率,但代价是变得更加死板。用户抱怨它需要非常详细的提示词才能好好工作,就像你得写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书才能让一个机器人帮你倒杯水。
以前的 AI 有点像那种聪明但不太靠谱的朋友,你说半句话他就知道你想要什么,虽然有时候会搞砸。现在的 AI 像那种严谨但刻板的公务员,你得把每个细节都写清楚,他才会按部就班地执行。
甄焱鲲把 AI 的幻觉分成了五类,听起来像是给胡说八道建立了一个分类学:
语言生成幻觉:编造不存在的代码库和 API ,就像那种在简历上写精通十八种编程语言的程序员。
逻辑推理错误:明明给了上下文,还是根据别的地方瞎推理,就像那种不看题目就开始答题的学生。
过度简化:给出一些看似合理但实际危险的建议,比如"想快速减肥就不吃饭",就像那种半瓶水晃荡的健身教练。
数据错误:基于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瞎说,就像那种道听途说然后传播谣言的大妈。
时效性错误:用过时的信息回答现在的问题,就像那种还在推荐 IE 浏览器的技术文章。
有趣的是,幻觉到底算不算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谁。
甄焱鲲举了个例子:一个行政人员用 Cursor 做个表格工具,即使错误频出,效率还是比"找产品提需求→找研发开发→找测试评估→找运维部署"这一套流程高得多。但如果是程序员用,可能就会觉得这玩意儿太笨了,还不如自己写。
这就像是买车,对于一个住在五环外每天通勤两小时的人来说,一辆二手 QQ 也比挤地铁强。但对于一个住 CBD 的金融精英来说,可能宁可打车也不开 QQ 。
关键在于你的 baseline 是什么。如果 AI 能帮你把工作效率提升 50%,那即使它偶尔胡说八道,你也会觉得值得。但如果你本来就很专业,AI 的错误反而会拖你后腿,那你当然会嫌弃它。
业界现在主要有三种方法来"治疗"AI 的幻觉:
第一种是换个更好的模型。就像治感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更贵的药。参数更多的模型确实幻觉更少,但也更贵。
第二种是 RAG (检索增强生成)。简单说就是让 AI 先去查资料再回答问题。就像让一个不靠谱的朋友回答问题之前先去百度一下。这种方法工程周期短,几天就能搞定,效果也不错。
第三种是微调。就是重新训练模型,让它在特定领域更准确。但这个方法有个大问题:费时费力,而且容易"灾难性遗忘"——就像一个人学会了新技能但忘了旧技能。更要命的是,等你花几个月微调完了,可能基础模型已经更新了,你的工作就白费了。
甄焱鲲的团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花了半年训练一个模型,结果还没上线,新的基础模型就出来了,效果直接超过了他们的微调版本。这就像你辛辛苦苦攒钱买了最新款 iPhone ,结果第二天苹果就发布了更新的版本。
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三种方法的排序是:In-Context Learning > RAG > 微调。
In-Context Learning 就是在提示词里给 AI 提供具体的例子和上下文,让它现学现用。这种方法效果最好,但门槛也最高,需要你很懂怎么"调教"AI 。
这就像教小孩做题,最好的方法是给他讲解题思路和几个例子,让他举一反三。但这需要你自己很会教。如果你不会教,那就给他一本参考书让他自己查( RAG ),效果差一点但简单。最笨的方法是专门给他补习这一类题目(微调),费时费力还可能把其他知识忘了。
现在很多 AI 编程工具都是"大力出奇迹"的思路。甄焱鲲试过让一个 AI 帮他写 Rust 代码,结果这 AI 花了两三个小时不断试错,最后才搞出一个能跑的版本。如果是程序员来写,可能十几分钟就搞定了。
但问题是,大部分人不是程序员啊。
这就像修水管,对于水暖工来说,可能十分钟就能搞定。但对于一个从来没碰过扳手的人来说,即使有个笨拙的机器人帮忙,花两个小时修好也比找不到水暖工要强。
当然,这种"大力出奇迹"的方法会消耗大量的 token ,也就是说很烧钱。但甄焱鲲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很多人不太关心这个成本,因为 token 价格已经被压得很低了,而且对于投资了 AI 公司的资本来说,token 消耗越多他们越高兴。
最近推理模型开始流行"思维链",也就是让 AI 把思考过程写出来。但这又带来了新的幻觉:推理过程和结论不匹配,或者重复推理、无效推理。
甄焱鲲用 Cursor 举例:它经常会在思维链里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什么,所以我要尝试什么",然后得出一个错误结果。错了之后又重复同样的思路,陷入死循环。
这让我想起了那种特别固执的人,明明方向错了,但还在那里使劲儿。AI 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思维能力,更多是在机械地模仿人类的思考过程。
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一个东西走路像鸭子,叫声像鸭子,看起来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但现在的 AI 只是学会了模仿鸭子,本质上还不是鸭子。
有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 AI 永远无法完全消除幻觉。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论文指出,这是 LLM 的固有限制,就像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一样,是结构性的、无法根除的。
这其实挺让人安心的。就像我们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 100%理性一样,AI 有幻觉反而证明了它和人类的某种相似性。完全没有幻觉的 AI 可能也就失去了创造力。
很多人以为针对特定领域训练的"垂直 AI"会更好,但甄焱鲲的实践发现,效果往往不如预期。
原因很简单:现实世界的问题很少是完全单一领域的。即使是医疗 AI ,也经常需要跨领域的知识。而且训练垂直模型的成本很高,效果却不见得比微调通用模型好多少。
这就像培养专才和通才的区别。专才在特定领域很厉害,但一旦遇到跨领域问题就抓瞎。通才虽然在每个领域都不是最专业的,但适应性更强。
甄焱鲲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DeepSeek 的出现成了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大家对 AI 幻觉过度恐慌;之后,大家变得更理性了,有时甚至觉得幻觉是良性的。
这很正常。当你没有真正使用过一个工具的时候,往往会被媒体报道吓到。但当你开始实际使用,你就会知道哪些问题是真问题,哪些问题是可以接受的。
就像刚学开车的时候,觉得路上到处都是危险。开了几年之后,你就知道哪些危险是真的需要小心的,哪些只是看起来吓人而已。
甄焱鲲最看好的是"世界模型"这个方向。不是简单的预测下一个词,而是让 AI 真正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这听起来很玄,但想想也有道理。现在的 AI 有点像那种死记硬背的学生,记住了很多标准答案,但不理解背后的原理。世界模型更像是让 AI 理解物理定律、因果关系,然后基于这种理解来生成内容。
这才是真正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人类不是通过记忆所有可能的句子来说话的,而是基于对世界的理解来表达想法。
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真的希望 AI 永远不胡说八道吗?
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永远不犯错的 AI 可能也永远不会有惊喜。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容忍 AI 的"胡说八道",什么时候不可以。
在创意写作、头脑风暴、初步方案设计这些场景下,AI 的"幻觉"可能正是我们需要的。在医疗诊断、金融决策、安全系统这些场景下,我们当然希望 AI 尽可能准确。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就像刀子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伤人,AI 的幻觉可以是创造力的源泉,也可以是危险的陷阱。
我们需要的不是完全消除 AI 的幻觉,而是学会和它共处,知道什么时候相信它,什么时候质疑它,什么时候享受它的"胡说八道",什么时候严肃地要求它给出准确答案。
毕竟,人类几千年来不也是在幻想和现实之间找平衡吗?
写于 2025 年 9 月 2 日,当 AI 开始变得"聪明"而"无趣"的时候。
]]>有兴趣可以去试试 👉gemini-flash-image.online
]]>period.
]]>问题是做出来的网站前端一点都不酷,比起其他的差的有点远,用 cursor 调了几次也没弄好。 现在图片生成网站多如牛毛,算了,吃灰吧,反正吃灰的又不差这一个。 https://www.nanobanana.guru/
]]>以上海为例 最低工资标准 2740(发钱基数),最低缴纳社保基数 7384(收税基数)
收税基数是发钱基数的 2.7 倍.
以上海最低工资 最低社保计算 月薪 2740 元,公司支出 4745.49 元,工人到手 1964.68 元
工人负担社保 775.32 元,公司负担社保 2005.49 元
工人到手工资比例 1964.68/4745.49 = 41.4% 税率 58.6%
如果把工人工资拉到三万多 税率也有 40%
]]>用阿里小号绑定了东西的要解绑了。
根据运营商要求,阿里通信将不再使用手机号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号码保护服务。您使用的阿里小号将于 2025 年 7 月 29 日开始停止续费,并将按如下顺序分批结束服务并下线,对应号码将回收。若您的号码注册了互联网账号请您及时解绑,您的通信余额最晚将在您的号码结束服务并下线的次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按照订购价完成退回。
1 、2025 年 08 月 31 日 24:00 结束服务并下线归属于陕西省的号码;
2 、2025 年 09 月 30 日 24:00 结束服务并下线归属于广西省的号码;
3 、2025 年 10 月 31 日 24:00 结束服务并下线归属于浙江省的号码;
4 、2025 年 10 月 31 日 24:00 下架阿里小号 APP 。
]]>推荐你一部类似的视频
]]>……
]]>失去了好奇心
失去了注意力
失去了思考力
失去了对一切的热爱
失去了希望
什么时候,我才能变回一个人样?
]]>兄弟们,摸鱼的时候给我点意见,我先在改怎么劝我对象,其实我也不知道是该离职还是继续保持异地好
]]>